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总有一个契机,让人去感受快乐与痛苦,幸福与悲哀。这个契机不是某一天、某一月、某一年,而是那短暂而漫长的一生。在与吴澄清的交谈中,这位自强模范向我讲述着他那曲折的人生经历,40余年岁月如风,拂过我们交谈的几十分钟。时光荏苒,人生峰谷,来去者无数,吴澄清的心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生活,只需平静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2.
儿时的周蕴华有一个梦:到北京去看紫禁城。那还是在周蕴华很小的时候,祖母给他讲皇宫的故事:“北边老远的地方有个北京城,城里有个皇城,皇城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里面住着真龙天子,坐在金銮殿上,管着天底下的老百姓……这个皇城就叫紫禁城。”那神秘的至高无上的感觉,一直深深地刻在周蕴华的脑海中。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已成为一名画家的周蕴华终于有机会进京,第一次见到了魂牵梦萦的紫禁城。帝王之家金碧辉煌的建筑、雄伟壮丽的深宫内院、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使周蕴华心痴神迷,激动不已。1977年,周蕴华有两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又有机会…  相似文献   

3.
在私营企业陕西皇城集团,当你一提起“双万”干部李晔,广大干部、职工无不伸出大拇指,自豪地说:“李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皇成事业”。这位年轻书记李晔是眉县人劳局“双万”工程下派干部。两年来,他扎根企业,以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被组织任命为皇城集团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助理、工会主席职务。  相似文献   

4.
何绍榜 《传承》2003,(5):4-6
今年是韦国清同志90诞辰。这位开国上将离开我们14年了,但他那艰苦奋斗、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浩然正气,却常在我脑海萦回。艰苦奋斗韦国清是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但他没有因为胜利而以功臣自居,也没有因为胜利而贪图享乐。在取得全国政权后,许多将领转入了和平的环境工作,可他还来不及弹去中国战火的烟尘,却二话不说,又听从党中央的调遣,出任越南军事顾问团团长,走向越南北方的丛林,帮助越南人民进行多年艰苦卓绝的抗法战争。在出色完成国际主义义务回国从政后,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尽职尽责,不改革命的初衷。1956年,他奉命主政广西,…  相似文献   

5.
华裔     
泰国南部宋卡府那他威县,那里有个小镇都是住宅区。上街去,自己没有车子,要到镇口乘计程车或公路车。我刚负笈宝岛归来,到这个小镇找青梅竹马时的朋友。当我到了这位老同乡的家时,看见他那副德性与20年前没有两样,不过,他已经高升了,升为人父而完全继承了其先严的职位。在我们别离了20多年,今天能在(以前都是住在巴登埠,于18年前举  相似文献   

6.
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时刻,这位世纪伟人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上心头。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出生的那一代人,在记忆开始之时,中国已结束了物资极度匮乏、文化极端单调的时代,他们直接奔着个人未来的理想而去,甚至缺少关心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兴趣。也许,在中国政治巨人中,邓小平是努力使自己个人对国民影响减小到最低的一位,他是中国领袖中说话最朴实的。他用最朴实的话让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从革命走向了发展,让人民从追求历史的政治使命转变到追求最朴实的个人愿望:幸福的生活。由此,他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政治生…  相似文献   

7.
与黑帮较量     
2002年11月29日傍晚,青年作家他他从外地参加完他的新书《俄罗斯的中国黑帮》签名售书活动,刚刚返回哈尔滨的家中,电话就响了,里面传来一个恶魔的声音:“你小子敢把我写进书里,我不会放过你,你会死得尸骨不全的,等着去阴曹地府吧!”那声音让他他觉得真像是地狱里魔鬼发出的。这个恶魔名叫吴风,是个横行俄罗斯的中国黑帮分子,作家他他在俄罗期采访时,曾帮助警察抓捕过他,不料让这个恶魔逃掉了。他他刚返回中国,就接到过这个恶魔的恐吓电话。 我与作家他他是老朋友,他向我讲起在俄罗斯出生入死采访中国黑帮的传奇经历,让我听得毛骨悚然。听着听着,我突然对他说:“他他,干脆由我来采访你,把你的这段传奇经历写出来,读者一定喜欢。”就这样,我拿出了笔和纸,认真地采访起这位在俄罗斯与中国黑帮周旋达两月之久的作家的经历来了。  相似文献   

8.
2002年是冯定的百年诞辰,他离我们而去也已10多年了。谨值此际,想想他所走过的坎坷道路,想想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所做的贡献,想想自己早年负笈北大时受惠于冯先生的教诲,特别是同他不算长但却很集中的一段接触,自然而然产生对这位杰出寓于平凡之中的学者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9.
正京城四月春意浓,和风送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现代化静雅、宁和的消化内科疗区里,我们见到了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梁浩教授。梁教授朴素的外表就象路上的一位平凡长者。但知晓他的经历,特别是在他娓娓道出那段奋斗岁月后,不禁让人对这位黄埔后代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别样风采"肃然起敬,那正是保持了传统又焕发着现代气息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10.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瞬间,都发生着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盛夏的时候,去省城开会,我遇到了久未谋面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是我高中时的同学,现在在一家建筑公司当包工头,虽未至腰缠万贯,但有房有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1.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梁,祖祖辈辈都被大山环抱的皇城村人,如今办起了制药厂,而且市场反映良好,这让当初作此决断的村支书张家胜喜不胜收地表示,还要继续带领全村人将这个产业做大做强,为百姓谋福利,给国家做贡献。提起当年的这个决定,憨厚朴实的张家胜总要说到皇城村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小山村,紧邻太行山,尽管山峦叠障、沟壑纵横,  相似文献   

12.
祁迹 《人民公安》2006,(18):35-35
为了这个题目,费了好多脑子琢磨,起因是一件很好笑的事,说是某地有位女副县长,到受灾的地方去慰问,结果由于迎接的领导没能及时赶到,女副县长大为光火,说,你们让我干什么来了?于是调头就走,那些等着他来慰问的灾民白等了半天。这位女副县长无非是觉得相应的领导没去迎接,很让她  相似文献   

13.
正翟优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一般人见了都会喜欢上他,因他低调、谦逊、帅气,更因他温文尔雅。我见到这位作为省政协委员的青年艺术家,一见如故。倘若用一句话来定位翟优,那就是"一个用画笔创造美并致力于让优秀的中国书画艺术走向大众的人"。  相似文献   

14.
老荣民--被人遗忘的角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台湾驻点多次后,有位朋友突然说起:“你应该去看看老荣民.“   “荣民“是台湾对服役多年的退伍军人的称呼,所谓“荣誉国民“,“老荣民“则已成为1948年、1949年随蒋介石退居台湾的那批军人的特定称呼.从高阶职位退下来的荣民退休金不算少,可以颐养天年.这位朋友让我去看的是低阶老兵.   ……  相似文献   

15.
3月15日,千龙网发表一篇有关中国首富张茵的报道。提到慈善事业时,这位女富豪表示,“自己确实很想回馈社会”,不过“我现在跟李嘉诚不同,他的财富已经累积到一个非常丰厚的地步,企业也非常平稳了,所以他有这个基础拿出大笔财富去做慈善。但我们的企业还没达到掏出大笔资金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正>宫藤桑为了写《在恒河游蝶泳》这个剧本,据说还特意去印度考察了一番。那一定是他的私人假期,他看到了印度静谧得让人不忍打扰的民风淳朴自在,他看到了那个国家在贫瘠和落后的外表下时间静静刻画的痕迹,那是在密不透风的日本一定无法感受的悠闲和无所事事,却是在繁华覆盖之前残留的诸多岁月静好。或者他并未经过长久的思考,顺手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6,(25)
正承认吧,那些懂得恰到好处的沉默而且说话令人如沐春风的人,往往更受欢迎。在微信群聊天的时候,一位朋友说起他在某大学读书,另一位朋友则回复道:你这大学我去过,听说那里的导师很喜欢玩弄女学生啊。虽然环境优雅,但是到处都充满了暧昧的气息,怪不得导师有这种嗜好。当我们都选择性无视这段回复时,这个朋友却复制粘贴连发几次,生怕我们没看到。虽然这位朋友是心直口快,没有太多恶意。却是让群里不少人都觉得不愉快,场面十分尴尬——你这话我  相似文献   

18.
一位客人从网上查到上海恒怡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专程上门业务咨询,接待他的一位女士态度和蔼亲切,回答问题耐心细致,并不厌其烦地为他忙这忙那,让这位客人十分满意。当他最后得知这位女士就是恒怡公司的总经理张玲时,既惊讶又感动,在他看来,总经理一股只是吩咐手下人去做事,不会为客人亲历亲为每件事。因此,他对恒怡公司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编辑这期"代表之声"时,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已闭幕多日,回想会议期间编辑们相约去驻地看望代表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有几位代表是这次大会的新闻人物,采访他们的记者走了一拨又一拨,但他们仍抽出休息时间和"代表之声"栏目的记者就如何履行代表职责交谈到很晚很晚。我们还忘不了在江苏代表团看望姜德明代表时,这位架着双拐,癌症已在体内扩散的代表,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谈政府工作报告,谈他的农技推广,谈他的代表责任。在谈到他刚刚在《人大工作通讯》第4期"代表之声"栏目发表的文章时,他满面放光,激动不已。他说这是他战胜病痛的极大动力……我们被深深地感动了。由此,我们感到了责任,沉甸甸的,惟有更加努力地耕耘这块园地才对得起代表,才能聊以自慰。我们希冀着代表们在此对国策民情发表己见,对改造职责畅谈体会、倾诉心曲,让我们共同来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20.
李吉双 《台声》2011,(9):66-66
去台湾的第四天,受朋友的邀请,我们去了台中市。据说这是一个颇具台湾传统特色的城市。进入台中,当我们搭乘公车前往东海大学的路上,我听到了坐任我前面的一位老人用标准的大陆口音在向人问路。原本以为在这异乡遇虱了同乡,大家没准还能交换一下出行心得,于是就向他打了一个招呼,却没想到眼前这位老先牛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被国民党抓壮丁到台湾的一位老兵,而60多年的经历竟没有让他改变乡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