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地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上饶地区各级党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民间流通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的意见》精神,针对区内出现的“卖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现状,转变观念,转变工作方法,确定了面向江浙沪闽粤的发展战略,把搞活农村民间流通,作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着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农业连年丰收,一些地方出现了卖粮难,农业增产不增收。襄阳县是我省的产粮大县,县委、县政府狠抓粮食的过“机”转化、过“腹”转化、市场销售,为广大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3.
马跃 《现代领导》2001,(8):26-27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特征再次凸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苦闷”和政府指导农业得不到应有反响的“焦急”相互交织,深层次矛盾逐一暴露。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卖难”为何频现国内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卖难”问题是一把悬在我国9亿农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告别了普遍短缺的时代,却又转为了当前阶段性、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的局部相对过剩,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卖难”现象尤为突出,成为了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2004,(5):18-19
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重中之重的中心是农民增收。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农民增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愈拉愈大一直是个令人心痛而又无奈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对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兰 《创造》2003,(1):29-30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摆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农民增收仍是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虽然有所减少,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粮食总产量仍然呈增长态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民并没有因粮食丰收而增收,相反出现收入下降趋势,出现了粮食增产不增价,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丰收悖论”现象。确实,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着农业结构和  相似文献   

7.
农业结构调整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整,不仅要解决好当前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和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更要解决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贫困山区,农业基础条件差,结构调整起步晚,调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协商论坛》2009,(1):35-35
随着我省农业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普通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不畅、价格偏低,不少农产品卖不动造成积压烂市,如卖粮难、卖瓜难、卖果难等现象时有发生,而农产品市场价格下跌,出现了增产不增收、丰收不增收的状况,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通过调查了解,李蕊委员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品质不能适应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以及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刘永平 《前进》2011,(7):27-28
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目标,其中,农民增收是关键。临县作为全省的贫困大县、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近90%,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民强烈反映农副产品的价格太低,一公斤包谷才六、七角钱,一公斤麦子也只卖五、六角,而大米呢 !也只是一点四、五元一公斤。辛辛苦苦干一年,除掉成本、所剩无几,这样怎样富得起来呢 ?  现在农民种粮不赚钱,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农民贫困人口脱贫缓慢等问题比较突出,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六点:一是农村生产力发展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销售脱节。三是许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  相似文献   

11.
许志勤 《前沿》2003,(11):88-8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重大问题 ,探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由于农民不能正确把握深层次改革的要求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导致在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农业经济效益增长低速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 ,传统的农产品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无品牌、无特色、无高科技含量 ,使大部分农产…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短缺经济的环境里,农民们种什么,城里人吃什么;如今,城里人想吃什么,农民们生产什么。这个转变既给农民们带来了致富机遇,也带来了过去不曾有过的困难。农民们必须盯紧城里人餐桌种地,这已是当前农业增收的关键问题。从不绝于耳的卖难之声说起近些年来,各地卖难之声不绝于耳,蔬菜卖难,水果价跌,粮食难销,辛辛苦苦的农民增产不能增收。面对着一堆堆滞销溃烂的丰收果实,他们发出了伤心绝望的哭  相似文献   

13.
《半月谈》2004,(4):1-1
从目前来看,农村的问题很多,突出表现是:农村发展滞后,农业难以增效,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现在,中央提出“三农”是重中之重,“三农”工作的中心是农民增收。我们国家经济形  相似文献   

14.
魏美菊 《传承》2001,(6):20-21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中央明确提出,要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目前,我区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矛盾已经由数量不足转变为质量与效益低的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而农民增收减缓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农业发展新阶段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使广大农民由…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我国于70年代末期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体制问题,即如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这种创新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它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到80年代中期全国农产品的供应从短缺转变为相对充裕,农产品供求格局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矛盾焦点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即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到90年代初期的时候,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卖难买难”交替出现,各类“商品大战”此起彼伏。农民在出售农产品时被压级压价,不少地方发生过成批毁掉农产品的现象,农民在改革中焕发出来的积极性反复受挫、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6.
张毅军 《桂海论丛》2001,17(3):38-40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需要从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着手 ,立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 ,着眼于国民经济全局 ,不断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水平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奉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县 ,优质米、毛竹、猕猴桃是我县三大农业优势 ,我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猕猴桃基地县、全国毛竹林基地县。随着农产品持续卖难的出现 ,昔日的农业优势逐渐弱化 ,农民增收步伐缓慢。面对发展困境 ,县委、政府提出了坚持“四化”(即用优质化改造传统农业、用产业化推进特色产业、用市场化引进订单农业、用无公害化发展生态农业 ) ,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思路 ,在推进传统农业逐步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上作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一、用优质化改造传统产业  农产品卖难的实…  相似文献   

18.
黄鸿雁 《前沿》2004,(4):49-52
巴彦淖尔盟是一个以种植业经济为主的地区,是国家、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由供不应求转向供大于求,农产品出现“卖难”,农民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局面。针对这一现状,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确立畜牧业为巴盟农区的主导产业,是我盟农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确立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必然性。1 是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矛盾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使巴盟成为农业大盟,种植业科技水平空前提高科技贡献率超过4 0 %以上,比全国平均…  相似文献   

19.
岁末年初,党中央在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后,又发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庄严承诺:受到农民欢迎的各项政策要继续稳定,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在农业和农村出现好势头的情况下,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2004年,全国财政投入“三农”的各项资金达到2000亿元,这笔资金犹如投向农民的厚礼,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粮食增产,总量超过9100亿斤,农民人均增收300多元,预计增幅超过6%,农民售粮收入增加了600多亿元,农民外出劳务增长18.8%,农民“减负”增收达302亿元。…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摘要:农民增收难是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中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农民增收难的原因,从理论上看,主要是农业的生产目标函数和需求目标函数发生了偏离;从现实来看,主要是农民增收的渠道受阻,体制、机制、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天然生产要素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趋弱。要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就要做到增收与减负双管齐下,着重是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管理体制的战略性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