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维平 《南风窗》2008,(6):38-39
把垃圾当成资源来对待时,我们就应该用"管理"这个词,而不是"处理"。可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垃圾管理思想体系和实际操作经验。人类历史与垃圾同行垃圾始终伴随着人类,见证了社会的兴衰发展,据《汉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23年,就有了环卫工人。但同时,垃圾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困扰,尤其是在人类社会迈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美国人从1924年开始填埋城市垃圾,到了1980年代,到了无处可埋的地步。1972年以前,城市垃圾大部分都被运往农村做肥料,那时候的垃圾里极少金  相似文献   

2.
阳敏 《南风窗》2008,(6):35-37
英国政府去年拟征收"垃圾税"遭遇公众抵制而失败。中国,有关税费方案正在积极酝酿之中。有人问: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罢工?答案是:环卫工人罢工。如果城市无人清扫。人们将生活在垃圾城堡之中,情状不难设想。人们随处制造着垃圾,却常不以"垃圾"为意。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曾打出"绿色奥运"的旗号,承诺届时"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30%,分类收集率将达到50%"。如此庄严的承诺。让公众开始关心"垃圾"话题。实际上,不论2008年之前,还是2008年之后,垃圾问题都是困扰中国城市生活的重大难题。那么,北京垃圾处理的现状如何?"垃圾减量"的根本出路,是否在于征收传说中的"垃圾税"呢?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言,  相似文献   

3.
尹鸿伟 《南风窗》2008,(6):42-43
随着中央政府对循环经济倡导和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土地价格的攀升,与兴建垃圾填埋场相比,中国地方政府更愿意建设垃圾发电这样循环经济的"政绩工程"。于是,垃圾发电行业在中国已经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4.
田磊 《南风窗》2008,(6):30-34
策划人语与部分西方国家乐于将奥运政治化不同,中国公众显然抱有更为切实的想法——希望奥运会带给北京乃至中国的不止是17天的变化。其实,每个奥运问题背后都是中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奥运会只不过把这些集中呈现在17天而已。绿色奥运的背后,难道不是如何建设一个绿色中国的更艰巨的挑战吗?据专家预计,奥运会期问将产生1万吨以上的垃圾。垃圾处理是绿色奥运的重要一环,北京曾庄严承诺:"到2008年城市垃圾将全部进行安全处理,垃圾资源化率将达到30%,分类收集率将达到50%。奥运会垃圾全部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回用率达50%"然而,这17天的垃圾总量,也不过与偌大一个北京城的垃圾日产量相当。而中国2006年城镇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亿吨,2/3的城市被垃圾环带包围。政府在解决垃圾问题上不可谓没有教训。在民众中开展环保教育、推广垃圾分类,结果人们却找不到分类垃圾箱,而运输车更是把所有垃圾一股脑装进车厢,原来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系统全靠外地拾荒者支撑。再者,城市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垃圾处理的环保需要,置环保部门的意见于不顾。循环经济说到底是一门技术活,不但要求科技实力,更要求精细管理。而中国一旦要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首先被民众感受到的改变,仍然是收费增税。作为垃圾处理系统工程的一揽子计划与未来资金流向,民众仍未知情。随着中央政府对循环经济的倡导以及城市土地价格的攀升,与兴建传统的垃圾填埋场相比,地方政府更有动力建设垃圾发电厂。目前该行业在全国已呈遍地开花之势,相关的统一标准却付之阙如。希望北京绿色奥运关于垃圾处理承诺的践行,能够为中国更广大的地区提供良好的范例,无论在系统处理、标准制定还是与居民的平等协商谈判上。  相似文献   

5.
吴那 《南风窗》2008,(6):40-41
据专家预计2008年奥运会期间,将产生1万吨以上的垃圾。随着奥运会一天天迫近,中国的奥运垃圾处理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奥运会把数量庞大的人在短时期内集中到一个不大的区域内,产生的巨量生活垃圾是一件让历届主办方都非常头疼的事情。"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道理好说,但如何把这些资源放到合适的地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专家预计,2008年奥运会期间。将产生1万吨以上的垃圾。随着奥运会一天天迫近,中国的奥运垃圾处理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处理厂的新建与停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是餐  相似文献   

6.
读者     
《南风窗》2008,(7):10-10
垃圾:善制与善治(2008年第6期《绿色奥运破解"垃圾围城"》表面上看是由于六里屯等地居民的阻挠,致使预定的垃圾焚烧厂迟迟不能动工,实际上这是历年对待垃圾问题从认识到行为、从方式到制度积弊的集中体现。由此看来,提出解决垃圾的思路由"处理"变成"管理"是个进步。  相似文献   

7.
戴玉 《南风窗》2012,(25):38-39
电子垃圾国际流通链条的确立,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那时,欧美日已基本建立了电子垃圾回收体系,却没有足够能力来处理日渐庞大的电子垃圾,于是中国的浙江台州和广东汕头的贵屿镇,先后迎来了电子垃圾拆解业的"黄金期"。就在1990年,中国加入了世界各国刚缔结不久的《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并于10年后明令禁止进口电子垃圾,而这已无法阻止台州在2007年被相关国际报告称为"发达国家倾倒有毒电子废料的新地点"。在发达国家,电子垃圾可经由指定的  相似文献   

8.
来信     
左凤荣 《南风窗》2013,(1):12-12
公众之所以对十八大报告关于"美丽中国"的论述产生了如此强烈的震撼与共鸣,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共和国的土地正在失去昔日的魅力、健康与安全。垃圾尤其是电子垃圾可以说集中代表了现代大众消费社会(世界)的反生态性质和社会非正义性。正因为如此,电子垃圾及其处置是我们开启"建设生态文明"讨论的一个合适入口。这是一场"绿色的革命":从执政党的发展理念与意识形态到每一个共和国公  相似文献   

9.
种珊珊 《法制博览》2015,(2):160+159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通讯事业也在飞速发展,手机短信也以其高效、便捷、实用等优势为广大用户所青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随之而来的一些消极问题也日益显露,垃圾短信的剧增侵犯了人们的安宁权、隐私权等民事权利,因此,亟需国家法律给予严厉规制。基于这些情况,文章首先对垃圾短信进行界定,然后分析我国垃圾短信的法律规制现状及不足,继而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性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拇指经济"——手机短信业务发展迅速壮大,被人们称之为继报纸、电视、电台、网络之后的第五大媒体,成为人们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各种垃圾短信侵权事件也随之而来。本文旨在根据工信部即将出台的规定从民法的角度探讨手机短信民事侵权责任及完善。  相似文献   

11.
赵义 《南风窗》2010,(17):58-61
<正>在信息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利润和财富的光辉外表下,隐藏着一个黑暗的事实:由于电子和电器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廉,而且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电子垃圾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2007年3月,联合国下属机构发起了一个新的环保项目,名字就叫"解决电子垃圾问题"。据该项目介绍,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将很快超过4000万吨,如果把运送电子垃圾的卡车排列起来,它们可以绕上半个地球。而在全世界数量惊人的电子垃圾中,有80%出口至亚洲,这其中有90%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2.
罗洋 《法制博览》2023,(17):157-159
据《中国能源报》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村的生活垃圾为人均约0.35千克/天,总量为7000万吨/年。这表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对农村环境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村各种生活垃圾产量的增加与垃圾治理不当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成为制约村镇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笔者与同学组成实践小组,选取湖南省益阳市T县作为目的地,就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进行实地调研。本文旨在对此次调研现状进行分析,为完善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为实现农村生态振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胡家源 《南风窗》2008,(6):44-46
中国城市有2/3被垃圾环带包围着。作为国内新兴行业的垃圾发电领域,政策税收优惠、上网电价优惠和垃圾处理补偿费,是其三大经济支柱,但目前这些经济支柱支撑乏力,该行业亦未能实现产业链条上各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邢少文 《南风窗》2012,(25):32-34
电子垃圾拆解业的兴起、淘金、污染、管制、转移,在全球化的路径上,这样的模式被一再地简单重复。11月27日。龙塘镇定安村。露天货场中,杂乱地堆积着如山的电子垃圾,电源线、缆线、线路板、充电器、电钻、马达、压缩机……冷雨淅淅沥沥地下,货场主窝在房间里,无所事事地喝茶,看电视。沿着损坏严重的水泥公路两旁,是三三两两的加工场,来自外乡的工人在冲洗、挑拣电子元器件,什线则被倒进破碎机,塑料和铜被分离,经水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首发路产分公司工会干部变身为"宣讲员",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他们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垃圾分类知识微课堂、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海报,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同时变身"守桶人",指导垃圾分类落实。他们还以面对面讲解、互动体验小游戏等环节,带领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为进一步帮助职工加强对垃圾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研究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专项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综合考虑上层次规划、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简述了这些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5月实施以来,西城区各级工会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团结引领西城职工积极投身于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中,有力地把垃圾分类宣传的"接力棒"传向更广大的职工群众,提高西城区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将"两桶一袋"送到幼儿园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全国垃圾分类热潮的掀起,"零垃圾"这个有助于垃圾源头减量的概念或许大家已经不陌生了。但是,鉴于长久以来生活习惯的原因,可能大部分人仍觉得很难有动力去落实、去行动,更是难以想像一家四口人一年的垃圾,用一个罐子就能装下。"零垃圾"与"断舍离"有异曲同工之妙,最早由一位叫比亚·约翰逊的法国女士提出。她的倡导是尽量不制造任何垃圾的"苛刻"生活,利用各种手段为地球"减负",比如杜绝使用一次性商品,把多余的物品转赠他人,或者捐给慈善机构,把生活中可降解的垃圾进行堆肥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垃圾管理已成为影响北京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北京市建成小区的生活垃圾平均日清运量逐年增加。多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但垃圾快速增长带来的处理压力仍将长期存在。用专业精神解决垃圾问题"蓝色光标"试水"办公场所"垃圾分类回收新模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市、区总工会  相似文献   

20.
邢少文 《南风窗》2012,(25):35-37
电子垃圾拆解业不仅仅是地区性的问题,它已经与国家发展策略、国际社会形势密切相关。它的解决也必将被赋予极大的象征意义:地区的产业升级、国家的经济转型乃至全球的经济形势改变等等。在龙塘和石角之间,流淌着大燕河,冬季枯水期,河床露出了一半。河岸不远,3座制铜厂的烟囱在细雨中冒着烟。大燕河,是北江的一条支流,也是广州自来水的水源地之一。龙塘与石角的电子垃圾拆解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但严重的污染也成为挥之不去的阴霾,因为屡遭投诉,情况严重,也曾被国家环保总局点名督办。"循环经济"是在环保利用资源,还是制造新的环保问题?至少在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