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81年4日28日,巴拿马政府将首都巴拿马城以西三十公里的一座小山命名为“永野重雄山”。耸立于山顶的一块纪念碑上,赫然醒目地镌刻着颂词:“永野重雄--巴拿马人民的伟大朋友、日本东京商工会议所会长、二十世纪日本再次惊人崛起的功臣,推动了巴拿马和日本之间更加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这座从此展望国际航运前景的丰碑,眺望着两边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庄严地保证将尽一切努力来实现建设一条横越巴拿马地  相似文献   

2.
2009年6月14-16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在哈尔滨市成功举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程幼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全立、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尼古拉耶夫、日本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松本盛雄、韩国产业银行副行长李康雨、韩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代表张学水、蒙古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巴特巴亚尔等中外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共二百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3.
一在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古巴是最早同日本发生政治接触和经济交往的国家。早在本世纪初叶,刚刚独立不久的古巴共和国就开始试图加强同欧洲和日本的联系,以争取国际道义力量的声援,抵制美国的殖民主义政策。1906年12月,古巴首先在日本最大通商口岸横滨设立领事馆,从而成为继秘鲁、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之后,第六个同日本开展正式交往的拉丁美洲国家。1919年和1920年,古巴又先后开设驻名古屋、大阪、神户等都市的领事馆,充分表现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31日将是巴拿马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根据1977年卡特总统和托里霍斯将军签订的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美国将在这一天中午把运河归还巴拿马。届时,巴拿马全国上下将举行隆重的运河回归庆祝活动。随着当天中午12点钟声的敲响,巴拿马运河的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历史的回顾巴拿马原是哥伦比亚的一个省。1903年11月3日,在美国政府的策动和支持下,巴拿马爆发一场所谓的“革命”,宣布脱离哥伦比亚而独立,建立共和国。11月6日,美国正式承认巴拿马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1月18日,美国同巴拿马签订《…  相似文献   

5.
7月10日,中日漫画交流会在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隆重举行。日本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松本盛雄、日本著名漫画大师石川好及其他9名日本著名漫画家、辽宁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张翼、辽宁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墨恋、副主任潘胜奎、沈阳师范大学副校长夏敏、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王蕊及美术与设计学院领导、动漫专业师生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中日漫画交流会。  相似文献   

6.
巴拿马前政府首脑、国民警卫队司令奥马尔·托里霍斯将军1981年7月31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消息传来,巴拿马国内外无不为之震惊和痛惜。过去我在访问巴拿马期间曾几次见过托里霍斯将军,现在,他那身着野战服、头戴宽边军帽、口衔雪茄烟、腰挂水壶的形象不禁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7.
四.稻田新之助的迁居事业 1.事业的始末 根据驻新加坡领事代理齐藤干1893年4月12日给外务次官林董的书信,稻田新之助于同年3月上旬来到领事馆,说想要赴“婆罗洲岛”“购买树林,着手樟脑采集和木材采伐”,要求领事馆开“介绍信”。稻田是“兵库县下淡路国三郡须本町”出身的“平民”,46岁,1891年前后来到新加坡,“开办日本旅馆,让船员住宿”,评价固然不好,但从未听到“做过什么坏事”。  相似文献   

8.
1989年美国布什总统上台后,继续实行公开干涉巴拿马内政的政策,在使用各种手段胁迫巴拿马国防军司令诺列加下台未果后,于12月20日悍然出兵入侵巴拿马。美国公然使用武力、粗暴地践踏一个国家的主权,充分暴露了它的霸权主义面目。巴拿马政治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两年来,这个国家反对军事独裁、争取民主化的斗争和反对美国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相互交错,使局势复杂多变。 1987年6月,巴拿马实权人物诺列加操纵大选、排斥异已,参与国际毒品走私等问题揭发出来后,激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国内掀起要求诺列加辞职、争取民主的浪潮。美国里  相似文献   

9.
1989年12月20日,美国悍然对巴拿马发动军事入侵,在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留下了一页极不光彩的纪录。美国以两倍于巴拿马的兵力,在最新式的“隐形”战斗机配合下,发动突然袭击,攻占了一个仅有200多万人口的小国巴拿马。美国飞机在巴拿马上空狂轰滥炸,仅入侵的头14个小时就投下400多枚炸弹,将巴拿马国防军总部等一些重要军政机关和城市平民区炸成废墟,加上美国兵滥杀无辜,造成巴拿马600多军民死亡,两千多人受伤,数千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美国侵略军以武力推翻诺列加政权,把诺列加押往美国“受审”,并将巴拿马前军政官员4000多人关进集中营。美国军事入侵造成的巨大破坏及由此而引起的严重抢劫风潮,使巴拿马的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之巨。美国军队还包围了古巴、尼加拉瓜、利比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外国新闻中心》统计:1951—1985年,日本对拉美的投资累计金额为一百五十六亿三千六百万美元,占它在海外投资总额的18.7%,仅次于对北美(32.1%)和亚洲(23.3%)的投资。其中巴拿马占41%(六十四亿四千万美元),巴西占29.4%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1993年8月16日,德国海德堡大学地理系地理研究所维尔纳·米库斯教授访问拉美所,并作了《环太平洋资金流动、太平洋地区和安第斯国家外国投资》的报告。他说,近些年来,亚太地区国家,特别是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对安第斯国家和拉美其他国家的投资逐渐增加。日本在拉美的主要投资对象是巴西、巴拿马、巴哈马、墨西哥、秘鲁和安第斯国家。投资的主要部门是:运输业、金  相似文献   

12.
提起巴拿马,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那横贯地峡的巴拿马运河。然而,只有你对历史更为悠久的巴拿马城有所了解,你对巴拿马的认识才能算是完整的。来到巴拿马的第一个欧洲人是哥伦布。1502年,他在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航行时,  相似文献   

13.
由巴拿马全国文化委员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联合召开的第二届美洲黑人文化会议,于1980年3月17日至3月21日在巴拿马城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二百  相似文献   

14.
《国际资料信息》2002,(11):47-47
表l:国家和地区 2002年 2001年 国家和地区 2002年 2001年美国芬兰台湾新加坡瑞典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丹麦英国冰岛日本德国荷兰新西兰香港奥地利以色列智利韩国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比利时爱沙尼亚马来西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法国泰国南非中国突尼斯毛里求斯立陶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希腊意大利捷克324338362637博茨瓦纳乌拉圭哥斯达黎加拉脱维亚墨西哥巴西纳日印度斯洛伐克巴拿马波兰多米尼加纳米比亚秘鲁摩洛哥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克罗地亚斯里兰卡牙买加菲律宾保加利亚阿根廷俄罗斯越南罗马尼亚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土耳其危地马拉尼日利亚巴拉…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土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人口263万。巴拿马运河从南至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巴拿马运河区、地区金融中心、科隆自由贸易区和商船队是巴拿马经济的四大支柱。服务业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03年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元与国家货币巴波亚并行流通,这有助于巴拿马在近40年里把年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以下,成为拉美宏观经济最健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满怀希望迈入21世纪和新千年。1999年12月31日对巴拿马和拉美各国人民来说将是一个永远铭记的日子,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和运河区主权。随着冷战的结束,曾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的中美洲已走向和平。经受了苏联解体冲击和美国加强封锁严峻考验的社会主义古巴,依然屹立在加勒比海和西半球。从20世纪70年代末厄瓜多尔和巴拿马开始的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军人“还政于民”的民主化进程,到1993年和1994年巴拉圭和海地两国军政府交出政权为止,这一进程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在拉美(…  相似文献   

17.
1988年是巴拿马内外交困和政治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一年。2月25日发生的两起宫庭政变,是这个国家积蓄已久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一年来,围绕诺列加去留问题,巴美矛盾迅速激化,两国关系已降到近20多年来的最低点。美国的制裁措施使巴拿马经济蒙受巨大损失,陷入空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但是,巴拿马政府并未向美国的强大压力届服,里根总统  相似文献   

18.
巴拿马危机及美巴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危机的前后今年2月下旬,巴拿马在10个小时之内发生了两次“宫廷政变”。事件的经过大致如下。 2月25日下午,巴拿马总统德尔瓦列宣布解除国防军司令诺列加的职务。但根据巴拿马宪法的规定,武装部队司令应由军队先提出3名以上的侯选人,然后由总统决定当选者。德尔瓦列总统未与军队协商,自行其是,并任命原参谋长胡斯蒂内斯接替,这一做法被认为是一次“宫廷政变”。国防军司令诺列加是巴拿马的实权人物,军方对总统  相似文献   

19.
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之一。科隆是巴拿马第二大城市。巴拿马城和科隆城分别扼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巴拿马运河的南北两端,成为两洋交通和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咽喉和枢纽。有三十多条航线和六十条海运线通往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将科隆同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自由贸易区位于科隆城东北角。1948年6月17日,巴拿马政府颁布法令正式建立科隆自由贸易区。三十八年来自由贸易区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拉丁美洲贸易额最大的自  相似文献   

20.
托里霍斯(Omar Torrijos Herrera)是巴拿马前政府首脑、国民警卫队司令。他从1968年10月政变上台到1981年7月因飞机失事蒙难,执政13年。在此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并与美国卡特总统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他的理论和实践在拉丁美洲有一定的代表性,被称作“托里霍斯主义”,并被确定为巴拿马执政党——民主革命党的指导思想。探讨托里霍斯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了解当前巴拿马社会动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仅就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