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考移民现象是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不断演进而出现的。随着高考移民规模和范围的扩大,这一问题的解决纳入了政府的视野,相关地方政府出台了限制高考移民的政策。针对这一事实的存在,试图通过公共政策的博弈理论分析模型来透视各地相关的高考移民限制政策,找出高考移民现象出现的症结所在。高考移民的现象是在现行的高考制度内考生与高考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博弈所引致的。高考政策制定者是这一博弈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角色,高考移民现象的出现是与高考政策的瑕疵紧密相关的。解决目前的高考移民问题应该对博弈参加者的行为选择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工具研究的意义、基础与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社会转型、推进经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公共政策。而所采取的公共政策的实践效果如何本身就反映出政府的执政能力。从当前各国公共政策的实践和理论来看,关于政策工具的研究已经成为有关公共政策研究的一种发展的潮流。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论证了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关于政策工具的选择、比较以及关于不同政策工具之间存在差异性、互动性的了解,对于取得公共政策的成效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概述了近年来推动公共政策工具研究的学科基础(如经济学、法学和公共管理学等)以及社会实践基础;阐述了值得开展政策工具研究的一些主要的视角和方面,这些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就理论还是就实践来说均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步深入,政策议程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跨国经验的影响.各种团体、国际组织以及各类政策制定者越来越多地"转移"国际经验到本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中,而处于这一进程中的我国政策制定必将更加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因此,如何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研究政策转移的特点及规律,特别是探索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转移体系,以对当下我国政策过程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文章以全球化为背景,通过对我国政策转移的回顾与反思,针对影响我国政策转移的主要障碍及其症结,尝试建构当前我国政策转移的框架体系及保障机制,以供我国政策转移实践之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雪明  钟莉 《行政论坛》2011,18(2):54-57
政策转移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政策转移现象在各国公共政策活动中日益增多。为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转移,确保公共政策的转移成功,可采取的主要策略是:构建学习型政府组织,提升政策转移能力;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制定正确的转移战略;加强政策转移的宣传,赢得政策对象的支持;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确保政策信息的全面性;健全制度环境,促进转移政策的本土化;强化绩效评估,及时反馈转移政策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5.
政策转移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和文化现象,对我国公共政策发展与变迁有着显著影响。通常,学界认为公共政策创新强调的是对政策主体而言采纳的"新"政策或新项目,而忽视该项目在其他地方曾经实施过的事实。公共政策创新的发生有其内在机理。其中,政策转移可以视为撬动政策创新的杠杆,政策转移和政策创新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政策转移丰富了政策创新的途径,节约了政策创新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政策创新;而对政策创新目标的追求也促使政策转移成为可能。因此,政策转移与政策创新之间存在着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6.
政策转移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和文化现象,对我国公共政策发展与变迁有着显著影响。通常,学界认为公共政策创新强调的是对政策主体而言采纳的"新"政策或新项目,而忽视该项目在其他地方曾经实施过的事实。公共政策创新的发生有其内在机理。其中,政策转移可以视为撬动政策创新的杠杆,政策转移和政策创新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政策转移丰富了政策创新的途径,节约了政策创新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政策创新;而对政策创新目标的追求也促使政策转移成为可能。因此,政策转移与政策创新之间存在着重要关联。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推动当代世界变革的重要力量,给各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执行带来了挑战。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种形式的政策转移已经非常频繁。这引起了比较政治学、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对借鉴经验教训、政策趋同等政策现象进行研究。目前众学者们都同意把这些政策现象纳入政策转移研究的框架中,以方便进行理论的整合性研究。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政策转移成为重要的分析框架。政策转移研究对中国市场转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赖于良好的政策。然而,实践表明,有了良好的政策,未必就有良好的政策效益。国家各项政策的实现,必须有强有力的执行系统作保障。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施政效果。因此,加强政策执行的研究,提高政策执行的绩效,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我国公共管理领域中的政策分析方法相关研究的梳理,在参照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表达了这种政策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公共政策分析的对象几乎都是复杂系统,面对这种复杂的分析对象,只有通过从概念到流程的处理,从定性到定量化工具的使用,才能把公共政策所要面对的问题进行解构和优化,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理论建构.特别是通过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使面向对象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建立操作性的认知成为可能,从而对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政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小年 《理论探讨》2004,13(3):89-92
"孙志刚事件"对公共政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是一个理想的公共政策过程案例,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对公共政策过程的逻辑进行观察。从而有望打开一扇公共政策过程重建的窗口。通过这扇窗户,本文发现了一个以政策需要为起点,包括政策目标、政策结构、政策距离与政策发展等五环节的公共政策过程。这一过程既是对问题缠身的主流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一种突围,又可望提升公共政策主体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描述和分析了1990年末期以来由传媒参与、促进公共政策议程的个案。在该个案中,社会意见表达得以实现,促成了公共讨论,并导致了政府对在公共讨论基础上形成之民意的政策回应。对这一进程的发生及促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表明: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的互动过程有三个重要关节点:民意表达、公共讨论、政府回应。在这个过程中,传媒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充当了形成公共意见的"公共领域"的角色与功能。除了探讨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的互动过程与机制之外,对本个案中表现出的遗憾与局限也做了讨论。通过本个案研究,希望为当代中国传媒、民意与公共决策互动问题提供一个微观视角。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仿真方法:原理、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宇  米加宁  徐磊 《公共管理学报》2011,8(4):8-20,122,123
从方法论的视角讨论了公共政策仿真的ABM方法原理、应用和前景。学界就社会科学研究应该遵循的方法论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取向的争论,在就此形成的认识论连续统的框架下,社会仿真的诸多概念模型也都有各自在"通则论-个体论"的连续统中的位置,而目前公共政策仿真的ABM方法无疑在这样的连续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公共政策过程的复杂性制约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效果,而基于场景分析的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和基于机制的政策主体行为分析使公共政策仿真的ABM方法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窠臼,通过科学的建模技术以及严谨的检验环节,结合政策结果的3D场景呈现和群决策平台,为公共政策领域开创了独具科学性和人本性的激动人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施政的生态环境加速变迁,政府必须以创新公共政策的方式予以应对。但政府创新公共政策的内在因素是什么呢?已有的文献不仅局限于美国的政策生态,而且以计量方式考察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忽视了其中大量难以计量以及需要整合考察的因素。在一个融合条件(资源和要素、政治架构、现有制度和政策及社会文化)和机制(学习机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的综合模型指导下,以分析性叙事的方法,具体考察上海市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在因素。分析案例表明,尽管上海在条件和机制上都非常充分的情况下,也还必须融合各种条件和机制才能解释创新的出现及其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强舸  唐睿 《公共管理学报》2012,(3):32-40,123,124
本文尝试将反事实分析法引入公共政策制定,用于预先评估某项公共政策可能引发的预期效果和非意愿后果。选取城市治理中的"自行车难题"为案例,探讨反事实分析法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适用范围、应用方法和分析过程。现有研究认为,惩罚成本过低是导致"自行车难题"的主因,因而提高惩罚的治理政策就能解决"自行车难题"。本文采用犯罪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通过反事实分析,系统地考察惩罚严厉的治理政策的社会效果,得出与之相反的结论:惩罚严厉的治理政策仅考虑了单一的盗窃成本与收益,但实际上犯罪者的行为选择受各种社会条件制约,严厉的惩罚政策不但不能解决治理问题,并有可能导致社会治安恶化的非意愿后果。单一政策目标和复杂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公共治理中广泛存在的问题,而在政策制定中引入反事实分析则是避免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校车安全问题何以进入决策者的视野是理解《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得以快速发布的关键。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对校车安全的源流发展、焦点事件和政策行动者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研究表明:校车安全政策议程是政策企业家在政策窗口开启之时推动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汇合的结果。相比垃圾桶模型、触发机制模型和议程设置理论,多源流模型在本案例中更具解释力。同时,多源流模型面临中国情境,源流之间存在相关性,而非完全独立。拥有双重身份的政策企业家具有从政府机构中打开"政治窗口"的可能性,这为多源流模型的本土化应用与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考察的角度。最后,指出阻碍校车安全政策议程设置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性利益表达通道不通畅、政府部门对焦点事件处理能力和水平不高、管理权限划分模糊。为此,应创建有效的制度性利益表达通道、积极关注媒体舆情,扩大问题来源、科学合理划分管理权限。这些问题及对策对于其他政策领域也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研究对政策制定者的启迪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创新中合法性要素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创新中的政策供给是建构性的,因此,它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合法性要素的支持方能得以实施,否则,也可能因合法性要素的支持短缺而蔫死在襁褓之中。可见,合法性要素是政策供给的给养,只有给养充分,政策创新才能顺利进行。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公共政策创新失败的案例,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一系列必要的合法性要素的支持,这些要素是共同性支持、同源性支持、关联性支持和社会成员通过利益集团的支持。它们在公共政策创新中缺一不可,否则将导致公共政策创新的最终失败。因此,公共政策创新必须在这些要素的全面支持下获得合法性方能成功。  相似文献   

17.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with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that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uses,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lesson-drawing, policy convergence, policy diffusion and policy transfer. While the terminology and focus often vary, all of these studies are concerned with a similar process in which knowledge about policies, 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s, institutions and ideas in one political setting (past or present) is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ies, 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s, institutions and ideas in another political setting.
Given that this is a growing phenomenon, it is something that anyone studying public policy needs to consider. As such,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major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briefly considers the extent of, and reasons for, the growth of policy transfer. The second section then outlines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transfer. From here a third section presents a continuum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olicy transfer. Finally, the last section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y transfer and policy "fail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