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本《青年英雄的故事》,曾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书中主角之一王孝和烈士的事迹,当年曾轰动上海滩,外国通讯社称之为“王孝和事件”。解放后,人民政府为烈士报仇,对当年谋害王孝和的凶犯进行严密侦查,终将其逮捕归案。陈毅、粟裕联名签署命令,将凶犯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实施一周年。清明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寻找英雄"媒体行动: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2014年以来,我国共迎回59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他们的上千件遗物中,有数十枚印章,其中24枚印章上的文字图案清晰可辨,为有关部门寻找烈士亲人提供了线索。据《人民日报》载,截至2019年3月31日,"寻找英  相似文献   

3.
从故事中读英雄精神——读《钱学森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思想家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了英雄不珍惜更可悲。何谓珍惜英雄?我认为,珍惜英雄核心在于将其精神传播于社会。然而,精神怎样传播更有效,却是一个问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至2020年,我国先后迎回7批716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并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9月2日,我国迎回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烈士遗骸是时代的化石,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次迎回烈士遗骸,都会让我们回到那抗美援朝的壮烈时代;  相似文献   

5.
军人生来为战胜。用什么去战胜?靠武器装备,靠战略谋划,更靠意志和精神!拿破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无论武器装备多么先进,人总是战场上的主角。官兵精神状态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战斗力的强弱。历史早已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英雄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支  相似文献   

6.
浩荡亲情     
北原 《新长征》2006,(8):60-61
朱国明,今年79岁了,身体十分硬朗。老人这辈子也没离开过家乡——锦州市古塔区五姓屯,因为这里埋葬着一个他心目中的英雄,一个自己生死相交的战友。58年来,他和他的一家人守护着坟墓,为它树碑,为它填土,为它除草,为它奔走,还因为这坟与烈士的亲人成为了亲人。  相似文献   

7.
正一位专家透露,在一项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不少孩子在"你所崇拜的英雄"一栏里填写的名字,不是青春剧里的"闹角色",就是宫斗剧中的"狠角色"。这一话题引起文艺家们的热议和担忧:难道我们真的没有英雄、不需要英雄了吗?创作过《青旗·嘎达梅林》《林则徐》等英雄题材作品的作家郭雪波疾呼:"今天是一个呼唤英雄、敬重英雄、书写英雄的时代。我们不能放弃讴歌英雄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电影《英雄儿女》中的一曲"英雄赞歌"响彻了大江南北,一句"向我开炮"激荡着无数中国人的心。近半个世纪以来,这部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激情的影片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无可争议地成为红色经典之一。这部深受人们喜爱的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它的原作者巴金经历了怎样的激情岁月?  相似文献   

9.
吴晓晓 《新湘评论》2014,(18):64-64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注定没有希望,一个有英雄而不知敬爱、崇尚的民族同样难有前途。中华民族近代历经坎坷一路走来,所依赖的正是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的奋斗和牺牲。他们的精神令人感佩景仰,他们的功绩必将与世长存,他们是国家民族真正的脊梁。如今,通过立法设立专门纪念日,把烈士纪念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有助于国人更好地读懂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一段时间来,"感恩"成了社会流行词,感恩这个,感恩那个不一而足。但什么真正应当感恩,什么真正值得感恩,很多人头脑并不清晰。  相似文献   

10.
正对经历过地震的人们来说,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因为家是地震后人们所有精神的寄托。"4·20"芦山地震中,家园的损毁让芦山的老百姓心碎,也让全国人民牵挂。时隔整整一年,当记者重新回到这个曾经饱受摧残的地方,最关切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家建好了吗?如此多的困难和矛盾"4·20"芦山地震后,很多百姓家没了,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这个巨大的疑  相似文献   

11.
一篇《清贫》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教育着无数后人。它的作者方志敏烈士,在1935年8月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杀害了。烈士的遗骨被埋何处?在过去许多年里,一直成为敌人留给我们的一个疑问和秘密,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个疑问才被一一解答。 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方志敏这位红军的早期创始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跨世纪领导干部正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面临着大量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跨世纪领导干部应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呢?一、增强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意识是提高跨世纪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前提。增强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创新意识与政治意识的关系。跨世纪领导干部必…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吴运铎写了自传体纪实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曾经教育了一代人.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苏联卫国战争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称他是"中国保尔".  相似文献   

14.
李旭阳  颜建国 《求是》2014,(6):36-38
<正>英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其英雄共同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是孕育英雄、激发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民族感情与国家意志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土壤与内生力量。没有英雄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缺少英雄文化的国度和民族是诞生不了英雄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英雄文化的强弱兴衰,对人民信仰、精神面貌以至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都有重要影响。英雄文化的衰微绝不是好事情。中华民族历史上灾难深重,命运多舛,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忘记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为了新中国成立而抛头颅洒鲜血的革命先烈,更没有忘记那些在战争中英勇杀敌,身负重伤,回到地方的英雄们。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老军人、老烈属代表大会,以昭示后人。 由于战争年代的特殊性,许多英雄回到地方后都没有留下确切的通信地址,再加上这些英雄回到地方后大都对自己的功劳只字不提,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使寻找这些英雄成为一个难题。为了召开好全国老军人、老烈属代表大会,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一次寻访英雄活动。狼牙山五壮士生还者之一的宋学义就是党中央点名重点寻找的英雄人物。 为了了解当年寻访壮士宋学义的经过,我们找到了当年寻访宋学义的当事人——曾经担任过中共河  相似文献   

16.
《前线》1999,(11)
回顾五十年首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除了“美食”、“丰衣”之外,最大的恐怕要数家里的摆设了。五十年代拥有一块进口的手表曾经成为一代人的梦想;骑上一辆“永久”自行车让许多人苦苦追求;家里摆上一架收音机会让全家人兴奋不已……是的,在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追求拥有似乎只能成为一种企盼。随着改革的春风吹绿中国大地,仿佛在一夜之间,几代人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拥有的,也拥有了原来想都不敢想拥有的,甚至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现代化产品也与世界同步进入到普通百姓家。让我们对比着回顾几组…  相似文献   

17.
50年代的少先队,60年代的红卫兵,70年代的知识青年,80年代的中青年,90年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共和国的同龄人,实现中国跨世纪过渡的一代人,掌握中国未来命运的一代人.这就是新中国的第三代人.该书以激进主义与稳进主义两种思潮的矛盾为理论主干,叙  相似文献   

18.
<正>英雄,既是一个国家辉煌历史的记忆,是历史天空中璀璨的星辰,更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在江苏淮安市,有两座遥相呼应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一座是众所周知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另一座则是鲜为人知的“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曾任新四军3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大将生前评价大胡庄战斗“应与淮阴刘老庄战斗齐名”,而提起“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百岁老将军、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胡继成仍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19.
永远的雷锋     
“千万朵花儿里茶花最红,千万个英雄里有个雷锋。”这首传唱于60年代的美妙歌曲,至今仍在一代中年人心中回响。是啊,60年代的年轻人曾经为雷锋所激动,为理想献身是他们内心深处一股潜在的激流。雷锋精神整整打动了几代人。如今提起雷锋。也绝不是昨天的旧故事。因为,雷锋精神经受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检验,实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完美结合;因为,雷锋不仅是一个阶级、一个民族特有的楷模和典  相似文献   

20.
正董存瑞烈士的牺牲,早已过了一个甲子,那么烈士托起炸药包那一刻,究竟喊了一句什么话呢?并不"忽然"地引出这几天的热议,不只是因为近十年来,这句话早被"虚无"成一句戏谑之言,更因为重提这声呼喊,会引起我们对于英雄宣传的一点"哲学思考"。多少年来,我们只知道董存瑞喊出的是"为了新中国,前进!"多么豪迈,多么"高大上"。但据近日中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