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近年来,百色市田东县通过建立健全组织、信用、支付、保险、担保、服务六大体系,让农村金融改革与精准扶贫"联姻",有效破解了农村群众创业没有钱、发展没项目、种养没保障等难题,探索出金融助推脱贫的"田东模式"。干事创业有贷款大学毕业后,梁青松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选择回到了石山遍布的家乡田东县思林镇真良村。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家乡不能再  相似文献   

2.
在推动农村金融联结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联结模式的选择策略,特别是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将农村中介组织纳入金融体系、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重中之重、将农村信用建设作为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3.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2,(10):6-6
丽水启动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5月17日,丽水市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为全国首个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中国人民银行与省政府决定,采用行省共建的模式在丽水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目的是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为广大山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普惠型农村金融发展之路,着力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图说深改     
正1质量效益稳步提升2沿边金改硕果累累12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改革经验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区域银行间交易平台人民币对越南盾银行柜台挂牌"抱团定价""轮值定价"模式田东农村金融改革模式广西经常项目跨境外汇资金轧差净额结算试点广西边境贸易外汇收支差异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5,(6)
金融扶贫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金融扶贫可有效化解农民群众"贷款难""融资成本高"难题。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以农村金融改革为动力,创新金融扶贫方式,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取得显著成效,田东经验对广西崇左市扶绥县金融扶贫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在制度改革、机构创新、市场活跃、特别是农村金融信贷总量与消费信贷规模扩大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农村金融制度转型滞后、组织结构单一、金融服务网点收缩、金融供给不足、农村资源资产转化困难、民间金融发展混乱等问题。为此,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继续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实施市场化拆分,要依法放开农村民间金融行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借助产权制度形成农村资源、资产向资本转化的金融通道,全面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观念。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2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强调要提升"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要求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为本地"三农"服务,县域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期,信贷资金要流向农村,金融服务要供给农民。据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介绍了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面临的几大痛点,最后对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普惠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立法体系的理念、原则及制度体系等方面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影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实践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从农村普惠金融的立法理念、立法原则、法律体系和基本制度等方面来进行完善,为其发展创新提供立法支持。  相似文献   

9.
习式改革战略是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其突破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开始了全方位、配套性的"整体性改革模式";顶层性、设计性、普惠性的"理性改革模式";对原有和新增社会资源分配同步改革的"增量与存量改革相结合的改革模式";短期验证、全面总结、快速推进的"渐进改革与快速改革相结合的改革模式";国家和政府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推进的"主动式、共时性改革模式";自信有为、主动担当的"大国气派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10.
阚景阳 《桂海论丛》2010,26(4):83-86
普惠金融理念注重弱势群体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近年来逐渐被社会各界所接受。普惠型金融与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具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缺陷,基于法律与契约框架的非人格化交易在农村尚未确立,因而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具有长期性。作为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显著的普惠型金融特征和外部性,各级政府应当给予补贴和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由于湖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方面承担的重大责任,以及面临农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收入的巨大压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但是其涉及到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深水区"阶段,深化改革是湖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动力和根本出路。为了有效推动湖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需要在农业农村的关键领域深化改革,主要是要创新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农产品收储政策的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地制度的改革、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机制和农村金融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由于湖南省在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方面承担的重大责任,以及面临农业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收入的巨大压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但是其涉及到体制机制问题。在改革"深水区"阶段,深化改革是湖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动力和根本出路。为了有效推动湖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需要在农业农村的关键领域深化改革,主要是要创新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农产品收储政策的改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和农地制度的改革、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使用机制和农村金融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农村金融创新主体的庆阳市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立足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的现状,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改革初见成效。但结合问卷调研和现场访谈结果,资金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负责人理念滞后、宣传不到位,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贷款金额小、期限短,运行效率较低,政策运用能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构建"市县村"三级分工合作的政策宣传体系,创新"财政补助+银行贷款+新型经营主体投资+社员入股+社会捐助"资金运行模式,构建基于公司制"三权分立"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合作社运行保障体系,改进资金专业合作社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模式,以期提高资金合作社运行效率,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为传统农区破解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创新障碍提供新机遇。我国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小微企业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风险抵押物少,传统金融的信贷抑制性强,使得乡村振兴中的普惠金融形式不活、作用不强、创新不够。因此,应立足传统农区"乡村振兴"、以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为焦点、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完善乡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政策要览     
三项举措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1月5日表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难题,下一步将主要从三方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一是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品种工具和服务手段,持续提高金融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三是构建积极有效协调配套的长效扶持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以时间顺序为纽带对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进行介绍,并对其变迁过程中呈现的形态进行缺陷分析,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产权制度、激励制度、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不足。最后,重点从制度主体供需、制度创新方向及产权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制度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蔡玉胜 《长白学刊》2009,(1):116-119
改革开放三十年,东北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初步建构、分层探索、三位一体布局和多元化产权改革等阶段,在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也暴露出农村资本倒流、供给型金融抑制、模糊产权和金融资本低绩效等问题,借鉴相关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经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农村金融创新应该从重构分工明确的金融体系和产权清晰的金融机构、重视小额信贷和非正式金融组织的发育、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等方面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创新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农村金融呈现出金融需求日益旺盛,金融机构功能错位发展、金融供需结构失衡的特征,原有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适应更完善市场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着力加快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产品创新等,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对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挑战。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影响了金融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重点是重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创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河南省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应该增加支农资金的有效供给,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并加强政策支持来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