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价值哲学研究不能只重视物和客体的价值,实践价值思维方式要求以人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实现为中心和出发点来研究价值问题,这样才能揭示价值本身的人文内涵,体现价值应有的人文关切。农民文化利益的实现,农民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对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民法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比,现阶段农民法治意识仍相对淡薄,亟需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以提高农民法治意识.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治意识的培育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相应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法制体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民理所当然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其主体身份确立的重要标志便是具有主体意识.农民主体意识的缺失严重影响着乡村治理的成效,文章在深入分析我国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基础上,探讨了增强农民主体意识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4.
曾岚玲  谢昌荣 《前沿》2006,(11):217-2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的第二次改革,工作推进初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和误区。其中干部思想和业务素质,农村基层组织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水平,内生需求和长效投入机制培育等问题尤其突出。必须致力于改良、变革制约或阻碍农村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 国 传 统文 化 以 独 特的 非 理 性 思维 方 式 为 主导 ,并 以别 具 一 格 的理 性 思 维 方式 为 辅 助 。中 国 传 统 文化 的思 维方 式 具有 西方 科 学理 性思 维 所不 可替 代 的重 大科 技 价值 。  相似文献   

6.
7.
面对农业灾害,人们普遍关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对农民心理及行为选择所受的影响则关注极少。研究影响农民灾害心理及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农民灾害心理及行为选择的特征、农民灾害心理及行为选择的有限理性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提高农民灾害心理及行为选择理性程度的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民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兵  陈鸿 《岭南学刊》2002,(5):57-61
近年来人们对城镇居民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和措施 ,可以说 ,在解决城镇居民失业问题方面 ,我国正在形成一系列配套的解决方案。但对于对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实上大量存在的农民失业问题 ,我国学术界及政府有关部门却重视不够 ,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对农民失业问题视而不见的现象。本文对农民失业问题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本文的一些观点能引起学术界和有关政府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七大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意识在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各个阶层的公民意识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农民阶层的公民意识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提出未来公民意识发展的对策,对于提升农民阶层的整体素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农民自办文化,就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在有些人眼里,农民自办文化不过是农民群众说说笑笑、蹦蹦跳跳等自娱自乐活动的汇合,可谓内容简单,意义一般;殊不知农民自办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涵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2.
和谐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季明认为,和谐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左亚文认为,和谐思维是和谐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是改革时代的哲学升华。和谐思维作为一个包含了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哲学思维,但重在应用,重在管用,重在实践。柳菊兴认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积淀形成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中国传统和谐观。孙抱弘认为:我们当今要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就应在生存现实与理性追求的接合部,通过全民的社会教育,提升国民的公共理性,构建相应的公共伦理和公共政策,从而营造有利于和谐文化孕育发展的人际氛围。李忠认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在于建立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则以和谐精神为其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传统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15.
湖北传统医药文化的历史资源丰富,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北医药文化,在医药理论、医疗制度、临床成就、文献传播、杰出医家等方面成绩斐然。对待湖北优秀的医药文化资源,我们应当立足"古为今用"的原则,客观、科学地继承文化传统,多元化地利用和发掘医药资源。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关于公民意识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探讨培育我国公民意识的对策问题,对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和谐、有利于促进中国梦实现。探索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途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内的法律文化中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因素。从当代法律文本中折射出来的整体直觉的模糊思维方式,泛情理、泛伦理、非转化性的思维方式,以及非法利益价值取向等现象,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体现了当下社会文化方面的一些问题,必须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论当前我国民间信仰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文 《湖湘论坛》2003,16(2):88-89
对我国民间信仰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利用民间信仰中传统文化资源来发展地方经济 ,必须避免迷信的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9.
传统和谐文化资源的创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意义,努力探讨加强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动员和引导全省理论界积极投入到湖北和谐文化的建设中,2006年11月22日,由湖北省社科联同湖北日报、湖北省经团联主办、本刊承办的“湖北省和谐文化建设专家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从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国内外有益文化成果的借鉴以及湖北和谐文化建设的导向机制、保障机制、理论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讨。现将专家发言摘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王晶 《长白学刊》2004,(5):111-112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不是凭空就有的,也不是通过遗传获得的,而是经过后天的文化实践形成的.这种文化实践,既包括从文化传统中吸取的文化资源,也包括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信仰的形成,正是中国农民所面临的环境、所从事的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土与乡,这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为农民的精神活动提供了一种文化框架.正是在与土地、与乡村的交往实践中,中国农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