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佩 《协商论坛》2009,(1):34-35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之于河南的意义不言而喻。传统农业怎样寻求突破,产业链条如何实现延伸,怎样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实现农区工业化,这些既是委员们的所思所想,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委员们的发言讨论及提案中,记者明显感到履行职责的赤诚。委员们期待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城镇,让河南催生出更多像双汇、思念、三全等龙头企业,为中原农民带来福祉。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家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们的创新才能和冒险精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当前我国现代企业家数量不足,素质也不够高。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有利于现代企业家成长的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同时,企业家自身也要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3.
本文界定了农区畜牧业的概念,结合内蒙古实际,归纳了内蒙古农区畜牧业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农区畜牧业产业化对内蒙古农区(半农半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与劳动力素质的变革过程。传统工业化理论的最大缺陷就是始终把对工业化的研究局限于工业发展的狭隘领域,把工业化范畴仅仅看成是一个工业发展问题或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工业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而没有把工业化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必经的历史阶段。新型工业化思想内涵具有工业化的某些核心特征,又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其深深根植于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中。认识和揭示新型工业化思想的渊源,关键并非寻找其定义,而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方法论原则,通过剖析新型工业化思想的演化维度、发展路径与生成逻辑,揭示新型工业化是可持续工业化和跨越式工业化的辩证统一,而这正是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根本区别,也是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5.
农区村庄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该文首先分析黄淮海农区村庄现状和村庄治理的推动力,进而结合实例探讨了该区域农区村庄治理的主要模式、做法以及关键环节,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黄淮海农区村庄治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新型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意味着既不能走自己原来那种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老路,又不能照搬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模式,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和传统工业化都依赖资源和环境基础作支撑。新型工业化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完善的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有利于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口转移必须有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从构成上看,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区)是我国传统农区的空间主体,重点开发区则以"点状分布、局部相连"的特征镶嵌于其中。在现阶段,传统农区农村人口存在过度转移、向本地(区内)城镇转移滞缓、不愿意"双放弃"等问题,从而既导致农产品主产区缺乏必要劳动力,也阻碍农业规模化生产,还不利于重点开发区的人口与经济集聚。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传统农区农村人口转移方案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农业必要劳动力在农产品主产区内部转移;以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关联产业为支撑,促进农村人口向重点开发区转移;促流转与促放弃相结合,逐步推动农村人口从转移走向迁移。  相似文献   

8.
王琰 《湖湘论坛》2008,21(2):43-44
地处湖南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已经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湘西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性发展,不能跨过工业化阶段,更不能继续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自主创新型后发优势,选择某些先进产业或优势产业进行突进,从而带动湘西州经济持续发展和赶超。  相似文献   

9.
王晓峰 《前进》2003,(3):33-34
新型工业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方略之一。其核心是节能、高效,关键是科技与人才,基础是信息平台与发展环境。十六大报告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为我国在未来20年实现工业化指明了方向,也是我们山西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现状分析山西是资源大省,传统定位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曾为国家建设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身发展受到…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以机械化、自动化为标志的传统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大量失业,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水平亟须提高和信息化机遇亟待把握的关键时期,必须走出一条注重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兼顾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坚持防范风险和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慈教进 《人民论坛》2013,(12):241-243
中部农区是国家重要的粮仓,农业电子商务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文章以中部农区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南阳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南阳地区及中部农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重视农产品物流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谭云霞 《桂海论丛》2003,19(5):43-45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是全国的共同任务。广西处在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 ,要发挥比较优势 ,把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和医药为重点发展 ;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索适合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姚聪莉  任保平 《求索》2008,(10):1-4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市场化的推动下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工业化的路径由一元向二元的转变,工业化的影响因素由单一因素向多元因素的转变,工业化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工业化环境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目前我国工业化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工业竞争力约束、资源环境约束、工业化进程约束、工业化基础条件约束、工业化区域差异约束。针对工业化的约束,我国未来工业化转型的路径是: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加速完成工业化任务;统筹城乡工业化进程,实现二元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加强产业融合与产业配套,促进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为工业化创造新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向前,切不能一刀切,急于求成,否则会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5.
从"农民的终结"到"村落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林 《传承》2012,(15):84-8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几亿传统的农民转变为职业工人,规模如此巨大的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在世界工业化历史上还不曾发生过。农民和村落的终结是一个巨变,但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伴随着无数不为外人道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学术界在经济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拓展,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研究已经成为学者研究视野中的一个新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有关近代武汉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也不少见,且多集中在近代武汉工业化进程的启动、武汉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力量、近代武汉工业的发展不发展和近代武汉企业家群体这几个主要问题上。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学术梳理,我们发现不论是在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体系的完善和研究领域的拓展,还是在史料的挖掘利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的切换上,都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连松 《政策》2004,(7):17-19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传统工业化而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世界多数发达国家走过的和我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所走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在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与核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工业化和我国传统工业化根本不同的工业化道路 ,其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而以信息化为中心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战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性新思路,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从整体比较研究的视角考察了唯发展主义思潮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弊病,在对其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一个整合的概念性发展框架研究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工业化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针对湖北省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建立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有助于加快湖北省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