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共同体里的成员的个人收益是按什么来计算的?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一个看起来很熟悉其实却很陌生的问题,如果一旦探究起来就会发现其内在隐含的机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了解的.这种现象涉及到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问题.回到收益本质来说,学术界也是一个市场,它同样肩负着学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共同体成员个人收益的基础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在学术场域里,任何个人的收益都与其所积累的资本存量有关.如果把这份资本存量清单细分起来,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学术资本与社会资本.在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假设存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应该有如下两个推论:其一,所有的资本在完全开放的市场中应该具有相同的资本收益(各类资本的收益率可以不同,但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约束下,最后各类资本的收益总量应该是相同的,这是市场均衡的结果);其二,如果各类资本的收益不同,那么就会出现资本炼金术问题(即各类资本之间的违规交换现象).  相似文献   

2.
《大连日报》近日刊登大连市委党校教授张道航的文章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所有成员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以及公共设施的总称。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平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要求实现社会总福利和人均总福利的最大化,要求政府必须按照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杨雪冬 《人民论坛》2013,(27):26-27
形式主义一有机会就会兴盛起来,并且式样不断翻新。一些官员虽然心知肚明,但是依然无法摆脱形式主义,甚至还陶醉其中形式主义彰显的是个人权威,牺牲的是制度权威,提升的是个人利益,破坏的是公共福利,是一种后果严重的消极腐败每隔一个时期,党内都会兴起反对形式主义的运动。尽管人人都深知其害,身受其害,但是形式主义依然一有机会就会兴盛起来,并且式样不断翻新。一些官员虽然心知肚明,但是  相似文献   

4.
正是因为这种马太效应,微博世界里的信息流动被设定了无形边界,公共讨论具有了排斥性,公共空间则会蜕化为泄愤和怨恨的渠道微博的出现,使网络世界中又多了一个革命性工具。它不仅加深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也为更加多样化的公共空间的形成,更有活力的公共生活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网络世界中,组织边界、行政界限不再存在,个人言行、事件影响能够即时性快速传播,从而每个普通的个人都有可能成  相似文献   

5.
历史发展过程中,消费文化是构建社会空间重要因素。近年来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对认识和解释当代消费文化与当代空间生产提出了新的问题:当代消费文化正在成为公共化、群体化的文化形态。一方面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造成的集体消费把社会空间也变成了消费对象,产生了都市空间集体消费;另一方面则是电商由大数据处理产生的大规模的隐形消费群体和"云空间"消费。几乎每个人都同时在两个不同的空间活动着:集体消费的都市地理空间与大数据构建的云空间混合造成了都市空间的混杂化和每个人生存环境的双重空间并置与互渗,并进而导致个人的身份分裂,这种身份分裂是当代社会矛盾冲突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6.
日本公共广告机构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它的使命非常明确:“本法人的目的是,通过公益广告提高国民的公共意识,为社会的进步和公共福利做出贡献。”它在很多方面也展现了这一使命感,比如,学校教育机构若想获得日本公共广告机构出品的广告,可以提出申请,然后只要付邮寄材料的费用就可以获得想要获得的广告作品。当然,AC机构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比如:  相似文献   

7.
集体维权行动的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侵权行为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面对日益泛滥的大众侵权行为,多数人集合起来形成合力对抗违法行为,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群体性纠纷中,多数人为维护共同利益而形成了集体行动。集体维权行动中,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维护多数人的利益,公共选择学派认为,集体行动中的个人也具有趋利避害的经济人本性,容易出现搭便车困境,使得集体行动无以为继。从道德立场解决集体行动困境非常困难,奥尔森提议用选择性激励机制来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美国的集团诉讼就是选择性激励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8.
"公共产品"这个概念最早由兰度尔提出,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由萨缪尔森作了理论上的界定:"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劳务的减少.""所谓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涉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在阐释犯罪原因时,使用了"权力意志(will-to-power)"的概念,"在权力意志"的支配下,人人都有一种羡慕别人、战胜别人、征服别人等追求优越的动机。当这种动机因为受到本身条件以及外界的阻碍而不能获得适当的满足时,就会在个人心理上形成一种自卑感或自卑情结,犯罪就是个人为克服自卑感而进行过渡补偿的结果。因此,"自卑情结——追求优越感——补偿行为"才是犯罪行为最终产生的原因路径。每个人都是受自卑情结的影响,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追求自身的优越感,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的社会并不会满足每个人的各种需要,不然,也就不会有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贱吉 《新东方》2001,10(1):84-88
高等教育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对它的投资能够带给个人及社会巨大的收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国民收入日益向个人倾斜,由国家独自承办高等教育显得力不从心又很不公平。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由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分担与补偿高等教育成本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主体主要是受教育者个人、政府、高校自身及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1.
福利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伴随着福利的到来也会产生“福利病”。在武汉曾经发生过开着车领取低保金的事情。如何治疗“福利病”,在北京市最新发布的低保政策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些鼓励就业的条款。西方国家是在进入高收入阶段后建立起福利体系,而我国目前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低收入阶段,我们更加不能承受“福利病”——  相似文献   

12.
一市场偏重型社区福利模式的选择不少学者都对西方国家的社区福利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划分,如蒂特马斯按照国家、家庭、市场三者的关系将社区福利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剩余福利模式、产业福利模式(又称产业成果模式)、制度福利模式(又称公共再分配模式);琼斯、金斯伯格、迪肯等学者也对社区福利模式进行了探讨。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划分方式为埃斯平—安得森根据国家对市场的干预程度将社区福利模式划分为普遍主义模式和市场化模式。普遍主义福利模式以所有的社区居民为对象,享受福利不仅是一种个人权利,同时也是一种个人义务,因此,个人必须通过缴…  相似文献   

13.
董玉荣  董磊磊 《前沿》2011,(1):82-85
福利平等强调政府在实现个人福利上的责任,以此来保证每个人都具有从"襁褓到坟墓"的同等福利。然而,德沃金对这种观点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认为它忽视了个人责任,没有达到平等待人的分配。但是,福利平等面对这种挑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不断的调整、修正过程中提出新的阐释理论。其中,福利机遇平等理论体现的尤为突出,使福利平等的发展呈现出复兴之势。  相似文献   

14.
李素霞 《重庆行政》2011,13(1):49-51
“公共产品”这个概念最早由兰度尔提出,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由萨缪尔森作了理论上的界定:“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劳务的减少。”“所谓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涉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美国社会历来强调个人权利也强调个人责任,因而美国人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承担着很大的个人责任。美国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是多样化、多元化的,其具体情况很复杂,细节很丰富,这里只能够就几方面说一个大概。美国人的退休保障资金是由政府、私营雇主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大体采用基金制或年金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公私雇主提供,可称之为“雇员福利基金”,这部分是政府通过法令保障的公私雇员应享有的福利。一类是雇员自己  相似文献   

16.
实现基本公共品的价值及社会福利的目标应当从实现对普遍服务的基本要求出发.普遍服务正是公共福利的最基本的内涵.因此,普遍服务与公共产品具有特殊的关联关系.即普遍服务必须建立在公共产品的属性的基础上.公共产品的提供中也应当首先考虑普遍服务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客观上建立起一套科学性强、内容全面、过程动态的基本公共品普遍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7.
把公共文化服务仅仅视作"文化福利"或"文化权利"的要求,有其不足:作为文化福利的公共文化服务,往往缺失民众必要的民主参与,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与民众公共文化需求相脱节;在当下,"权利"往往被人工具性使用,如果没有一定的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规约,又会成为一种公共性的消解力量,从而与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文明健康的公共文化生活的主旨相背离。公共文化服务从实质上而言既是文化治理的一种形式,也是文化治理的一项内容。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强化"四个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化"用历史责任感引领个人发展"的理念,用高含金量的政绩铺设进步之路 政绩观与发展观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具体来讲,个人的发展观决定着政绩观,也就是说一个人朝什么目标去努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动力,就会谋取什么样的政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都在为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而努力.这是正常的,但有的同志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搞急功近利,不少工作开始热热闹闹,只要经验被上级转发,或被媒体宣传,就寿终正寝,留下不少"半截子工程".甚至出现"前吃祖宗饭,后吃儿孙粮,为了本任顺利,给后任留下隐患;为了眼前火焰高,不管后人没柴烧;本人出成果,后人吃苦果"等现象.这其中不排除有上级的原因,但主要是自身的责任,必须坚决克服.  相似文献   

19.
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 28金名列参赛各国金牌和奖牌总数第三位,金牌数比上届奥运会整整多出 12枚。是什么力量促成“中国龙”在悉尼的腾飞 ?是运动员奋力拼搏加上发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即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利益和目标融为一体,每个队员都胸怀集体和祖国,他们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而是作为集体和国家的代表参赛,因此他们能够自觉地做到互相砥砺、互相帮助,让每一个人在拼搏夺金时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智慧和温暖,以及为祖国荣誉而战的自豪感。请看吧,在中国体操队向金牌冲击的时候,队员们都相互击掌,彼此鼓劲。当队员做出…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福利,中国人特别羡慕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人民,其从“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的福利政策让人生出无限感慨。60多年前.新成立的中国学习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在公有制体制之下,私营经济形式没有任何空间.因此.所有的职工都在国有和集体体制的企业中就职,企业为职工提供了医疗、养老、住房等诸多的福利.一旦端上了“铁饭碗”.各种各样的保障都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