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农村中小企业支持政策的转型需要注意六个方向,即突出强化支持政策的系统功能,加快推进其整体转型;突出支持创新创业、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由支持企业成长向支持企业家成长转型;突出支持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问题区域的企业发展,加快推进由普适性支持向选择性支持转型;重点引导创新资源向农村中小企业集聚,更加重视优化其运行环境;重点支持农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更加重视产业集群和产业区的发展与改造升级;重点支持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协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本神奈川大学经营学教授水谷雅一在新著《经营伦理学的实践与课题》中提出企业经营必须重视经营伦理。水谷雅一教授认为,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企业以获取最大利益为目的,最关心的是“销售额”、“效率”和“竞辛”等;尽可能地使用一切有效手段、方法,进行经营管理,常无视或轻视社会性和人性,但当今的时代已发展到了经济国际化和企业全球化的新时代,必须改变以往的思考和认识,实现由重视企业向重视生活者的转变,实现企业社会中心主义向社会生活中心主义的转变。就是说,企业活动的结果应有益于人类的幸福,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实现其…  相似文献   

3.
日本五大公司联袂推出“同一品牌”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少人眼中,日本企业的形象就跟日本人一样呆板。各种界限严明的经营和生产规则曾帮助日本经济迅速走上腾飞之路,但在经济活动异常活跃的今天,这些条条框框却给日本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开始实行跨行业联合,希望通过推行同一品牌的战略来改变企业的呆板形象并促进企业在21世纪获得大发展。丰田汽车公司、花王肥皂公司、近畿日本旅行社、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和朝日啤酒公司,这些典型的日本大企业之间原本没有什么瓜葛,但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他们毅然结成了联合发展的伙伴关系,并联手推…  相似文献   

4.
冯路 《理论导报》2012,(7):55-55
一、物流管理课程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向内涵式发展,企业对影响其快速响应最终客户需求和降低整体成本的管理方式更加重视,物流管理开始在我国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我国各大专院校相继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开设了相关课程。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物流管理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09,(5):10-10
集团党委结合企业快速发展的趋势,确定了“结构更加优化,效益更加显著,发展更加和谐”的活动主体。各单位党组织围绕这个主题,广泛征求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意见建议,认真查找分析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了本单位的活动主题。北京水泥厂党委结合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6.
郝红光 《先锋队》2011,(2):38-39
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企业要发展,就要使企业经济更加壮大,管理制度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形式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美国、日本之所以在国际舞台上呼风唤雨,靠的就是一些象航空母舰似的跨国公司,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国企,虽然已经走过20年的改革历程,可是总体效益下降,技术装备落后,债务负担严重,职工大量失业下岗。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国企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国企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企业党建工作日益得到重视的环境下,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要,把品牌建设理念引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有助于借鉴和运用品牌建设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更加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发展,往往受各种环境与条件的制约。但企业员工素质的低下与人才的匮乏,对企业发展形成制约。而日本实现经济起飞就得益于企业对人才的开发。日本企业对人才的培育,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采取不同的对策。从过去工业化时代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环境变化,使得企业战略资源由资本转变为知识,由此企业的核心人才逐步要求转变为科学家、技术开发者。这种核心人才的转变,主要靠对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员工的能力培育。近年来日本各大企业在人才的培育方面都加快了速度并肯花血本。笔者在日本的松下、三洋、三菱、雅马托等大型企业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0.
媒体纵览     
重视社会事业需央地同心 2010年,中国将更加重视社会事业。温家宝所提出的“三个更加重视”中社会事业赫然列于首位,足见社会事业在中央政府治国理政中所占的分量何等重要。但是,不少地方的社会事业发展与中央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整合自身资源,按照中央要求向社会事业倾斜。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要想长久持续地发展,唯有不断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过程中,中小企业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正确定位,重视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进程与法治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改革开放推动着法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治则指导和保障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法治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阶段。新时代的法治特色主要体现在:更加重视党对法治的领导和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更加重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保障人权,更加重视控制公权力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更加重视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更加重视法治政府建设,更加重视促进公正司法,更加重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经济结构中大企业“尾大不掉”的弊端暴露无遗。韩国政府痛定思痛,认识到过去只重视大企业,甚至人为地促进企业扩大规模的做法是片面的,于是在产业政策上有所改变。一方面积极推进大企业大集团的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重视创建中小型风险企业。其结果不但使韩国尽快摆脱危机,而且使韩国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京都是日本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杭州与京都存在包括区位特征、行政层级、教育资源、历史沉淀和宗教文化在内的相似性。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京都通过建设文化首都、发展旅游产业、推进“产学研“互促和着力保护城市景观,较为成功地应对高铁带来的影响。杭州可从推进城市品牌特色化和国际化、用足用好旅游行业发展的黄金期、更加重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和推进高铁枢纽地区的发展方面借鉴京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政府更加重视社会服务对改善和提高广太人民群众,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福祉所起的作用。于是,由政府通过财政或其他政府基金购买社会组织乃至市场企业的服务,然后提供给特殊群体和普通居民的社会福利,这种新模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大调整和大发展时期,有些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生产经营、忽视新闻宣传;重视外部宣传、忽视内部宣传;新闻宣传缺乏激励机制,不重视通讯员培训工作;强调新闻宣传服务上级的理念,忽视了企业新闻宣传应有的其他功能。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工会劳动     
《党课》2012,(17):4-4
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劳动和实体经济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更加重视生产劳动,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新的形势下,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拓宽企业党组织工作空间是企业党组织需要探求的一个问题。党组织要重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获得企业利润。因此,企业党组织在参与决策过程中,要重视企业文化这个重要因素,挖掘企业的文化积淀,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企业由于发展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客观地存在着自身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天津支部生活》2006,(5):56-5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年会”上说,最近几年我国政府采取的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政策导向,将会使中国的政策显示出以下五种明显的发展趋势:第一,会更加注重可持续的发展。第二,会更加注重支持落后地区和农村的发展。第三,会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把经济增长指标从过去的“约束性”改成“预期性”,在社会发展方面规定了约束性的指标,这反映了中国更加重视民生,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第四,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基本方针是“保护合法收入,堵塞灰色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帮助低收入阶层”。第五,会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网语     
《党建文汇》2009,(2):21-21
面对严重困难,我们更要重视倾听民意、关注民生、沟通民心,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克时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通过网络广泛听取各方面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做出的工作部署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