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是1997年问世的,也许是主客观两方面皆有原因,生命法学研究的不少论述至今还停留在空泛议论的层面,直接规范生命干预技术的法律法规至今寥若星辰,潜在的灾难与现实的威胁都在呼唤生命法学在继续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尽快发挥其应有的规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的探索客观上亟待法律的规制 ,我国生命法学仅满足于空泛议论的状态应当改观。建议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受理确认公民人身相关权利的案件。目前 ,在我国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对公民人身相关权利进行审查的内容至少有 :医疗性的性别变更权、辅助生殖技术享用权、代孕权。  相似文献   

3.
生命法学与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命科学的探索客观上亟待法律的规制,我国生命法学仅满足于空泛议论的状态应当改观.建议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受理确认公民人身相关权利的案件.目前,在我国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对公民人身相关权利进行审查的内容至少有医疗性的性别变更权、辅助生殖技术享用权、代孕权.  相似文献   

4.
夏蔚  刘晖 《中外法学》1987,(4):27-28
<正> 一、概述破产由破产法调整。下面是审理破产案件的一些主要规则。破产程序的目在于:(1)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2)给债务人提供一个机会,以使他可以恢复不受限制地进行法律行为的能力。在1953年,日本以修正案的形式首次采用了债务清偿的方法。这种方法减轻了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而承担的责任,同时也能恢复他因宣告破产而受到限制的完全能力。只有在债务人被查明是诚实的情况下,这种债务清偿方法才可使  相似文献   

5.
一、鉴定人的含义  “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在法国民事诉讼法中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技术人员(或称技工),其二是鉴定人。其中,技术人员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验证技术人员,另一类是咨询技术人员。前者的意见不属于专家意见,后者的看法则构成专家意见,但没有任何一个鉴定人被用来作此类专家意见。  验证技术人员不是专家,严格地说,他只是被叫来用其手艺或者职业上的知识来确定已经存在的事实,他可以将其意见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也可以在法庭上作口头介绍。  咨询技术人员则毫无疑问地是专家。例如,在确定交通事故或者工伤事…  相似文献   

6.
冯蒋华 《法制与社会》2013,(18):119-120,122
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是民事诉讼制度特有产物,它是实现司法公正、体现私权自治、提高程序效益、降低诉讼成本、达到民事诉讼目的的重要制度载体。我国当下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体系中,程序选择权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本文结合诉讼实务,从现状概述、改进必要及建议措施等方面对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程序选择权进行阐述,旨在不断完善当前民事诉讼体系,进一步保障当事人各项权益,体现司法以人为本价值。  相似文献   

7.
许尚豪 《河北法学》2007,25(6):140-143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只要公共利益的主张会引起对私人利益的限制与克减,就必须存在一定的程序系统来保证这种限制与克减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因此,公共利益的正当性只有通过对程序的约束方能实现,非优先性和法定性就成为程序对公共利益的自然要求.法院作为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公益代表,同样也具有自利性,但其自利性在程序中应当处于辅助地位,为公益性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对特别程序,专列一章作出了规定.人民法院按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有:选民名单案件,宣告失踪人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这一程序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运用较少,经验也比较欠缺,但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加强,为了用法律手段保障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这种特别程序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特别程序是相对普通程序而言的.这种程序之所以特别,就在于它有许多不同于普通程序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诉讼采取两审终审制加再审程序的诉讼制度,它是独立于一审和二审程序以外的特殊程序。“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但是实践中一直不能解决的“申诉难”、“再审滥”等问题却一再要求对该原则进行反思。我们认为,问题在于通常理解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在民事司法中缺乏具体操作性。修改后的民事再审制度仍存在不足,有待不断完善。本文就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与再审主体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艳 《政治与法律》2002,(4):101-105
加拿大属英美法系国家,审前程序在其民事诉讼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完备的审前准备程序消化了绝大多数民事纠纷,对提高诉讼效率,确保诉讼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着重对加拿大的审前程序进行具体的考察分析,以期对我国审前程序的完善有所借鉴。一、审前程序的内涵和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加拿大的审前程序主要由诉答程序、证据开示及审前会议等三个主要阶段组成。诉答程序和证据开示是当事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程序,其设立目的主要有二:一是通过原告有关被告行为的陈述与被告的回答来确定争点,因为当事人与法院不必就…  相似文献   

11.
PROBEINTOTHEPHENOMENONOFDESPISINGLEGALPROCEDUREINCIVILACTION我国民事诉讼法颁行以来,总的看,各级法院贯彻执行是严肃认真的,较好地发挥了程序法在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应起的作用。但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普遍和严重的,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不良影响和危害已远远超出案件本身。这就不能不引起法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克服诉讼程序中的混乱现象.已成为当前司法审判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轻程序现象的具体表现争抢管辖权。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事诉讼采取两审终审制加再审程序的诉讼制度,它是独立于一审和二审程序以外的特殊程序。"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是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但是实践中一直不能解决的"申诉难"、"再审滥"等问题却一再要求对该原则进行反思。我们认为,问题在于通常理解的"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在民事司法中缺乏具体操作性。修改后的民事再审制度仍存在不足,有待不断完善。本文就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与再审主体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性骚扰民事诉讼特别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日益增多的性骚扰案件,研究如何在民事诉讼方面进行特别的规制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性骚扰案件的特点,从证据、审理和救济三大方面作出符合性骚扰案件特性的规定:(1)合理运用证据规则,实现证明责任的特殊配置,并且在取证方式的合法性问题上予以适当的放宽;(2)在性骚扰案件的审理期间要特别注重对诉讼参加人的隐私权进行严格的保密与保护;(3)确立惩罚性赔偿以及用人单位责任,切实保护性骚扰案件的受害者,法院还可以适当运用司法建议的方式来遏止和预防职场性骚扰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秘密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秘密性是其核心要素,因此商业秘密客观上要求较强的保密性,而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立法不能完全解决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所面临的保密问题。从我国立法、司法实践出发,借鉴世界各国关于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立法司法实践,在不公开审理、保密义务、裁判文书、卷宗归档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商业秘密的民事诉讼程序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审前处分权只有与审判权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才能得到良好的行使,才能使审前程序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事实已经表明,审前处分权与审判权互相配合,协同运作的,其审前工作就做得好,纠纷解决的效率就高;反之,二者互相干扰,轻重失衡的,其审前工作就做得差,纠纷解决的效率就低。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学》2007,(10):97-107
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滥用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司法现象,由于其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如何进行有效规制成为一道难题。民事诉讼立法上缺少约束性的规定致使司法实践中几乎束手无策。考察程序滥用的发生机理,并以此作为规制程序滥用行为的理论基点,对程序滥用的发生、类型、主体、识别标准及规制措施等问题进行讨论,可为立法和诉讼实践中程序滥用行为的规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刑事诉讼法除了规范一般主体和一般犯罪的追诉活动以外,还会就一些特定主体或特定犯罪的诉讼程序进行规定,这种适用于特定主体或特定犯罪的诉讼程序便是“程序特别”。程序特别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及各个历史阶段的立法现象,创设程序特别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程序治理的精细化,使刑事诉讼程序体现出更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惩罚犯罪、保障人权、诉讼效率等价值目标的动态实现,并有助于实现某些特定的刑事政策。程序特别的立法模式有三,包括单行模式、附属模式和专章模式。特别程序是程序特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程序特别是特别程序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存在程序特别并不意味着可以设置专门的特别程序,特别程序的设置条件仍然需要进行严格限定,并遵循谦抑性、必要性和协调性三大原则。未来可以适当增加我国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数量,并综合运用多种立法模式来灵活应对不同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读了陶秉权同志的《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制度》(载《法学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四期,以下简称《陶文》)一文后,很受启发。关于什么是反诉,尤其是关于反诉与本诉的联系"既可能是客观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上的联系,也可能是主观权益上的联系"的看法,我们认为作者的意见是可取的,但对于"案件进入第二审以后,可以允许提起反诉;对反诉也可以允许再提起反诉"的观点却有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0.
谈民事诉讼中的拟制自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辩论主义的重要体现,拟制的自认在各国民事诉讼法中一般均有明确规定。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对拟制的自认也有规定,但仍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拟制自认的构成要件及对拟制自认制度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当前拟制自认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了如何从立法方面完善我国拟制自认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