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一是建立全区机构编制电子台账。对全区所有单位的机构编制电子台账进行了系统的检查维护,对台账的内容进行了全面优化维护,增加了编制情况、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配备、发展变化情况等内容,坚持"一变动,一调整"的原则。二是建立完整的入编销编制度。凡在编人员进入单位,必须先由区编办开具编制核准通知书,人社部门根据编制核准通知书办理工资手续。机关事业单位凡因交流、退休、调出、死亡等原因造成人员流失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是规范职数"使用程序"。会同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职数使用管理的通知》,对领导干部职数的使用、申报程序进行规范。明确由县编办核发《领导职数使用凭证》后,有关单位才能按规定申请配备干部,组织人事部门才能办理相关手续,财政部门才能核拨经费。二是严格职数"使用审核"。要求各单位在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01,(9)
了加强管理,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干部人事工作中的腐败现象,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央编制办公室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是要加强机构、编制和职数管理,严禁机关、事业单位擅自增加机构编制、突破编制随意增人和超职数配备干部。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机关和事业单位增加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增加人员必须控制在国家核定的编制员额内。对擅自增加的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机构编制部门一律不予承认,并予以纠正。对随意突破…  相似文献   

4.
<正>一、惠民县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实践情况(一)确保"统"字,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机制。自县编办独立设置以来,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制度和程序,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机构编制委员会或上级机构编制部门审批,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都无权决定,上级业务部门也不得干预下级部门的此类事项。(二)确保"清"字,摸清  相似文献   

5.
<正>枣庄市编办强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一是市编办结合领导职数核查工作,重新核定部分事业单位职数。二是整合了部分事业单位。对一些编制5名以下,公益服务功能和业务量不饱满的单位进行整合,包括国土、住建、人社等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三是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责。将某市直部门幼儿园整合到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统筹整合市直幼儿教育力量。□枣庄市编办E:TC济南市历下区编办创新核查方式方法夯实编制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海安县编办建立三项制度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一是建立年度编制使用计划预算制。结合年度减员情况,提出全县编制使用计划的年度预算,统筹安排各项编制的使用,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实有人员只减不增,切实把好财政供养人员"入口关"。二是建立编制使用计划申报公示制。凡申请编制使用计划的区镇、部门,需在本单位公  相似文献   

7.
<正>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同组织部门沟通,实现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职数及实际配备人员信息共享;建立与人社、财政部门信息数据库资源共享机制,规范工资统发范畴,实现编制、人社、财政相互配合制约的有效机制。二是抓好问题整改。对集中核查中发现的超编、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问题进行梳理归类,通过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了解具体情况,认真分析研究,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政策规定,  相似文献   

8.
正6月20日公布的《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对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国务院各部委等中央行政单位配置和使用办公设备、家具提出了严格要求。按照新标准,买办公设备、家具需根据单位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内实有人数等确定数量上限,根据市场行情确定价格上限。具体数量、价格由各单位结合实际,按照节约的原则配置。  相似文献   

9.
<正>肥城市对14名市直单位负责人进行机构编制管理责任审计一是明确机构编制责任审计内容。根据《审计工作办法》,着重对审计对象任期内落实机构改革方案、执行"三定"规定、各类编制的核定和使用、领导职数配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二是细化审计对象和单位提供的资料。为便于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必须通盘考虑,组织专门力量,抓紧制定方案,积极推进。”按照十五大报告的要求,机构改革正在着手进行。目前,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以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近些年来,绝大多数地方在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方面总的说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在机构改革和干部管理权限下放后,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了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膨胀:有的超编制进入,造…  相似文献   

11.
该县某重要部门党委书记黄峰对免职感到意外,一个原因是,中央提出"不唯年龄"后,在单位威望颇高的他,还有多干一段时间的预期。2015年1月5日,中组部宣布,经过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1年来的工作,"超职数配备干部、超机构规格提拔干部"等"三超两乱"现象已得到基本遏制。全国超职数配备的4万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职数中,已消化15800多名,完成近40%。1年前的2014年1月,中组部、人社部、中央编办等印发《关于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通知》,拉开了各级各地官场"瘦身"的序幕。1年来,这个被内部人士称为"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达州市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严格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标准,进一步激活了编制使用效益. 坚持从严从紧,严格按照中央和省上政策规定办理机构编制事项,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和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增减,均由机构编制部门专项办理.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各部委"三定"方案陆续出炉,11月14日,中国机构编制网密集公布了国务院9个部门职责、内设机构和编制的调整情况。梳理发现,调整后,国务院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国家能源局、国资委、商务部等6部门共核减行政(事业)编制数百名,包括21名司局级领导职数。在本轮调整中,商务部的调整力度较大,核减  相似文献   

14.
李勇 《保密工作》2022,(8):39-42
<正>“三定”规定,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等内容进行确定,按照统一的体例和审核批准程序,由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印发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2018年以后修改为“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范性文件,是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保密事项范围,即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是机关单位定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机构编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执政资源,机构编制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因此,如何管住、盘活、用好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编制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嘉祥县:一是开展信息对比,加强联合审核。为保证核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从"纵、横"两方面强化核查工作:首先,部门"纵向"对比信息。按照分工,县编办结合"三定"规定及有关文件对比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等信息,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结合人事档案对比人员信息,财政部门对比  相似文献   

17.
党建园地     
《新长征》2004,(4)
精干队伍 解决超职数问题 伊通县委采取5项措施,解决了乡局级领导干部超职数问题:疏通“下”的渠道,在机构改革中,根据年龄确定“二线”界限,全县有106人提前离岗;调整领导干部余缺,实行回避交流、适才交流、培养交流、加强性交流,将37人从超职数的部门调整到领导职数空缺的部门;通过解决乡镇干部“走读”减少职数,将22名“走读”干部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一、坚持三个到位,为评估提供强力保障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肥城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领导高度重视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评估工作,提出了"真评实估、评真估实、评出成效"的要求。为切实加强领导,市里成立了由分工副市长任组长,纪检监察、组织、编制、人社等7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统筹兼顾,靠上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9.
严格执行入编前公示制度。使用编制调入人员(包括公开招考、调入等),在办理人事手续前,须先通过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向编制部门发起"编制使用申请",编制部门对"编制使用申请"审核通过后,用编单位对拟入编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拟使用编制类型、入编方式、部门人员编制现状等)。  相似文献   

20.
转变乡镇机关职能,精简乡镇机构、编制和人员,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在这次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以建立精干高效、群众满意的乡镇领导班子为目标,全省精简乡镇领导职数,分流乡镇实职领导干部1.19万余人,并通过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等方式分流乡镇干部600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