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开展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监管取得的成效(一)有效规范登记工作程序。网上监管信息系统针对各项登记业务工作,设立规范严格的登记流程和数据标准,登记机关不能随意删改或增加,工作人员也不能任意操作和随意改变数据。开展网上登记监  相似文献   

2.
<正>一、健全登记管理制度,夯实诚信建设基础。一是严格执行法人登记准入制度,建立完善了现场核查、财务审验、印章管理等工作制度,目前,市直420家事业单位已依法登记312家。二是制定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要求事业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单位名称、住所、宗旨业务范围、法定代表人、开办资金和章程等相关信息及时公开。三是要求事业单位每年1-3月份在事业单位监管信息系统公开平台上"晒"出自己的年度报告,重点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是有效监管的基础(一)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变分散监管为集中监管。过去政府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是各自为政的,例如:人社局负责事业单位的人员调动、招考;编办负责事业单位的用编计划审批及实名制管理;财政局负责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审批等。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机构与行政》2024,(1):37-38
<正>为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德州市委编办创新实行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管规范、N种监管方式相结合的“1+1+N”跨区域联合监管执法模式,有力保障事业单位规范高效运行。一、统一组织实施,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工作机制。一是强化上下协同。打破区域壁垒,整合市县两级事业单位监管力量,建立跨区域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实施跨区域异地交叉检查,构建全市事业单位监管“一盘棋”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青岛市编办积极适应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运行规律,创新和拓展事业单位监管方式,着力构建登记管理机关主导、行政主管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事业单位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  相似文献   

6.
<正>一是创新模式--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强化监管力度。实行内部监管,逐一排查"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中该县200多家独立法人事业单位信息,对内容不完善、存在缺失或与实际不符的信息条目,联合事业单位及时对登记信息进行补充和修正,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加强外部监督,建立"无纸化"登记管理新模式,事业单位办理登记业务统一实行网上申报、  相似文献   

7.
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完成各项行政执法、开展业务活动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实行粗放式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使用轻管理,造成目前普遍存在的内控制度不健全、账实不符、使用效率不高、监管不严等问题。对此各单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亟待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中央和省部署取消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后,淄博市为适应事业单位监管工作新常态,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拓宽监管方式,通过开展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审查、现场核查、绩效考核、联合监管和法人治理建设试点等工作,实现了工作重心由登记管理、资格准入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逐步构建起了多元参与,  相似文献   

9.
《机构与行政》2023,(7):39-41
<正>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坚持登记管理和监管服务并重,聚焦构建事业单位法人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体系,不断激发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打造“四个规范化”登记管理,前移监管“关口”(一)做细“规范化登记管理”,系好事业单位发展“第一粒扣子”。一是优化登记流程,提升登记服务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为促进和规范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济南市市中区编办不断强化措施,推进事业单位监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编办联合区法院、检察院、公安、教育、财政、人社、质监等17家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区事业单位法人  相似文献   

11.
<正>区委编办以支部三个党小组为基础,成立由班子成员担任队长的争先创优工作队,把机构编制各项重点任务交到不同组队,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是开展事业单位登记监管培训。第一党小组创新开设事业单位登记监管“服务讲堂”,分批次对机关事业单位登记赋码服务专列、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度报告公示和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新建模块等高频次内容进行专项培训,及时告知办理流程、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机构与行政》2023,(9):41-42
<正>近年来,桓台县在原有事业单位监督管理模式中加入信用这一“关键变量”,建立以数据为基础、以共享为引擎、以监管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信用监管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为事业单位健康发展注入信用活力。一、以数据为基础,着力建设完整权威的信息库。一是登记数据可靠可信可用。严把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关口,采取线下+线上审核模式,严格执行受理、审查、核准“三级”审核机制,对事业单位开办资金、办公场所、法定代表人资格确认、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金乡县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夯实三方监管主体责任、制定联管协控工作制度,推动事业单位监督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监管工作效能。一、夯实三方监管主体责任。一是夯实事业单位法人主体责任。通过举办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培训会、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暨登记业务培训会等,培训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举办单位分管负责人及业务审核人员、办理人员等1300余人次,对法定代表人的权利义务、法规政策要求、注销难点及重点、办理流程等知识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实例剖析、现场答疑,  相似文献   

14.
<正>研讨班上介绍了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情况,对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和开办资金确认登记等进行了辅导;北京、山东等6省市分别就年检改年报公示和开办资金确认登记改革情况、加强事业单位监管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探索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事业  相似文献   

15.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这里面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要扩大事业单位的涵盖范围,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应纳入事业单位的范畴;二是要将当前各类事业单位分散的登记管理体制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登记管理工作机制;三是要进行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各类事业单位的登记、监管、服务配套制度,确保各类事业单位健康良性发展。一、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临沂市现有事业单位5615家,登记为法人的有2738家。其中,服务范围较广、涉及民生的教育类事业单位831家,卫生类事业单位532家,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204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因此,推进事业单位监管的法制  相似文献   

17.
《机构与行政》2014,(1):56-57
惠民县编办"三跟进"完善事业单位监管工作一是宣传部署跟进。县编办加强与举办单位联系、沟通,利用网站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事业单位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举办了事业单位法人培训班。二是服务落实跟进。根据山东省编办《关于取消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完善监管机制的通知》(鲁编办发〔2013〕14号)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机构与行政》2022,(3):40-41
<正>近年来,昌乐县委编办把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作为加强事业单位监管的重要举措和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坚持“三个聚焦”,从健全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模式、强化结果运用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创新发展,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为加强事业单位法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事业单位诚实守信开展业务、服务社会,莱芜市编办联合20个部门,制定出台了《莱芜市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这也是取消法人年检后,加强事业单位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是多方联动,综合评定。事业单位法人信用等级评定由编办牵头,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了机构编制、法检、财政、人社、工商、质监、审计、物价、税务、  相似文献   

20.
《机构与行政》2022,(5):57-58
<正>近年来,临沭县委编办聚焦事业单位监管重点问题,通过优化三个流程、建立三项机制、强化三条主线,大力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事业单位规范运行,不断提高公益服务质量和效率。一、优化“三个流程”,事项办理更加便捷。一是优化线上线下办理“双减”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