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我无意看到一份报纸部分转载《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过去的教授"(冰点特稿第634期),于是我特意上网找到中青报网页,文章作者是厦门大学中  相似文献   

2.
如果持续的盈利能获取尊敬,那么持久的作假只能遭到市场的抛弃。盈利,特别是实在、真实、持续的盈利,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虽然我们的上市公司中,有不少业绩好但就是价上不去的所谓“股性不活”的股票,但正如同大家所熟知的那句话,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2001年9月27日,由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与国际最具权威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联  相似文献   

3.
公民是适用于政治领域的概念;公民作为政治生活的主体,有一般公民与统治者、善良之人之分;公民行为的目标是维持政体的安全和追求幸福的生活;公民教育的原则必须与政体的性质相一致;公民教育的内容既有实用知识的教育又有高尚情操的引导;公民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还需要制度环境的保证。这些主张对于历史上缺乏公民教育的现代我国具有基础性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公民身份观念是公民意识的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剥削阶级被消灭和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特别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共产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将逐步由以政策型为主转向以法制型为主,即把党的方针政策经由民主程序提升为国家意志,通过法治而不是搞群众运动来实现。通过法律网络来组织、  相似文献   

5.
公民监督权:法律视域下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瑛 《检察风云》2014,(20):10-11
有必要设立《反腐败法》,并在其中用一章节专门规定公民监督权,可以学习新加坡的做法,把涉及公民监督权的分散的立法内容,编撰在一起,补缺补漏,赋予公民有形的且可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监督权。我国廉政法律监督体系由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民众监督和党的监督构成。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和发展,农村地区的公民社会能否形成关系到我国公民社会整体的构建和发展,增强以主体意识、权利责任意识、参与协商意识为内容的农民公民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影响农民公民意识提高的众多因素,应该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健全基层民主法治,加快农村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公民、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公民是法治国家的构成基本单位,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二者都是西方政治思想家普遍关注的现象.法治国家意味着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视和对法治文化的尊重.法治国家不仅要以法律为基础,更要以具有法治精神的公民和公民意识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鲁楠 《法律与生活》2011,(15):51-51
2011年7月3日,美国国庆日的前一天,我与张骐教授相约,去波士顿市政厅游览。之前,我们听说市政厅周围有一个露天的大屠杀纪念馆,是为了缅怀二战中被屠杀的犹太人而设。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如果说,这样的纪念馆设在以色列,是顺理成章;就算设在德国,也是理有同然。设在与屠杀犹太人毫不相干的美国,就难免让人觉得奇怪了。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学者们对环境权的探讨与争鸣,本文通过分析环境权的概念和性质,指出中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障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民的政治权利在形式上包括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世界人权宣言》和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人们对应有权利的认识开始趋于一致。但是,法定的政治权利和实有的政治权利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努力减少甚至消除它们之间的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社会法律意识薄弱,这与人治社会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当前中国政府致力于法治社会建设,国内法治社会研究表现出着重加强法制建设,强调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依法治国等等,侧重于国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民自身的法律修养。本文认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同时公民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对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认真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贯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把依法治国同党和政府自身建设、人民当家作主一道置于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加以强调。然而,要继续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就不能把目光仅仅盯在顶层设计上,还应当看到作为顶层设计基础的底层架构。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法律得以信仰、法律权威得以加强的底层架构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中国当代法治语境下的公民及公民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主要是从狭义的概念上来探讨知情权,即公民寻求获取信息时具有的不受公共权力妨碍与干涉的权利以及要求国家机关公开有关信息的权利,这是一种权利与权力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5.
在奋斗了近20年之后,头顶名校法学硕士冠冕的宋江明就要有机会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坐在一起“喝咖啡”了。在农家子弟社会上升通道日益狭窄的当下,他的“出息”如同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政治性原则",名叫"依靠群众"原则。按照通常的理解,所谓"依靠群众",指的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要借助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要采取向群众调查研究等工作方法,以完成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一、由公民健康保健的政府责任到公民健康权的提出与确立公民健康权的提出是社会综合发展的结果,经历了一个由明确公民在健康保健中的政府责任到在宪法中或宪法性文件中明确提出公民健康权的过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医学活动和行为主要是公民个体行为和民间活动,对于统治者来说,对公民的健康并不承担特定的法律责任。仅有的公立医疗机构也只是为极少数人服务,在整个国家开支中并没有为公民保健服务的开支。反映在立法上表现为很少有专门的医疗保健立法,政府也没有规定什么责任。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早期,在立法上并没有多大变化,如美国在1850至  相似文献   

18.
公民与政府     
编者按 2006年4月8日,受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等主办单位邀请,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张国钧在河北艺术中心作了题为<公民与政府>的主题演讲,从八个方面诠释了他对法治的理解,深入浅出地为普通民众进行了一次法治启蒙.  相似文献   

19.
时下,公民旁听人大会议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公民为何旁听?或者说,公民旁听的目的、意义何在?却很有探讨的余地。官方、舆论乃至当相当多的学者普遍认为,保障知情权、监督权是公民旁听最主要的两大功能。这话当然没错,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会场空间有限,各地公民旁听的人数一般都控制在10人以下,最多不超过20人。更何况,公民旁听并非想听就听,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和审批,在不少地方,即使有幸入围,还要自行负担交通、食宿费用。因此,公民旁听最多只能说是照顾了极个别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而且成本很高。相形之下,通过电视直播等现代传媒手段公…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由市政保健系统和卫生防疫勤务部门的机构保证。根据与保险医疗组织的合同,国家的和私人的保健系统的机构也可以参加提供初级医疗卫生服务。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范围由地方行政根据地区的强制医疗保险纲要规定。提供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办法由市政保健系统的管理机关根据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俄罗斯联邦国家卫生防疫监督委员会、俄罗斯联邦组成中各共和国卫生部的规范文件,自治州、自治专区、边区、州,莫斯科市和圣彼得堡市的法律文件规定。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供应靠市政预算、公民保健专项基金和不被俄罗斯联邦立法禁止的其他来源的经费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