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大历史观,为研习"四史"提供了根本方法遵循。"四史"具有异质指向,须将每一部历史放在大历史视域下研究其特殊的意蕴;"四史"具有同向逻辑,要将"四史"整体置于大历史观视阈下考察其接续发展的关联。用大历史观审视"四史",我们更能从整体上把握"四史"的主流与本质,自觉将历史经验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2.
孙琳 《学习论坛》2020,(2):63-70
"自我意识"是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创造性体现在"矛盾"之中。黑格尔作为"矛盾"的"自我意识"包括以下三个环节。欲望:独立的自我意识;生命:承认的自我意识;类:无限的自我意识。由此,"自我意识"从有限走向无限,具有普遍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在哲学革命后发现"自我意识"隶属于历史形而上学的唯心体系,他的唯物史观实现了对"自我意识"的三重超越:首先,从"欲望"到"劳动"和"需要"的重构,确定了第一个历史事实;其次,从"生命"到"有生命的现实的个人"的重构,确定了第一个历史前提;再次,从"类"到"现实的人类活动"的重构,确定了第一个历史活动。思辨的历史只有完成时,唯物史观的历史则只有进行时。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④,教学目标为"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⑤。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程,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它更需要求真、求善,需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历史研究特别是党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尺度.本文力图以此为指导,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思潮,看当时早期社会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得失.这一分析说明,单纯的道德情感的历史观必须让位于"三个代表"的科学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普遍的历史评价尺度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给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作用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为历史书写了新的经验,为胜利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指明了方向."三个代表"的提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许多哲学问题作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是活着的,不仅活在过去,而且活在现在,还活在未来。关注历史具有不同的视角、动机和目的,那些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人,会把历史当成当下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尽量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中,科学端正地挖掘阐释时代价值,把历史作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参照系,积极影响现实和开拓未来。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观念转变、科技转速的历史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又一次"起了床"。有的人借助碎片化的"历史",歪曲历史,丑化现实,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东北抗联的14年苦斗为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生动感人的历史教材,重温抗联历史,以史鉴今,提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和启示,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理想信念是抗联队伍长期孤悬敌后、孤军奋战的精神支柱东北抗日斗争的极端艰苦在中国乃至世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关于历史科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学史、治史、用史的方方面面,涵盖党史国史、中华民族史、世界史各个领域,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深刻把握,彰显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意识、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观、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为党员干部学习"四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4,(14)
<正>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情绪,逐渐扩散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在文学领域表现尤甚。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写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无"历史的冲动和表征。创作上,以虚构手法为托词和掩护,罔顾历史事实,肆意篡改历史、臆造历史;批评方面,放弃对文本真实性的坚守,将畸形的虚构和想象夸大为最高原则;文学史写作则在"重估"和  相似文献   

10.
"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改革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改革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以历史选择论为视角,分析"底线思维"在历史选择过程中内含的丰富哲学意蕴,对我们认识社会历史发展、指导治国理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从"底线思维"的历史辩证来看,底线思维下的危机选择是对西方经济学最优选择论的历史超越;从"底线思维"的逻辑辩证来看,底线思维必然要求我们避免历史选择过程中的盲目性,变盲目选择为自觉选择;从"底线思维"的实践辩证来看,现实的实践活动要以高线为目标,底线为保障,二者辩证统一。自觉地把"底线思维"运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对有效提升治国理政科学化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思想理论界开始出现暗潮涌动,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具有"虚"与"实"的双重特征,就其"虚"而言,是要通过攻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割裂党的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段历史、质疑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等手段来虚无党的历史;就其"实"而言,是要采取怀疑党的指导思想的真理性、质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义性、否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否定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等方式来否定党的领导。这种思潮带有明显的迷惑性、欺骗性和渗透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阿尔都塞将马克思历史科学奠基于"历史新大陆"的发现之上,认为历史科学的理论形态至今尚未完成,与之相匹配的"哲学"也处于不断的重组之中。阿尔都塞据此批判了误置马克思"历史科学"与马克思"哲学"的错误倾向,并重新检视了恩格斯与列宁阐发马克思历史科学的互补关系,揭示了"科学"与"哲学"、"政治"之间的关联机制。阿尔都塞的解读对厘定马克思历史科学的前提、对象与方法具有重要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从历史维度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的理论课①。"纲要"教学是现代中国建设在公共历史意识领域的延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门具有历史维度的理论课,"纲要"是融合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供给公共历史知识的高阶形态,其学理发育具有复杂的跨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哲学话语。它蕴含着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古今中西"之争文化主题的历史逻辑反思,又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逻辑。这对于理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思路的历史逻辑意蕴,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是党和人民正确看待历史的最好教材,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比较好、理解好这三个"历史决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并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性与责任担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个地区都出现过大量的由群众组织创办的各色小报,简称"文革小报"。"文革小报"是研究"文化大革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尤其是在研究地方"文革史"上,"文革小报"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通过"文革小报"的分析与研究,可以触摸到"文革史"中的"地方感觉",既可探究"文革史"中下层历史叙事与上层历史叙事的互动性,也可探究"文革"地方史的分层结构,从而在以地方史的基础上把握"文革"的总体史样态,使人们在认知历史的基础上,达到最终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历史为前提和基础,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在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历史阶段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思维和大历史观。历史思维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用以认识过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7,(9)
史治数据库建设对于研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建设史志数据库的意义与技术规范是通过建立一个"东北小延安"史志数据库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佐证。"东北小延安"的历史虽是人类历史小小片段,但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史及中苏关系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回顾周恩来在1966年至1970年期间顶着"文化大革命"狂潮冲击与破坏的巨大压力,制订和实施"三五"计划的历史贡献,具有以史为鉴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旭 《理论学刊》2019,(1):5-11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步斐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改为,社会稳定,民心相融。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的确立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如何将4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近70年的历史中去系统总结"中国经验",并将"中国经验"贡献和分享给世界,是一个当前面对的重要课题。中国的发展,从可供世界借鉴的角度,可以概括为"改革—发展—开放"的战略框架、"自力更生—国际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框架和"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的未来框架。这三大框架在实施中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强烈的世界价值。以三大框架构成的"中国经验"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