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爆炸物探测与铁路安全运输铁道部公安局六处穆怀田国际和国内恐怖分子经常用爆炸、劫持、绑架和暗杀制造事端,其中爆炸是恐怖分子最常用的手段,杀伤力也最大。铁路上每年都发生几起大的爆炸事件,给铁路安全运输带来了巨大威胁,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人们强烈谴...  相似文献   

2.
普京的保镖     
周洁  白木 《中国保安》2001,(8):36-37
提心吊胆3月16日,当普京前往西伯利亚的哈卡西亚作短暂滑雪时,突然得到俄航班被车臣叛匪劫持到沙特的消息,滑雪被迫中断。旋即多达150名荷枪实弹的卫兵部署到滑雪胜地,保护普京总统的安全。早在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前,车臣恐怖分子就开始密谋暗杀普京。这种威胁早已经开始了,而且确实有数次暗杀行动被俄安全部门侦破并粉碎。对普京的首次暗杀计划,是他担任俄罗斯总理的时候,由于他坚决主张对车臣恐怖分裂分子持强硬立场,所以车臣恐怖分子把他列为暗杀目标。2000年2月22日,车臣恐怖分子头目巴萨耶夫通过互联网宣布对普京的追杀令…  相似文献   

3.
作为巴尔干地区的一代“乱世泉雄”,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曾在科索沃战争中让西方大国很伤脑筋。为除去他,欧美等国可谓煞费苦心,在导弹和炮火仍不能将其摧毁后,不惜采取暗杀等手段。其中以法国人策划和指使的‘蜘蛛’赔杀行动最具代表性。“蜘蛛”团伙大曝光前不久南联盟政府新闻部公布说,南联盟内务部抓获了企图暗杀米洛舍维奇的5人团伙,其中4人属波黑塞族,另外一个是南联盟塞族人。这个以“蜘蛛”命名的团伙受法国情报机构领导,专门在前南斯拉夫和东欧地区进行破坏和暗杀活动。南联盟内务部从被抓获的这几名恐怖分子处缴获了自动…  相似文献   

4.
美国特种武器与战术部队是在美国遭受一连串国际恐怖活动之后,于1982年正式建立起来的。该部队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下属的一支特种警察部队,其英文缩写名为SWAT,读作“斯沃特”,并以此闻名于世。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处理一些高度危险的突发事件,诸如:解救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捕歼占据建筑物作困兽之斗的亡命之徒,应付突发性暴力事件,或执行其它为一般警察力量所不能完成的特殊使命。简而言之,这支部队就是专门用来对付恐怖分子的空中和海上劫持、绑架、袭击、暗杀、爆炸、抢劫及扣押人质等恐怖犯罪活动的。它的对手不是一…  相似文献   

5.
危机四伏     
七 “各位观众,应我国政府的邀请,福斯特总统将于六月一日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据悉,一名叫奥里·斯国尔滕的国际恐怖分子已经潜入我国境内,企图暗杀福斯特总统。此人身高一米八零左右,秃头顶,长脸,络腮胡子,精通汉语。请有关部门予以注意,有知情者请与我公安部门联系。” 理查德望着屏幕上自己的照片,惊得目瞪口呆,不由得木了半  相似文献   

6.
齐玉东 《春秋》2011,(4):43-45
在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一直把暗杀作为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他们认为.面对残暴的强敌.暗杀可以唤醒沉睡的人民大众,成为革命的导火索.同时.暗杀相对于起义等行动来说.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1904年,革命党人成立了暗杀团,蔡元培、章士钊、刘师培、  相似文献   

7.
魏子 《人民公安》2015,(Z1):74-78
20世纪初,当同盟会、光复会等秘密组织高举“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欲推翻清朝、恢复汉人政权之时,暗杀成为其恐吓清朝的首选捷径。事实上,暗杀对清朝的伤害只在局部,并未能动摇到其根基。直至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人才得以借机出头,掌握了南方的半壁江山。民国并非靠暗杀得来,而是正面冲突取得的成果。但是暗杀这种阴湿手段,却没有因为新时代的到来而被抛弃,反衍变为解决内部争端、排除异己的武器。  相似文献   

8.
恐怖爆炸,是恐怖组织或恐怖分子以爆炸物对特定或不特定对象、目标和场所实施爆破炸毁的一种恐怖活动方式。心理战作为反恐作战行动的一种基本样式,具有强大软杀伤力,直接起到对恐怖分子攻心夺志、分化瓦解的特殊作用。将贯穿处置爆炸事件行动的全过程,直至夺取胜利。  相似文献   

9.
所谓反恐“心理战”.是指部队在反恐怖军事斗争行动中,针对恐怖分子及其支持者的心理特征.运用多种信息刺激手段,有目的地影响其思想,动摇其信念,懈怠其士气,突破其心理防线,最终分化、瓦解恐怖分子的作战形式。反恐心理战战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秘密监听是一种公安机关时而运用的侦查手段,在实践中为案件侦破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反恐侦查中,由于恐怖分子大多敷来自于具有很强同质性的团体,他们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意识形态,甚至于来自干同一个民族,因而,这些特徵不但造成了情报工作人员本身渗透入其组织内部的极大困难.同时也使从内部分化瓦解的策略往往不能奏效,而且,反恐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防患于未然,在没有任何信息情报来源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到对恐怖分子的意图、行动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