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年岁月──大型电视专题片《毛泽东》解说词之四陈晋有生就有死,这是生命的辩证法。毛泽东视死如归。1966年8月下旬,毛泽东从中南海菊香书屋搬到中南海游泳池居住,他在这里度过了一生的最后10年。1971年5月30日,毛泽东在这里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  相似文献   

2.
文萃苑     
《先锋队》1994,(6)
文萃苑·名人轶事·毛泽东论邓小平1956年9月党的八大前夕,在酝酿中央领导班子问题时,毛泽东建议设中央书记处,有意推举邓小平为中央总书记。在9月13日的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毛泽东又专门谈了关于设立中共中央副主席和总书记的问题、当时邓小平表示...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纪念堂工程设计与规划档案述要罗一恒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与世长辞了,全国人民无限悲痛。毛泽东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利益而不懈斗争的一生。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毛主席丰功伟绩",一座具有我国自己民族风格与特...  相似文献   

4.
1949年9月19日下午,天坛公园。一群特殊的人在这里信步漫游,谈笑风生,显得十分轻松、愉快。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再有两天就要开幕了,毛泽东忙里偷闲邀请前来北平参加政协会议的前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陈明仁及前清进士、文化巨人张元济先生等到天坛游览。陪同前来的有我军著名军事将领刘伯承、陈毅、粟裕等。1918、1919年,毛泽东曾两次来过北平,但始终未到天坛一游。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游天坛。(一)1949年8月4日,国民党湖南绥靖行署主任兼湖南战区司令程潜,国民党军第一兵团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陈明仁毅然…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6年,给中国人民留下太多的悲欢和太深的感慨。1月8日,新中国开国总理周恩来逝世,出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空前悲伤的景象。4月5日,天安门广场爆发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当时被诬为“天安门反革命事件”。7月6日,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朱德逝世。9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领导者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举国上下一片悲痛。毛泽东逝世后,江青集团加紧进行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10月6日…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独特的饮食之道(毛泽东遗物追踪之四)夏佑新毛泽东的菜谱、餐具、糖果盒及剩余的糖果《毛泽东菜谱》在毛泽东遗物中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这些菜谱数量颇丰,内容齐备,起始于1956年6月(此前缺如),终止于1976年9月8日,基本上保持了连续性。一页页泛...  相似文献   

7.
弦急琴摧志亦酬──乔木同志的最后岁月和《回忆毛泽东》的写作龚育之,郑惠,石仲泉最后的一面1992年9月15日,在乔木同志谢世前的两个星期,我们三人赶到三O五医院去探视。这时乔木同志的病情已经恶化。跟上一次在三0一医院时看到的一样,他躺在一张特别的病床...  相似文献   

8.
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工业、粮食、财贸、教育等问题。会议期间,毛泽东看到了江青拍摄的一张仙人洞照片。照片为从仙人洞前石护栏的角度,远望西北方锦绣峰的景观,上方有蟾蜍石、古松疏影数丛作为点缀,左下方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及御碑亭的黑影,中部大部空间则为黄昏时天幕上出现的阴暗云层,照片题名为“庐山雄姿”。9月9日,毛泽东为这张照片赋诗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1963年12月…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决心出兵朝鲜前后的一些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决心出兵朝鲜前后的一些情况王亚志言出必信勿谓言之不预也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港登陆成功后,朝鲜战局逆转。毛泽东密切注视着战场变化。不到10天,从军事观点上看,即从双方态势和力量对比来观察,美军越过"三八线"北进已无大困难。正如战后美国...  相似文献   

10.
彭德怀谪居吴家花园的2250日何定元帅挂甲1959年7月,庐山会议上彭德怀的一封信引起了毛泽东的盛怒。经过半个月的猛烈批斗,一纸《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撤销了彭德怀的国防部长职务。之后,从8月16日到9月12日,中共中央军委扩大...  相似文献   

11.
史海钩沉1959年4月2日至9日,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了八届七中全会。会议前夕,发生了一起惊动周恩来的“匿名信案件”。周恩来指令公安部长罗瑞卿10天之内破案1959年3月24日中午,一辆轿车驶抵位于上海茂名南路锦江饭店对面的法国俱乐部,从车里下来的是刚从北京抵沪的江青。江青这次是以毛泽东生活秘书的身份,先行赴沪为八届七中全会期间毛泽东的生活起居作准备工作的。次日上午,江青在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上海市委书记兼上海市市长柯庆施的政治秘书张春桥的陪同下,去锦江饭店检查了八届七中全会会场。下午,上海市…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彭德怀何载也许真理在你那边1965年9月23日,毛主席约彭德怀谈话,要彭德怀同志去西南担任建设第三线副总指挥时,彭德怀当时提出:“我在庐山会议时曾做过三条保证,最后一条是今后工作不好做了,要劳动生产,自食其力。”毛主席说,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对...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和“为人民服务”刘益涛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的名著《为人民服务》发表50周年纪念日。这篇文章原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建国后,经过整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定名为《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一名警卫战士。1933年参...  相似文献   

14.
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革命胜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邓小平生前曾四次回延安。第一次,1938年9月。8月15日,中共中央电告邓小平回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时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从华北前线动身,于9月回到延安。9月29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项英、王明、博古、王稼祥、彭德怀、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38人参加了会议。张闻天致开幕词,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毛泽东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关于地方…  相似文献   

15.
夏远生 《湘潮》2013,(9):9-12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达湖南长沙,住进了省委九所六号楼。这次回湘休养了114天,是毛泽东生前回湖南的最后一次和最长的一次。其间,发生了许多休养中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苏振华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心,出于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的责任感,积极向叶帅进言。9月14日晚,苏振华怀着难以抑制的心情,来到叶帅的住地。叶帅招呼苏振华在他身边坐下,稍事寒喧后,自然地谈到“四人帮”的新动向,特别是“四人帮”的心腹正加紧给上海民兵发放武器、毛远新有调沈阳部队进京的动向,等等,他们已清楚地意识到党和共和国的命运危在旦夕。苏振华向叶剑英建议说:要赶快下手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叶帅…  相似文献   

17.
独臂将军苏鲁伯藩,刘芳,文奇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独培育出这样独特的人才!──毛泽东1955年9月的一天,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内,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仪式正在隆重举行。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一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酷爱读书,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一生读过数万册的书刊。毛泽东逝世以后,我们将他生前读过的书和他老人家住地的存书进行了登记和统计,合计书刊有近10万册。这还没有把在革命战争年代遗失了的藏书计算在内。纵观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我们有以下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一大”代表的归宿中共"一大"代表由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出,共有12人,另一名为陈独秀派出的代表包惠僧。在党的"一大"'以后,他们在激烈的革命浪潮中,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归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7人。毛泽东1976年9月9日病逝于北京。董必武19...  相似文献   

20.
霞飞 《党史博采》2004,(12):4-10
从1975 年9 月到1976 年9 月,是毛泽东在世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毛泽东的心情是复杂的。在这一年里,他做出的重要决定虽然有失误,但他做出的一些带有关键性的决策仍然证明了他的英明。他晚年的一些行为,仍然证明他与人民心连心。1975 年9 月,毛泽东自己决定评《水浒》收场,他仍然支持邓小平整顿1975 年7 月下旬,毛泽东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看东西很困难,便由中央办公厅找来北京大学教师芦荻帮助他读古典文学书籍。8 月14 日,毛泽东在读古典小说《水浒》时,谈了一些对这部小说的看法。第二天,芦荻把毛泽东的谈话整理成一份谈话记录。因为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