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社会主义需要考虑两种情形:一是在经典社会主义意义上,其语境是后市场经济;二是在实践的社会主义意义上,其历史语境是市场经济。两种语境的不同意味着实践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具有差异性。生产力不发达、公有制不充分、人的发展双重依赖、制度细节的不完善,构成了市场语境对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2.
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不顾事实,肆意攻击和丑化社会主义制度。方励之说什么:“我们这三十年做的事情,总的说来是不成功的”。王若望说:“不要羞羞答答硬劲强调社会主义优越性”。其实,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已不是新问题,几年前有人就提了出来。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乘机在这个问题上作文章,把这个问题搞得更加混沌,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和动摇。为此,更有进一步澄清的必要。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就在于它能容许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新社会制度比它所代替的旧制度具有优越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比旧制度更能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制度对于封建主义制度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生产力有了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爆发的,而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中发生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创造比发达资本主义相同或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充分显示它的优越性。但从总体上讲,从发展趋势上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当然也包括优越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4.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9,25(12):74-80
民主社会主义,从意识形态来说,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而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从社会制度来说,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而是进行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从历史作用来说,它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实行民主社会主义会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或者会使社会主义更加完善,实践表明,它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延长资本主义寿命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将社会主义演变成为资本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吕嘉 《探索》2002,(5):4-5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教条主义之间的斗争是两种政治思维原则之间的斗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当代中国历史中的特殊理论贡献,在于纠正了教条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正确认识、解决中国政治问题的政治思维原则。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理解实事求是,“是”不是单纯的真——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真与善的统一,即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根本利益是客观的,但其内容又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在人们没有正确认识它的情形下,它又具有形而上的性质,是无法在经验中直观的。所以,在政治实践中做到实事求是又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解放思想提供了最深刻的历史基础。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且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对于人的存在来说,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种工具性和手段性的规定,而是一种本体的规定,它塑造并重建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市场经济所固有...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学术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历史、现实和潜在的因素进行了认真研究,初步形成了共识,回答了一些现实思想问题.但是,对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却未能予以圆满的解答.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中已经得到充分体现,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经济上的差距依然存在;也由于国际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时有反复;还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规律缺乏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导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注重研究怎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任何复杂的事物一样,包含着一系列矛盾的两个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所必须遵循的公平与效益的原则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这里所谓的公平原则不是抽象的道德观念,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批判蒲鲁东在判断一切经济关系时不是依据经济规律,而是依据这些经济关系是否符合永恒公平的观念。蒲鲁东所谓的公平是作为人类自身本质的公平,是一种主观唯心的东西,显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刘成碧 《求实》2004,3(9):49-52
所有制经济形式与社会制度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两者之间不存在着本质联系。我国的私营经济只是要素配置的一种形式 ,它既不姓“社” ,也不姓“资”。私营经济是否存在剥削关键要弄清其前提条件 ,应依据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主收入构成及特点 ,从整体上把握其性质。坚持生产力第一的观点考察私营经济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私营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 ,它的存在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比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纵向比较,一是横向比较。在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人们对于纵比,即把新中国与旧中国对比,一般是心服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确实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可是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把中国与发达国家比、中国的大陆与中国的台湾比较,似乎有些丧气。这是什么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们在横比时没有注意选择可比的对象。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之间,有的是历史起点和基本国情大体相似,具有较大的可比性,如中国和印度就属于这种情况;有的是历  相似文献   

11.
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格局中的两个“基点”是什么?答:第一个“基点”是,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以社会主义基本一制度为基础的,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活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有社会公平又有社会效率,两者互相结合的新型的经济制度。这样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而不是以私有制为全础,不是以私人资本为主体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言而喻,社会一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制度,它的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过渡时期的含义,一是理想社会的含义。作为理想社会的含义,是一种学理意义上的含义,它基本上存在于马克思的思想实验室中而没有得到传播。这一含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概念在学理上有着某种相同或相通的之处。但是,马克思的含义是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化概念和扬弃私有财产这一历史基础上的概念。理想社会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真正实现了人的最高历史本性,即社会化本性的社会。真正领会马克思的这一学理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概念,对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理解人类自由解放境界的深刻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日清 《求实》2000,2(4):10-11
我国改革开放 2 0多年的历史 ,既是一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历史 ,同时又是一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 ,两个文明建设互为前提而存在 ,相互协调而发展。在两个文明建设的进程中 ,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也曾出现过不太协调的失误。深入探寻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 ,对于进一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个文明建设 ,经历了一段曲折的、不平凡的历史。说它是曲折的 ,是因为对两个文明一起抓…  相似文献   

14.
陈湘舸 《求实》2002,2(9):20-23
“优越性社会主义观” ,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全面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观。它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 ,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没有优越性?其优越性究竟表现在何处?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比较得出了各异的结论。我认为,国与国进行比较,只能选择国情相近的国家,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在目前情况下,只有中国和印度比较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中印两国都是地大人多的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6.
新论新见     
中联部中国当代世界研究所研究员肖枫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提出:1.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验。同所有科学实验一样,不可能一次取得成功,出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2.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失败,而是其中一种实践模式即“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要向前发展,必须突破前苏联的模式(当然,也不是百分之百摧毁它)。苏东剧变的原因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可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苏东剧变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方“和平演变“的得手和苏东国家的“改革“变成“改向“是两个直接原因;执政党陷入深刻危机和经济长期没搞好是两个深层根源。背离和抛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根本教训。3.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其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超出前人预料。在落后国家尤为突出。希望一步到位是乌托邦,必然要失败。“一球两制“是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可能要经历若干世纪。社会主义“速胜论“和资本主义全面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邓选》第三卷中,使我感受深刻的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这个鲜明的命题。它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是一脉相通的。因为搞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得到比较快的发展,使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加快,从而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正确认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对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要赢得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阐释了物质与精神、理论与实践,经济现象与文化现象等方面的辩证关系。因此,从两个文明相结合的视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首先确立两点认识:一是两个文明建设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一种实现方式和运作方式。它不局限于一项简单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体制和机制。二是作为企业,要培  相似文献   

19.
目前,理论界就新民主主义社会应不应该作为“独立的历史阶段”来认识和对待,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必经阶段,只有“经过一个很长的新民主主义时期,才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不应该把新民主主义阶段当作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而应当把它当作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短暂的过渡.”笔者倾向于前者,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着确定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上头有病,下头吃药”,这是人们在谈论纠正不正之风时一种相当流行的说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种说法能够流行,一般来说,它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在端正党风、纠正不正之风中,有两种情形就属于“上头有病,下头吃药”。一种情形发生在领导者和被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