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正是郊区农村开展副业生产的旺盛季节。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正根据“以农为主,以副养农”的经营方针和本地的具体条件,积极地开展副业生产。副业生产是人民公社生产队的一个重要经营项目,它和农业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副业生产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是有季节性的,在一年当中,有些  相似文献   

2.
安淳 《前线》1961,(10)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在积极办好集体经济,不妨碍集体经济的发展、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可以耕种少量的自留地,在自留地上种植蔬菜、饲料和小杂粮等;可以饲养猪、羊、兔、鸡、鸭、鹅等家畜家禽;在屋前屋后种植果树、竹木和其他作物;可以进行编织、缝纫、刺绣等家庭手工业生产,以及采集、渔猎等副业生产。在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还不夠高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民公社家庭副业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副业是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经济之外的由社员独自经营的一项生产活动。它出现于初级社,至人民公社时期最终成型。以自留地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副业在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经济中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是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和社员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集生产资料的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权于一体的家庭副业,以其集体经济难以企及的高效和高成长性为后来兴起于公社末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人民公社里,发展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是全体干部和党员的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在不影响当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人民公社还允许社员经营一定数量的自留地为家庭副业,这也是在现阶段构成社员收入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民公社各生产大队、生产队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实行一定的互助协作,是人民公社集体生产优越性的表现。但在进行达种互助协作时,一定要坚持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是农村人民公社处理集体与集体、集体与社员、社员与社员之间经济联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互利是自愿的前提,等价交换是互利的基础。所谓等价交换是指进行商品交  相似文献   

6.
邵炜 《前线》1964,(18)
郊区农村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办好集体经济,实现农业的更大跃进,已成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迫切愿望。办好集体经济,促进集体生产迅速发展的中心环节,是如何  相似文献   

7.
孙举 《前线》1962,(11)
我们顺义县北小营公社上辇大队的社员,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照耀下,克服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农、副业各个生产战线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眼下我们这里的社员生产情绪很高,都愿意把集体生产搞得更好,进一步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提起人民公社来,社员们打心眼里头说好。  相似文献   

8.
积极发展果树,大大增加果品产量,是农业战线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建设任务。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一定要在农、林、牧、副、渔五业中来一个全线大革命,徹底改变整个农业战线的面貌。”整个农业战线的大革命,当然也包括林业在内,特别是果品的增产。增加果品生产,可以增加公社和广大社员的收入,改善副食品供应,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可以积极促进农业、副业等各项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废除人民公社"不是预设好的改革目标,而是事后概括。人民公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极具特定功能性的组织。它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并在农业养育工业政策体系下推进农业和农村建设。不能因为历史条件变化后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而对其历史作用完全否定。对于"废除人民公社"的认识应当还原到历史的本来。废除的是具体的体制,即不适应农业生产特点的、生产力水平较低情况下的单一集体统一经营和政社合一体制。其实质是在农村组织体系上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先行废除,而不是对集体经济、通过集体积累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社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的废除。回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人民公社及"废除人民公社"的思维,有助于全面理解农业"两个飞跃"论断,在实践中更好地探索完善农业"两个飞跃"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代初,中共张家口地委,大胆地突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和集体单一经营体制的束缚,积极地试验和推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对充分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渡过灾荒,稳定群众生活,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张家口地区实行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却遭到了严厉批判而夭折。总结这段历史,对于发扬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农村集体经济政策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集体经济认识的轨迹和创新,其政策理路在于: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同时,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和完善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改革初期,突破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以新的思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取向改革时期,以发展农业生产服务,拓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产业领域等多种政策措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逐步完善时期,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使农村集体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在新时代,重视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党对农村集体经济认识的轨迹和创新,对新时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是以农村集体资产、集体土地、劳动、技术、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联合为纽带,以自愿组合、互助合作、共同劳动、共享成果为基本特征,参照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开展的一种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可以有效整合农村集体资产,明晰农村产权,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组织方式,创新经营管理机制,促进“三农”难题的解决,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不仅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的影响,而且出于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农业个体经济之间矛盾,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和巩固工农联盟等问题的考虑。毛泽东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主要包括:建立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体制;推动农村工业化,巩固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治保障等。毛泽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路向是正确的,但又有许多设想和做法未能很好地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导致了一些失误。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能模式化,要积极探索多种实现形式;农村集体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民公社的社员大会和社员代表大会是人民公社各级的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广大社员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一种主要形式。有关人民公社的重大事情,像生产计划、分配方案、财务预决算、基本建设等都应由各级社员代表大会或社员大会讨论决定。人民公社的各级管理委员会也应由各  相似文献   

15.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农村改革2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先决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同时提出了发展生产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引发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改革。20年来,齐齐哈尔市农村各级党组织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探索,锐意改革,打破了单一的集体经济所有制体制和集体经营模式,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左”的思…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化思想,在实践中突出表现为通过劳动互助社到人民公社的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发展。以农业经济组织为中心,通过土地公有代替私有,集体经营代替个体家庭经营,实行农村工业化,培育农民集体协作精神,使农民共同富裕,最终完成对传统农业和农民的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前线》1962,(6)
目前,郊区的春耕生产已经开始了。今年地里的肥料比往年送得早,小型水利工程的修整工作也做得比较及时,各生产队的干部都已在春耕以前选举完毕,社员群众的生产热情一般都有很大提高。这些,都是争取今年农业好收成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还要加强生产队的工作,使人民公社建立在更加巩固的基础上,更好地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发挥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使今年的生产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郊区人民公社各生产队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是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在冬季来临的时候,更应孩抓紧农闲时机努力搞好冬季副业生产,增加社会产品,增加农业的收入。有种说法:“家有两行,必有一荒”,担心搞副业生产会妨碍农业的开展。这是不对的。农业与副业有着互相依赖、彼此促进的关系。农业是基础,农业搞好了,集体经济才能巩固;但是如果副业搞不好,也会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集体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能否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八亿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但是,长时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特别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对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缺乏正确认识,把集体经济当成“半社会主义所有制”,致使一些地方随心所欲地搞“扩社并队”、“穷过渡”、“一平二调”,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尽快地把农业搞上去,必须正确认识农村集体经  相似文献   

20.
《前线》1963,(20)
(社论)人民公社的财务工作是人民公社丰富的经济活动的反映。人民公社生产上的安排、劳动力的组织、灾业技术的改进、社员劳动成果的分配等等,都要通过财务工作体现出来。财务工作搞好了,现金往来、物资收支、劳动出勤等日常记帐、算帐等工作都是一清二楚,可以使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能够更有效地改进工作,促进生产的发展。如果财务工作搞不好,不仅资金得不到合理的使用,财产得不到很好的保管,并且会形成积压、丟失造成很大的浪费,既影响生产的发展,又影响社员的集体劳动积极性。因此,依靠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