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好新闻的出处不以行政级别来界定,不因偏远而加分,不以"催人泪下"为标准。军事记者要站在军委首长的高度,具备审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宏观视野,从我军建设发展的战略上看全局、谋大事、想长远的能力。变革的时代,军事记者应当适时地转变文风,立足军事新闻的特殊使命发挥大报的权威性,努力拓展国防建设、军队变革深度报道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军事人员现代化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支撑作用,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在实践中面临四个"不相适应"的矛盾问题。创新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亟待从继承发扬党的军事人才建设思想、加强军事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设计、实施重点军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融入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进程和强化政策制度支撑等五个方面持续探索。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强调要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这为军队建设确定了新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新方针、提出的新任务,大力推进部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推进,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但与我军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仍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要求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好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社会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平时与战时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以及与政治工作全面建设、军事斗争准备等关系;加强科学组织,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与围绕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的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坚持推进部队全面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坚实基础和人才支持;坚持勇于改革创新与依法开展和指导政治工作的有机统一,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示范。  相似文献   

6.
正习主席在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有利于人才培养选拔,有利于人力资源高效开发使用,最大限度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军队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军事人才的数质量,更取决于军事人才的有效开发使用。客观分析当前影响我军军事人才使用效益的因素,有助于推动军事人才队伍建设。军事人才供需失衡。军事人才供给的类型、数量、质量是否与军队发展需求相吻合,直接影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备战打仗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阶段性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国特色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石。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条件的重大转折,毛泽东提出了"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军队要随时准备打仗"和"锻炼部队,一是靠打仗,一是靠训练"等一系列论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备战打仗思想。毛泽东备战打仗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研究梳理毛泽东备战打仗思想,对于深刻理解我军战斗队职能,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军事发展和军事斗争实践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规律.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程中,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军事实践,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引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是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军事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立足国际战略高度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把积极推进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的发展创新置于战略地位,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升军队战斗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维护中国军事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继海 《新东方》2009,(7):62-64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加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新要求,抓住了军队建设的关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军事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推进我军人才队伍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中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论断和新概括。全面推进新阶段的军队现代化 ,必须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加快武器装备的发展和编制体制的结构性调整 ,推进军事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解放军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着眼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瞄准世界军事发展前沿,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紧紧围绕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向信息化整体转型,国防综合实力和军队作战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30年来的生动实践和辉煌历程,给我军未来发展提供了最可宝贵和最富生命力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主席在科学判断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所处的历史方位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武装力量既要具备打赢战争的能力,又要具备遂行非战争行动的能力。民兵作为我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必须体现武装力量属性,着眼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战时应战、平时应急"这个根本任务目标,扎实推进民兵全面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后,美军提出军队转型,标志着军事变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军事变革的着力点开始以军队信息化建设,转向建设信息化军队。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进行军队信息化建设,但又都未建成信息化军队。据估计,美国最早也要到本世纪20年代左右才能完成信息化军队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5.
胡主席指出,“军队建设能不能搞好,军事斗争准备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军队能不能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关键在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推进军队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加强党委建设指明了方向。后方基地在未来作战中肩负重任,必须紧紧围绕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大力加强党委能力建设,通过能力素质的提升来推动部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军事理论是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先导性因素.军事理论集中反映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其发展水平或制约或推进着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深入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必须跳出机械化思维的桎梏,有效聚焦前瞻性、打破机制性瓶颈、增强敏锐性意识、强化持续创新能力、突出实战性研究,使军事理论有效牵引和指导军事实践.  相似文献   

17.
王京生 《人民论坛》2012,(34):58-5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深圳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积极实施"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习主席深刻指出:"我国已进入从陆权国家向陆权海权兼备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要坚持陆海统筹,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随着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持续迈进,军队遂行联合演习、跨区演习、出岛链训练、护礁护渔护航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频度日益提高、空间越来越广。面对机遇和挑战,政治工作必须紧跟形势发展和实践步伐,为圆满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重要论述,对于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建设法治军队,必须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必须将建设法治军队与依法治国方略同步推进,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将从严治军作为建设法治军队的实现路径,必须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为标准,必须把反对腐败、完善监督机制作为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谁拥有先进的军事科技,谁就拥有了优势的"打赢"砝码。在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军事科技、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谋求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军事科技伦理研究必须积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充分展示我国发展军事科技、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道义自信,在服务军事斗争准备中创新军事科技伦理体系。为此,军事科技伦理研究者应当强化服务军事斗争准备的责任意识、理论创新意识、视角转换意识及意识形态斗争意识,拓展和深化军事科技伦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