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久预防     
医疗卫生应当以预防为主。这话说了几十年,但平常谁也听不大进——“好好的,没病没灾,‘预’什么‘防’啊,没事招点病来。”这是有些老百姓的想法。真到起不来床,也只想到进医院,打针、吃药,再不肯回过头来想想,要是早预防,不就没这一出了吗?有些当官的想法又不太一样,他们重政绩:治病,治好一个就  相似文献   

2.
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在所难免.病了就得看医生,但是,面对医改带来的大变局,老百姓担心:以后还看得起病吗?医院忧虑:医疗机构要分类管理,医药要分家,医院将如何生存?记者最近采访了湖北省两家医院的负责人,虽然湖北省医药卫生改革还没有进入实际动作阶段,但他们普遍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坦言── 现在看一个普通的感冒就要花 几百元,医院内部人看病也 不例外,我们医生自己都感到太贵了.承受不了.老百姓已经到了承受的边缘。 过去看病难,住院难,吃药难,是医疗条件不适应人们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条件已…  相似文献   

3.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要生灾害病。因此,应定期进行体检。若查出些许毛病,应立即打针吃药。那时,病在浅表,开一个小小的处方,也许就会药到病除,康复如初。小病不治,酿成大病,就不得不住院治疗或者要动大手术,甚至殃及生命。由此,联想到思想政治工作与法制建设都要“治病救人”,有点类似小处方与大手术的关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现有不健康的思想苗头或越轨言行,就进行疏导教育,也就是勤开小处方,  相似文献   

4.
刘茜 《瞭望》2001,(16)
“你们得了病怎么办?生了大病有人管吗?”当记者向一家名叫万隆公司的经理张小强问起这个问题时,他感觉这个问题简直不是问题。他所在的公司是私营企业,当老板雇用他时,已经给他开了较高的工资,他认为生了病当然得靠自己了。 张小强今年37岁,是1996年从机关单位下海到这家私营企业打工的,帮一个文化素质不高的老板经营这家公司。他说老板给他每月工资一万二,比以前在机关里的工资高多了,得了病去医院是自己给自己报销。他说,过去在机关工作时,因为年轻很少生病,根本就用不着公费医疗,因此,当初下海时,这些都很少考虑…  相似文献   

5.
人有了病,要到医院去请医生诊治,即便没病,也该定期检查一下身体。有病治疗,没病保健,企业亦应如此。 据我所知,有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管理、经营运行中出了毛病,厂长、经理全然不知,到“病入膏肓”时才毛了手脚。仔细想来,产生这一现象并不奇怪。正如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企业领导都不懂经营、不善管理一样,我们也不能说所有的企业领导都懂经营善管理,尤其是乡镇企业,多半都是农民在那里当“掌门人”,有的恐怕连企业管理的ABC都没完全掌握,企业“生病”了,要他们及时察觉,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一份资料上获知,国外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萧乾 《瞭望》1984,(47)
八月间在挪威时,还接到他从香港写来的信,表示希望我和洁若归途能在香港勾留几天。可是我们还没离开伦敦,维廉就已不在人世了。生活中有些事就是叫人想不通!他从不是那种病病恹恹吃药打针的人,嗓门总是那么宏亮——当年在上海他还是抗日歌咏队的队员哩。他讲话声音大,笑起来(他常笑)也特别响亮,有话一向是冲口而出。他是个对生活从不投‘弃权票’的人。  相似文献   

7.
王磊 《党政论坛》2010,(2):60-60
常听人说:人多力量大,连三个臭皮匠都能顶个诸葛亮。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在有些时候,事实未必如此。就拿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来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而三个和尚却没水喝。不是人多力量大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谁都不愿吃亏,谁都在推卸责任。  相似文献   

8.
1976年4月15日,邓颖超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会见杨振宁博士及其家人。邓颖超说,恩来同志患心脏病已经十年了。不过,使他致命的不是心脏病,而是癌。她告诉杨振宁:1973年恩来同志见你时,他自己已经知道得了癌症。杨振宁说,既然已经知道得了病,为什么不让他休息,还让他继续工作?邓颖超说,谁也没有强迫他,是他自己乐意的。一位美国记者报道说,周恩来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要睡眠而能生活的人。这是夸张的说法。没有人能够不要睡眠而能生活。不过比起一般人来,他的睡眠时间确实少得多。也有人说,周恩来工作起来不知疲倦,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9.
由高血压、高血脂导致的冠心 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 多发病。近年来,各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应运而生”,如球囊扩张、支架、激光打孔、冠脉搭桥等。在一些患者心目中,冠脉搭桥似乎是治疗冠心病的最高级手段,好像得了冠心病,只要“最后一搭桥就行了”。由此,接受或考虑搭桥手术的人越来越多,有做搭桥手术条件的医院或创造条件准备做搭桥手术的医院也越来越多。 搭桥手术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到底有多大价值?患者应该怎样面对搭桥手术的选择?搭桥手术不能根除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由于患者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导致供应心脏本身的…  相似文献   

10.
明月 《各界》2011,(2):3-3
春秋战国时候,皇帝和臣子们的关系不是咱们熟知的那样皇上高高在上臣下噤若寒蝉,那时候住房条件没那么好,人也比现在朴实,所以他们谈话的时候都坐在同一个席子上头碰头膝挨膝,商量朝政也跟现在开小组会似的围一圈就得了。齐桓公和管仲的第一次会晤就是这样进行的。什么叫平等?这就是了。  相似文献   

11.
听说,北京某外企老板一天上班后,突然炒了他的司机的“统鱼”,原因是老板早晨上车时,发现车子的里程表比昨晚到家时多出20公里。该司机也二话没说,卷起铺盖立马走人。听到此事,笔者忽发联想:假如这个老板是国有企业的头儿呢?假如是国有企业的头儿,这个事情恐怕就不会这样轻而易举、干脆利索地了结,而且事情本身也未必构成什么问题。因为国有企业的头儿一定会这样认为:——多了20公里,是不是自己昨晚看错了?没事)L看里程表干嘛,这么不放心人。——水是清刚无鱼,司机嘛,谁没个事)L?多出几个公里都值得一提?——人家给咱…  相似文献   

12.
岑燮钧 《各界》2013,(8):53-54
我有一阵子,也曾动心,想去考公务员,只是老大不小的了,没法与小后生竞争,只好窝在事业编制里。或许有人会说,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事业编制还嫌不够好吗?可是,人往高处走,就是一个同学会,发起人都是公务员,买单的是企业家,像我们这种小职员,哪里上得了台面?  相似文献   

13.
何物测谎器     
何物测谎器王得后撒谎是人际交往中的大敌,也是不德的行为。古今中外,大概都是这样的吧?可是,古往今来,有没有一次说也未撒过的人呢?病人得了癌症,医生不告诉本人,而只告诉病人家属,家属也不告诉亲人,而自己心里暗暗吃苦。"兵不厌诈",这是公然撒谎。有一段颇...  相似文献   

14.
回归常识     
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能保证 自己没病没灾,永远健康。 身体欠佳,贵体有恙,就要上医院找医生,望闻问切,科学诊断,对症下药,如此这般,方能排除疾患,使身体回复到健康状态。 现代人有这样的好福气,古代的人却没有这样幸运。那时的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不强,认识自身的水平也有限得很,有了病痛,要么是以为“风水”不好,要么是怀疑“鬼魂附体”。连病因都搞得这样“玄之又玄”,当然谈不上对症下药,于是只好信奉巫婆神汉的“念咒作法”,喝“圣水”,贴“神符”。这样治病,断难奏效,其中或有“歪打正着”的,其实那不过是病得…  相似文献   

15.
在思想工作中,有种做法叫「一人有病,大家吃药」。对此一些人总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不以为然。任何一种方法只要适事适时适地适度,注重其条件性,都不难取得成效。「一人有病,大家吃药」,很多时候也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人有病,大家吃药」具有预防性。凡是略具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预防为主」是医之根本、指导方针。所以经常要打预防针。就是  相似文献   

16.
周放生 《党政论坛》2009,(16):22-22
演过一百部戏,一百个角色,最难演的角色却是自己。因为剧本得自己写,要写一个好剧本谈何容易。在我演艺事业最忙的时候,在我同时轧六部戏、演着六个不同角色的时候,我忘了演自己。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到的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孔。“我是谁?”我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我不喜欢做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  相似文献   

17.
陈新焱 《党政论坛》2014,(10):52-53
有一段时期,一连有好几位徒众因身体有病而住在如意寮中静养。为我开车多年,曾经担任人事监院的永均法师问我:“那些人看起来身体很好,而且每天无所事事,为什么那么多病?我们每天忙碌不己,身兼数职,为什么反而身体健康不生病呢?”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9,(52)
古希腊雅典神庙的墙上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数千年来,人类从没有停止过对自身的认识。“我是谁?”“你怎么长这个样子?”“他为什么生了那种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楼屹副教授说,这些问题将会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科研工程在21世纪的完成而得到根源上的解释。____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疾病,都与我们的基因有关。据科学家的考证,生物进化中的每~次飞跃,都离不开基因的组成。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相似文献   

19.
岑燮钧 《各界》2014,(6):53-54
大宋国的老百姓都替皇帝着急。皇帝你再这样闹下去,一旦沦为亡国之君,会有好果子吃吗?可是,赵佶一点也不着急,该踢足球还是踢足球,该画画还是画画,管他前有狼后有虎,该玩还得玩。大不了让儿子做皇帝,自己做太上皇,岂不更惬意?等到金人逼近,他果然撂挑子,做他的太上皇了。  相似文献   

20.
做人的涵养     
王蒙 《党政论坛》2014,(12):31-31
1.不要狠狠地把门“砰”地关上,因为很可能你还要回来。 2.舞台上有你,就演好角色;舞台上没你,就静静地做观众。 3.不要整天抱怨生活欠了你什么,实际上生活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4.把弯路走直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 5.让别人快乐是慈悲,让自己快乐是智慧。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