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拥有3.7亿儿童,但中国的儿童戏剧事业并没有因为这一庞大的群体而兴旺发达:全国22个专业儿童剧团,平均算下来,1680多万孩子才拥有一个专业剧团。  相似文献   

2.
1988年2月3日晚7时。北京。可容纳18000名观众的首都体育馆内座无虚席。随着凄婉、深情的《酒干倘卖无》歌声,沈阳话剧团“《搭错车》千场纪念演出”开始了。130分钟的演出结束后,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第一句话是:“你们叫我很惊讶,这么大的场子第一次坐满了这么多戏剧观众,说明很有吸引力,有魅力。你们的路子走得对,很有希望。”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在看过《搭错车》之后感慨地说,一个剧团的一个剧目能连续演出千场以上,这是很不容  相似文献   

3.
苏北革命老区泗洪县太平乡有个“农家乐业余剧团”,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四邻八乡演出,为丰富贫困乡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年“送戏下乡”的情势下,这个农家“土剧团”却在走乡串村、送戏到户的同时,积极主动地“送戏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许多戏剧团体步履维艰的时候,太行山区的河南省林县豫剧一团却演出繁忙、出人出戏、经济自给,在文艺体制改革中走到了全省的前列。 一九八○年,这个剧团开始探索改革,订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但由于没与经济收入挂钩,收效甚微。一九八三年,剧团改革分配制度,制订了考勤考绩奖惩细则,据此发放工资。剧团演出收入扣除保险基金、公积金、装卸舞台等小项  相似文献   

5.
江冶 《瞭望》1991,(29)
东京专电 当日本四季剧团创作和演出的大型音乐剧《李香兰》的帷幕徐徐拉开时,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阴暗历史又生动地再现在舞台上。这出戏剧,动人心弦.发人深省,受到观众的赞赏。 今年年初以来,记者因工作关系看了3遍《李香兰》,感触颇深。至今,剧中日军残杀我无辜百姓的“平顶山大屠杀”,我抗日流亡学生投笔从戎救国救民以及伪满政府听从日寇摆布卖国殃民等场面仍时常在脑海中出现。“九一八、九一八……”那充满悲伤和对故土眷恋之情的曲调不时在耳边回响。在日本仍有一部分人不愿正视那段侵略历史的今天,四季剧团能够勇敢地推出这部主题如此鲜明的  相似文献   

6.
随感二则     
一张 《瞭望》1994,(35)
厦门一个叫金莲升的高甲戏剧团今年春天叩开了对大陆同胞关闭了45年的金门.这个剧团是应台湾金门中国民俗文化交流协会之邀、正式到岛上演出的.且不说演戏期间万人空巷、全岛沸腾的盛况,只说一个小插曲,便耐人寻味;当地观众看戏看得如醉如痴,剧团欲罢不能.他们只带去16个剧目,有的戏已重复演出多次,但观众仍不满足,要求上演新戏.剧团团长说:“如要演新戏.就得把留在家里的乐谱、幻灯字幕取来.”当地“镇长”表示:“这有何难,派只船去拿来就是.”剧团打电话联系后,次日上午金门开出一只机帆船,花两三个小时就取来了乐谱和灯片.  相似文献   

7.
武孝生 《民主》2013,(12):26-27
在山西郇阳大地,活跃着一支眉户剧团,他们编排演出的现代眉户剧,主要反映新农村、新农民的新生活,富有特色,生活气息浓郁,为眉户剧种反映现代生活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为振兴传统戏剧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个剧团的带头人便是闫慧芳。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期以来,广东省不少地方越来热衷于聘请专业剧团到农村里作露天广场演出。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内有二三十个潮剧团、粤西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有近50个市县粤剧团,每逢农闲、节日期间辗转于乡间演出,深受群众好评。在地方戏曲城市演出不大景气的时候,这种在农村称之为“广场戏”的兴旺景象,引起了戏剧界内外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板车精神”赞安徽张咏河南省鄢陵豫剧团30年如一日,以自制板车为流动舞台,不辞辛劳,上山下乡,坚持为农民演出,行程10万里,足迹遍布5个省40多个县市,演出23000余场次,深受农民欢迎和喜爱,被农民亲切地誉为“板车剧团”。农村是广阔的天地。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艺术表演团体的精简整编工作,从1986年10月酝酿、筹划开始,最近已告结束。原确定精简的561人(占剧团原实有人数的41%),通过各种途径均得到妥善安置,其中的329人离开了剧团,在国家未发一分转业费的情况下,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终身制”,冗员占了四成左右 沈阳市原有京、评、话、曲艺、歌舞、杂技、木偶7个专业表演团体,共16个团(队)。由于多年来沿用“静态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视观众已达一亿多人次。在日益兴起的电视文艺中,电视剧已成为比其它表演艺术普及更快,影响更广的新的艺术品种。 被誉为“家庭艺术”的电视剧,比戏剧、电影自由得多。短的几分钟、十几分钟,长的连续剧可播上一年或几年。我国已故著名戏剧家金山同志将电视剧的优点归纳为;“多”(观众多),“快”(制作周期短),“省”(制作经费少)。他还说,如果能够把思想与艺术质量提高,那就是“多快好省”四个字都有了。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是莎士比亚诞辰四百二十二周年,为了纪念、学习这位世界文化名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剧作家,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和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联合主办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四月十日至二十日,北京、上海由全国二十四个专业和业余戏剧团体演出二十六台七十多场莎剧原作或不同剧种、不同风格的改编莎剧,中外学者、专家和戏剧界人士参加观摩评论,并就“永恒的莎士比亚和多变的戏剧观念”、“发展中国戏剧事业与借鉴莎士比亚的关系”,以及莎剧在美、德、意等国演出近况等议题进行学术讨论。此外,还到一些大学和工厂演出,  相似文献   

13.
梅旭东 《民主》2012,(2):32-34
曲声悠扬动山城,舞姿曼妙映两江。2011年10月30日夜晚的重庆注定是全国戏剧人目光聚集的焦点,这里正举行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闭幕式与颁奖晚会,中国戏剧奖·剧目奖《宁波大哥》主演、民进会员、宁波甬剧团团长沃幸康荣获本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本该出席这场艺术盛宴并在聚光灯下领奖的他却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山东省吕剧团编演戏曲现代戏取得显著成绩,受到文化部表彰。 山东省吕剧团团长、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郎咸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山东省吕剧团是靠现代戏起家的。自1953年建国起,该团在排演传统剧目的同时,重点排演了现代吕剧《李二嫂改嫁》,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从而使吕剧这一新兴的剧种走向了全国,在戏剧百花园中争取一席之地。从发挥吕剧擅长表现现代生活的优势出发,相继创作、移植了《沂河两岸》、《红嫂》、《朝阳沟》、《母与子》等现代戏剧目。郎咸芬说,不断的艺术实践,不仅培养造就了一批精于戏曲  相似文献   

15.
景延 《瞭望》1990,(52)
没有一般文人的儒雅风度,也没有一般名家的派头,淳朴、热情、真诚,乍见生人,多少还显得有点腼腆。他不善言谈,还有点口吃。怎么也想不到他就是剧作家 在中国戏剧不景气的今天,郑怀兴以自己的心血酿造了一个个精湛的艺术作品,使传统戏曲的枯木绽出了新芽。自1980年以来,他先后创作了10多个剧本,两次蝉联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七次荣膺福建省优秀戏剧创作一等奖。他与四川“巴山秀才”魏明伦双峰齐秀,雄居戏坛,被人们称作当代中国戏剧领域的双璧。 郑怀兴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剧作家。他  相似文献   

16.
高音 《瞭望》2006,(40)
易卜生之所以如此强烈地抓住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是因为他的戏剧是一种道义之举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和他的作品,近日来成为首都话剧舞台上最流行的风景。这位活跃于19世纪中后期的剧作家以其作品的批判精神,坚实品质和丰富内涵,依然滋养着当今时代的戏剧舞台。今年是“现代戏剧之父”亨里克·易卜生(1828~1906)逝世100周年,世界上有现代戏剧传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隆重的纪念活动和系列演出。由中国国家话剧院、文化部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家话剧院国际戏剧季——“永远的易卜生”于9月在北京拉开帷幕,已陆续推出了《建筑大师》《群鬼》《群鬼探戈》《培尔·金特》等多部舞台作品,形成独特的“易卜生”热。  相似文献   

17.
喜爱和关心越剧的人都知道,三年前,越剧之乡浙江省,在改革的东风吹拂下,诞生了一个名叫“小百花”的越剧团。这个团的表演,轰动剧坛,风靡京、沪、港。但是,大多数人可能还不知道,近两年来,“小百花”已经不是一个剧团的专用名称了,浙江省剧坛上,已经开遍了“小百花”。 目前,浙江省共有五个正式命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共有各类文艺团体三十五个,其中国营剧团九个,县剧团(集体性质)八个,登记为集体性质而实际上由个人集资管理经营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十八个。1.人事管理。全市文艺团体在编总人数为2235人。其中国营剧团1345人,县剧团410人,民间表演艺术团体480人。国营剧团人员编制有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19.
白瀛 《瞭望》2005,(38)
在中国职业戏剧日益陷入尴尬困境的时候,来自大学校园的业余戏剧却越演越红火。甚至有评论说,中国戏剧出现了“业余反哺专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投资300万、推陈出新的越剧经典剧目《红楼梦》继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走红后,日前晋京演出同样备受瞩目。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这部“高投入、大制作、高质量”的戏剧精品,真正实现了“高回报”,仅在上海首轮的九场演出中就收回了投资成本。在传统戏剧颇不景气,经营正当艰难之时,新版《红楼梦》缘何能创造出“叫好又叫座”的“双赢效应”呢?过去,各地排一部新戏,一般是上边拿钱,下边排练,热热闹闹地进京演几场,求点名气后,便打道回府等着评奖,不打算也没把握卖票“商演”。对此,上海市文化局戏剧处处长李守成说:“这种排演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