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都坚信搞舆论监督的记者需要一身正气,但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简单,现实中总有少数舆论监督记者,在紧要关头放弃正当的监督权,失去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良知和责任。更为可耻的是,有的记者以“曝光”为要挟,扯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四处招摇撞骗,为个人牟取私利,敲诈采访对象,用手中的报道换取金钱。山西繁峙“6·22”爆炸事故11名记者收受现金和金元宝、北京某报记者孙振因敲诈18万元被判8年有期徒刑等案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些案件给新闻界敲响了警钟:培养和树立舆论监督记者的正派作风至关重要,是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机构长期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地市报,也有不少记者,全身心扑在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上,一年四季,春种秋收、夏暑冬寒,忙个不停。但是,他们忙出来的新闻大多板着年年岁岁似相识的呆板面孔,毫无出彩之处。对此,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与国家级、省级报社记者的广阔采访天地相比,地市报记者就像在自家门前屋后“一亩三分地”上忙乎,当然只能与这种新闻打交道了。其实,在勤耕耘的同时,他们恰恰忽视了巧耕耘、勇开拓这一创优的法宝。依笔者之管见,地市级记者可以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本土优势,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挖掘出精品新闻:一、好的旧题材——巧妙翻新;二、重大题材——巧抓角度;三、突发性题材——抢挖信息;四、一般性题材——沙里淘金。本文结合一些地市报记者的成功实践,尝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鸣岐 《求贤》2006,(7):16-16
新闻舆论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离开了调查研究,新闻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记者是新闻舆论的主体,如果新闻记者不深人搞调查研究,那么就失去它的意义。目前,有的记者淡化了调查研究,对调查研究产生了模糊认识,认为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调查研究有点过时了。还有的认为。现在新闻竞争激烈,新闻传播要讲究快.搞调查研究太耽误时间。有的记者满足于跑发布会。满足于人家准备好的文字材料.认为搞调研不划算,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4.
五官,通常是指人面部上的器官,包括眼、耳、鼻、嘴、喉等。光从字面上理解,它们似乎与记者写新闻毫不搭界,可是,引申开来,细细分析,它却又和我们的新闻写作大有关系,尤其是对于广大年轻记者来说,如果“五官学”运用得好,对于他们快速成长、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益处多多。平时,在许  相似文献   

5.
在编辑部经常听到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叹苦经:经济报道难写活写深,容易唱“四季歌”。编辑同志也常议论:大量经济新闻稿件工作味浓,程式化东西多,缺乏新意。两者议论的角度虽不同,但都反映了一个同样的主题——经济报道如何创新的问题。“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从事经济报道的编辑、记者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不断调整思维方式,以独特的创新视角,寻求经济报道的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真正让经济报道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那么,在采写经济报道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创新的视角呢?笔者结合十多年从事经济报道工作的经历,对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华山 《廉政瞭望》2009,(2):8-10
本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本应守望社会良心和正义,可真真假假的记者让善良的人们感到迷茫:一些真记者怎么也敲诈勒索作奸犯科就像假记者,那些假记者怎么也被人当成真记者能领到“封口费”?  相似文献   

7.
对于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而言,“情绪”有时会影响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把握、对舆论导向的正确把关,这是十分有害的。但另一方面,从事舆论监督的记者没有“情绪”,也不是件好事,因为长期接触“负面”问题,有可能将记者本应有的“热情”之心,“磨”得“冷冰冰”,从而对侵犯人民权益、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漠然处之。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新闻采访决定新闻写作。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新闻采访呢?我的回答是新闻线索的发现。新闻线索的发现,是指新闻记者对客观事实所蕴藏的新闻价值的先知先觉,并作出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判断。她使新闻线索确立,她是新闻采访的先导,她更是新闻写作前提的前提。也就是说,发现决定了新闻线索,决定了新闻采访,决定了新闻写作,更决定了新闻精品的成败,大记者、名记者的过人之处,首先在于他们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即发现的能力。我们通常所说的记者的“悟性”与“敏感”,西方新闻是所指的“新闻鼻”,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指向记者的发现力。因此,我以为…  相似文献   

9.
新闻记者,顾名思义,应该是新闻的纪实者。可是在当前的一些新闻采写实践中,情况常常不是如此,例如我们党报所大量进行的各类会议报道。我们的记者在这些报道中担当的角色,常常就并不是新闻的纪实者,而是党委,政府部门的“宣传干事”,或者叫“新闻秘书”。  相似文献   

10.
作为条线记者,跑机关会议是常有的事,写会议报道也是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会议作为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源,在发布官方信息的同时,其中往往蕴藏着许多读者关心的其它信息,这就向记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在完成好“规定动作”时,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敏锐的新闻敏感性去捕捉会议新闻背后的新闻,充分运用“自选动作”,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线索,披露更有价值的新闻,从而更好地为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因可读性、趣味性强,而为受众普遍接受,现已成为众媒体“主打产品”之一。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下,面对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少数媒体为一味迎合某类人群的口味,其传播的社会新闻呈现出媚俗化的不良趋向。同时,面对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一些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的记者认为,写社会新闻不及写时政要闻那样易出好新闻。其实不然,近两年来,《宜兴日报》的各级各类好新闻获奖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社会新闻部记者之手。事实说明,社会新闻记者只要胸怀大局,心中有爱,笔下流情,和时政新闻记者一样,同样能采写出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政法新闻是报纸版面上一个重要内容,它以报道内容的宽泛性和强大的社会关联性受到读者的关注。政法新闻的采写与其他新闻在方法上大同小异,但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一个“度”。站在大局的制高点,审视其指导性。这是新闻媒体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重任所决定的,丝毫马虎不得。政法新闻因其宣传内容的特点而决定其更需如此。采写政法新闻,在选材方面要有所取舍,坚持导向性和典型性,不能逮着什么就采写什么。若是正面报道,要看是不是能供人学习和借鉴;若是反面内容,要看是不是具有代表性,报道后能不能让人引以为戒,能不能促其整改,能不能弘…  相似文献   

13.
消息标题的文化品位,就是从文化视角透视消息标题所达到的水平。不同的记者在写同一题材的消息时,往往在文化品位上有高下之别、文野雅俗之分。由于文化品位不同,消息的审美价值、信息含量也就大相径庭。然而,眼下似乎是受“新闻无学问”的谬误影响,有人错误地认为“消息标题无品位”,“消息没必要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讲究文化品位”,在这种糊涂认识的指导下,一些白开水般淡然无味的标题也就应运而生。如会议报道,无论大会、小会、长会、短会,一律采用《××××会议在××××隆重开幕》,工作成绩报道,动不动就是《××××××工作成效显…  相似文献   

14.
每次采访所得的材料,真正用进新闻报道的只是一部分,许多材料则暂时派不上用场,此时记者应当结合平时的资料积累工作,善于把这些暂不用的材料积累、储藏起来,以供日后所用。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新闻报道的工作者,不论在日常的报道,还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都能对整个新闻事件很快进入“角色”,尽可能掌握新闻发生的背景,这便得益于日常的资料积累,它会让你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时,一些老编辑就告诫我说,“新闻无小事”,一定要从小节抓起、编好新闻。初以为有些夸张,哪有那么严重的事。如今自己在编辑岗位上摸爬滚打了8年,深深认识到当初老师们的话没有虚言。编辑是个细致活儿,如果不注意小节,一不留神就可能“因小失大”。而心中常绷一根弦,从小节抓起,则能避免陷入新闻官司,还能让自己的版面更具亲和力,更能得到受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同于消息、特写等新闻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的写作代表一个记者乃至一张报纸的品位与实力。因此,各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比如有的媒体称为"焦点",有的称为"关注",有的称为"核心报道"等等,不一而足。一篇优质的深度报道,首先应确定选题,选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江苏报纸优秀作品评选,既收获喜悦又收获苦涩。今年的评选可谓喜忧参半,成果不少但遗憾颇多。许多马失前蹄的现象,令人刻骨铭心。我以为成功之经验,失败之教训皆系于对新闻精品规律的认识程度,掌握运用的程度。因此,把得失成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特别是对规律的认识,就能得到一把打开“精品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什么女记者与“狼”共穴61天,什么警察鸣八枪镇住百人群殴,什么李雪健病逝,什么交通银行行长携款潜逃……所有这些都是凭空杜撰的虚假报道——虚假新闻多发区:文化娱乐报道、体育报道和经济报道有些文化娱乐报道,版面上多为明星大腕们的是是非非、绯闻隐私,今天爆料,明天辟谣,真假难辨。有的媒体体育报道的注意力不在运动场、训练场,而是盯着赛场外的边边角角,一会儿是“亮晶晶”的分分合合,一会儿又是施拉格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姑爷,一些记者成了西方的“狗仔队”。有的经济报道记者,不去采访相关当事人,也不了解事实真相,盲目引用、转载经济…  相似文献   

19.
对“揭黑记者”的“封口”。在国与国之间似乎只有程度上的区别。但这一区别,却使有的记者投身“揭黑”而孜孜不倦。有的记者流亡国外而噤若寒蝉。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1994年开始研讨新闻精品问题,写了《试论精品》、《新闻精品轨迹初探》、《新闻精品·作品·人才》等7篇论文,但从总体上说仅涉及到新闻精品的题材规律和记者素质规律两大方面。近两年来,笔者在学习、研究全国、全省乃至国外新闻精品的过程中,发现尚有其它多方面规律尚未涉及。因此,本文试从五大方面对新闻精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