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骆飞 《半月谈》2020,(7):78-79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易地扶贫搬迁在多地取得显著实效。以贵州为例,95%以上的搬迁户实现城镇化集中安置,让不少贫困户欣喜地迎来了“挪穷窝”“换穷业”的新生活。只是,开心搬出来,更要安心住下来。面对山区新市民对新家园的期待与需求,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中央对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指出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存在脱贫不实、面积超标、项目进度缓慢、后续措施没有跟进等问题。从省国土厅、发改委、扶贫办近一个月的逐县逐点联合督查情况看,汪洋副总理5月8日在全国部分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会上指出的对象不精准、住房面积超标、部分搬迁户大额举债、安置区选址不合理、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后续脱  相似文献   

3.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1,(16):I0001-I0016
三、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对于贫困人口规模庞大的国家,找准贫困人口、实施扶真贫是普遍性难题。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五个问题'增强了脱贫攻坚的目标针对性,提升了脱贫攻坚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30)
正搬离大山,搬进新生活。如何让搬迁户从靠山吃山到勤劳致富,从故土难离到安居乐业,麻阳探索出一系列新经验。"十三五"我国开启重大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带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贫困群众脱贫发展。通过中央和各地政府全心全意为民服务,2020年底,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乔迁新居并实现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相似文献   

5.
发展旅游产业是我国新时期民族村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在旅游精准扶贫背景下,有必要关注民族村落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文章选取云贵两种不同旅游扶贫模式的民族村落,对村民进行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构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其旅游精准扶贫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旅游扶贫模式的村落精准施策不同;不同旅游扶贫模式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不同;不同旅游扶贫模式对贫困户的吸纳能力不同。总体上,民族村落农户的生计资本仍然有限,旅游参与型农户的生计资本相对较好,在精准帮扶影响下,除社会资本外,传统务农型农户多种生计资本欠缺。据此提出了其生计资本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在县城住进新房子,只花1万多元钱,硬是享福哟!"83岁的罗爱秋是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说起现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罗爱秋一家人原来住在大山里的破旧砖瓦房中,出门就是坡,腿脚不便的他还曾摔伤过。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生活十分方便。在环江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像罗爱秋这样告别大山的搬迁户有4360户。"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为避  相似文献   

7.
社情民意     
《前进论坛》2020,(1):53-54
解决搬迁拆旧复垦难题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等政策文件要求对原宅基地进行复垦复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由于对搬迁户的具体困难重视不够,且必须在搬迁后两年内予以拆除复垦的时间期限太短,搬迁户对拆旧复垦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8.
减贫消贫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广西因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滞后。在精准脱贫中面临脱贫主体意识淡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难度较大、脱贫资金需求量大、产业发展不确定因素多、特色资源开发不足等诸多困难。因此,要在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精准脱贫,必须提高脱贫主体意识,明确主体责任,推广参与式扶贫;提高脱贫对象内生动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脱贫产业培育能力,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扶贫风险保障机制;加大移民搬迁力度,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昭通是云南省脱贫人口最多和搬迁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47万人,占全省搬迁任务的28.5%,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373个,其中万人以上安置区有9个。但“搬得出”不等于脱贫攻坚任务的终结,如何强化“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后续扶持,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快群众脱贫步伐,实现贫困群众稳定持久脱贫,自治区及各地各部门根据国家出台的各项扶贫政策精准发力,配套出台了包括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住房保障、金融扶贫、交通扶贫等一系列的扶贫政策,让广大贫困群众共享政策红利,成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脱贫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精准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防止返贫现象发生。当前在农村大量男性劳动力外流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妇女已成为乡村家庭及其社区的中坚力量,也成为农村脱贫工作中的重要群体。如何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成为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内生性脱贫的视角对山西省永济市和河南省灵宝市两个由当地农村妇女主导创办的合作组织进行观察后发现:合作组织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自发形成的妇女合作组织更倾向于以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工作抓手,重塑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以此为基础形成可持续、生态化的乡村产业与就业创新模式。可以看到,农村妇女身上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经过合作组织的形式激发,成为村庄脱贫和社区良性治理的内生动力,这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两者的良性互动是贵州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互动具有必然性。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贵州呈现出了不少两者良性互动的闪光点,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认识上存在误区、政策法制建设薄弱、体制机制制约等,应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体制机制,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3.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是贫困的两个阶段,一般先解决绝对贫困,再解决相对贫困。随着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取得决定性胜利,扶贫随之进入解决相对贫困阶段。贫困发生理论认为,贫困问题成因复杂,相对贫困长期存在,为此,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推动脱贫和防止返贫。有效解决相对贫困,既要遵循理论指导,又要结合中国实际,从调整扶贫战略、界定扶贫标准、完善帮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加强返贫治理等维度入手,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智力支边"毕节模式"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沟通协调机制、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理论研究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有必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智力支边扶贫工作机制,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与政府扶贫项目及资金有机结合以提高扶贫效率和成效.同时,有必要从集中在毕节试验区的智力支边扶贫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成熟的、切实可行的、有推广价值的经验,通...  相似文献   

15.
Serve the People     
正In late 2020,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nounced that its goal to eliminate extreme poverty had been met. At the start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back in 2013, under 100 million people were identified as living below the poverty line;seven years later,that number dropped to zero.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统领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逻辑涉及因果逻辑、主体逻辑、实施逻辑三个方面,在实践中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规范理念和产业思维。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是要精准规划乡村振兴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二是要精准识别客源市场和贫困农户,提升地方经济效益;三是要精准开发特色商品和"三农"人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贵州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是一大根本任务,目前精准脱贫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效。预防脱贫人口返贫已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一段时期的关键性任务。“扶智”“扶心”和“扶志”可以提升脱贫人口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增强脱贫人口致富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因此,“三扶”能够有效地预防脱贫人口的返贫。通过总结中天金融帮扶团结村精准脱贫的实践经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扶智”路径、消除顾虑的“扶心”路径以及融合“三变”的“扶志”路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有效的经济杠杆和调控手段,金融手段对扶贫开发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微型金融扶贫模式取得了较大发展,而国内拾荷模式、乡村金融服务站、农地金融和社区发展基金等金融扶贫模式也各具特色。与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战略相对应,河北省提出了打造"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而借鉴国内外金融扶贫模式,以金融手段推进"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就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T 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Poverty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Towards Moderniza-tion was held in 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southwest China's Yunnan Prov-ince,on May 18,2021.The event,which hosted around 150 diplomats,officials,and scholars from 18 coun-tries and fou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the United Nations,aimed to draw lessons from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efforts,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poverty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and adv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wards modern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