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闻天1952年三封来信与中国工业化决策关系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闻天在任驻苏联大使期间,分别于1952年1月16日、24日和25日从苏联发出关于中国工业化问题的3封来信。在信中,他提出并阐述了“必须把自力更生同充分依靠与信任苏联的援助密切结合起来”的工业化方针,并对中苏商务谈判、工业订货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这不仅代表着他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也是他关于我国工业化思想的一次集中体现,对当时党中央选择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走上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1980年底,中共中央作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策。于是,当时深入人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口号“五讲四美三热爱”被提出。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结合自身特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口号,即“四有三讲两不怕”。随即,全国许多地区及多条战线也都根据自身特点,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类似口号。那么,这类带有数字的浓缩性口号源自何处、何时呢?当时,许多老将军都肯定地说,源自彪炳史册的“红军青年冲锋季”中的“四不五要三努力”。  相似文献   

3.
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揭开序幕。作为一个大国总理的周恩来,不但日夜操劳亲自起草了“一五”计划的基本设想,领导编制了前所未有的“一五”计划,而且关注着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实际工作的进展。本篇记录的1953——1955年周恩来的题词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几年间他倾心繁忙工作的身影。在经济建设中“重中之重”是建设新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在“一五”计划中钢铁工业的重点是全力建设鞍山钢铁基地,其标志性的三个大项目是苏联帮助设计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开工生产,21日,周恩来题词祝贺:“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炉的开工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重大胜利。祝贺鞍钢职工同志们这一伟大的成就。希望你们在毛主席的教导下,继续学习苏联先进经验,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贡献出更大的力量。”两天之后,周恩来还接见了应邀前来参加开工生产典礼的苏联钢铁工业专家、部长会议副主席捷沃西安。“一五”计划中起着骨干作用的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了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54年10月,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展览会在北京举...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突破苏联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国际原因  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弊端的暴露以及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封锁禁运,这是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方针,已经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信息化已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然而,作为近二、三十  相似文献   

6.
刘松林 《世纪桥》2004,(3):10-12
建国初期,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中央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方针。其中,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是中国人民教育事业奠基阶段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当时向苏联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崇苏思潮。 一、教育领域崇苏思潮的提出 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提出了:“苏联创造的新文化,应当成为我们建设新文化的范例。”苏联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指出:“今后五年内,要通过一切可能途径,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努力实现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在全国人民中首先是全国青少年的普及。”还指出:“我们在生产建设中不仅需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而且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最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今后事情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与思考。一、新农村建设要明确“新”在哪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党的文件中曾多次使用这个提法。尽管是同一提法,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全面的要求。1.新农村建设有新的时代背景。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跃进”运动的提出,受到前苏联“赶超美国”口号的影响。1957年5月22日,赫鲁晓夫在苏联农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苏联于最近三四年内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的口号。当时莫洛托夫坚决反对,认为加快增加肉类和牛奶的产量,会把整个生产计划打乱,吃亏的将是重工业。  相似文献   

10.
白戈 《求实》2001,(Z1)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泉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邓小平做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始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抱有继承和发展的态度 ,处处都留下了他“坚持不泥古、扬弃不伤根、发展不离宗”的思想印记。 5 0年代中期 ,就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地进行了阐发 ,邓小平当时认为我们在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面对国家的现实”和“面对群众的需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思想 ,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曾领导全党试图摆脱苏联建设模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真总结这次探索的经验与教训,至今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以苏为鉴”思想的提出建国初期,我们对如何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知之甚少,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建设模式,即实行经济决策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经济计划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调节体系和优先侧重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对当时我国仍处于落后农业国的情况下,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等方面,曾起了不小的积极作用。但随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的七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酝酿过程中,中央曾派考察团到韩国考察“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证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可以避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本文以韩国新村运动为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一、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到1970年代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已初见成效,人均GNP十年翻了两番。但是,韩国在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战略时,忽视了…  相似文献   

13.
侯远长 《学习论坛》2002,(12):35-38
本文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入手 ,提出和阐明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主题和使命。“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是江泽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主题。不同主题决定了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大体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随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确立而形成的。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的争论。斯大林先后批判了托、季、加、布等党内反对派,随后开始按自己思想和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与政治上、经济上高度集中统一相一致的是国  相似文献   

15.
德国左翼党—民社党(简称左翼党)前身是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统一社会党成立于1946年4月,由当时苏联占领区的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1989年12月,在民主德国政局动荡的背景下,统一社会党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2月,该党决定取  相似文献   

16.
臧轶姝 《世纪桥》2006,(10):16-17
建国初。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尽快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恢复发展经济,我国政府决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基于我国落后的工业基础,我国政府采取了在充分利用本国财力、物力、人力艰苦奋斗的同时。根据需要与可能争取外援的发展方针。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向我国伸出了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17.
水新营 《红岩春秋》2023,(11):38-44
<正>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开展第三梯队建设。这对培养造就一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背景中共中央之所以提出开展第三梯队建设,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干部队伍状况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有着密切联系。当时,党的各级领导班子队伍受长期以来党内“左”的错误思想影响,尤其是“文革”的影响,整个干部队伍建设被严重干扰,领导班子队伍状况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产党员要在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这两个作用发挥得如何,将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富得光荣、富得文明”,是博山区广大农民在开展富帮贫共同富裕的文明姊妹村活动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一个行动口号。它把“光荣”和“文明”作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富裕的重要标准,体现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八十年代新型农民的共同愿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的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率先冲破“左”的束缚的一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多次指出:“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由此逐步形成了我们党符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需要的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政策体系。纵观我们党的历史,党政人才选拔任用政策体系的沿革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