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著名避暑胜地庐山东谷的长冲河西侧,周恩来纪念室南面二华里处,有一座英国卷廊式建筑,编号为牯岭180号院,这就是美庐别墅。在参观过去曾是“禁苑”的别墅及其展品时,我徘徊、沉思良久,深感此别墅与众不同、地位独特,现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蒋介石、宋美龄、毛泽东曾先后在这里下榻。它展示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及翻天复地的世纪风云变化。是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的见证人。美庐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1922年,转售给美国医生巴莉女士。巴莉与宋美龄交情深厚,于1934年将整座别墅转赠给她。在数百幢众多别墅中…  相似文献   

2.
在著名避暑胜地庐山东谷的长冲河西侧,周恩来纪念室南面二华里处,有一座英国卷廊式建筑,编号为牯嶺180号院,这就是美庐别墅。在参观过去曾是“禁苑”的别墅及其展品时,我徘徊、沉思良久,深感此别墅与众不同、地位独特,现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蒋介石、宋美龄、毛泽东曾先后在这里下榻。它展示了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及翻天复地的世纪风云变化。是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3.
3、沉重的翅膀就这样起飞钱学森说:“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钱学森归国不久,就被安排到东北参观。期间,他到了哈尔滨,他当然要参观当时的我国的神秘军事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陈赓大将时任哈尔滨军工的院长,但他办公的地点在北京。他听说钱学森要参观哈军工,连夜乘专机飞到了哈尔滨。陈赓在致欢迎辞中说:“我们军事工程学院是敞开大门欢迎钱学森先生的,对于钱先生来说,我们没什么密可保。”他那天一直陪同钱学森参观,参观完后他向钱学森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钱先生,你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  相似文献   

4.
展厅的第二张照片是周恩来诞生的房间。这是淮安一所三开间的普通民居:一个当间,两个里间。周恩来于公元1898年3月5日,也就是清光绪24年的2月13日诞生于“东头房”。房内陈设很简朴,蓝白两色的花被和枕头,一张老式架子床,重又把人们搀回那峥嵘的历史岁月,一盏高挑的香油铜灯已经使参观的小朋友们认不出为何物,床头悬挂着生父周劭纲先生和生母万氏的照片。周动纲先生的照片是1942年于重庆拍摄的。而生母万氏由于去世早,受历史条件的局限,未能留下她的真实影像,现在悬挂的是周恩来的弟媳王士琴先生请画师依照周恩来的十三姨娘留下…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7日深夜卢沟桥一阵枪声,标志着日本法西斯发动的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进入血雨腥风的阶段,中华民族的命运在战火中飘摇,人民将惨遭涂炭,大好河山将被野蛮践踏。然而,在这个硝烟弥漫的夜晚,身为“第一夫人”的宋美龄却在庐山灯火辉煌的大厅中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省铁岭市采访“红学研究热”时,铁岭市曹雪芹研究会的同事一再向我们推荐李奉佐先生,说他是当地最有名的“红学专家”,特别是对曹雪芹家世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出版过许多著作。  相似文献   

7.
前些天一位“京味儿作家”很感慨地说,京味作品不大时兴了,在许多地方不大受欢迎,这是实情。其实,老舍先生当年也遇到过这问题,老舍先生早年的作品曾经写了不少地道的北京话,北京以外的、特别是江南的读者读起来就有些不大明白。他举例说,描写一个人从椅子上滑下来,他写成“出溜儿”下来,生动而且极具京味儿。可外地人不懂,他们不明白一个人怎样从椅子上“出”而又“溜”,结果,这生动与地方特色反而将一批读者拒之门外。毫无疑问,北京话是北京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一个会说北京话的人,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北京文化的专家,或许他连…  相似文献   

8.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副主席、党组书记陈彬藩先生是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茶文化专家,当我采访他时,见到他家挂有两幅墨宝。一幅是方毅同志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时书写赠送给陈先生的。“美酒干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另一幅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93岁时在台湾看到陈先生所著《茶经新篇》、《古今茶话》、《茶叶王子》三本书后,欣然挥毫题诗“赏心悦目诗书画,煮泉品茗色味香”赠送给陈先生的。我也是个茶文化爱好者,触景生惰。围绕茶字这个主题与陈彬藩先生展开了热烈的交谈——  相似文献   

9.
1992年1月26日,江西援外医生万志刚,在突尼斯第二次给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治病时,阿拉法特总统设国宴招待他,并要他坐在身边。开宴前,总统先生风趣地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古希腊有一个国王,统治了几百万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26日,北京的春天,惠风和畅,绿意迎人。2005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暨十大慈善家发布典礼正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当澳门爱国慈善家林东先生,从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和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姜力手中,接过“最无私奉献奖”荣誉证书和奖牌时,全场嘉宾响起热烈和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林东先生继2005年1月31日荣膺“爱心中国”——首届百名中华慈善人物称号后,又一次喜获殊荣。此刻,年届耄耋高龄的林东先生眼前,仿佛一瞬间掠过了75年的风雨人生,又仿佛看到了世间更多亟待扶助的弱势人群。他慈祥而充满智慧的目光似乎在刹那间穿透了历史的烟云,投向了未来更高远的目标,而就在这一刻,他分明真切地感觉到肩上有了更大的压力和责任……  相似文献   

11.
回眸庐山     
唐朝大诗人李白有《望庐山瀑布》一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多么诱人的奇景。还有毛泽东的诗《仙人洞》之“乱云飞渡仍从容”句,也着实引人想往。今年四月我去庐山一游,一帧帧灵秀山水在明媚春光中神奇地鲜活起来。庐山云海庐山两日,难忘的首先是它的云雾缥缈,其  相似文献   

12.
今年二月份,我随北京市文联由书画家组团的文化交流团赴台湾访问,这是我第二次赴台。令人高兴和向往的是陪同人员邱先生告诉我们,他联系了张大千先生故居,请我们去参观,这真是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3.
三见大海   第一次见到大海先生是 2000年 6月 12日,在北京渔阳饭店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高大的身躯穿着朴素的衣衫。待人接物诚恳、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见到大海先生是 2000年 6月 26日,在永定河畔,大兴绿野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创建两周年庆典大会上。两次听到大海先生讲的同一句话: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他的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海先生书写的 5.8米长的写意甲骨文“龙”字,当时在绿野升起时,这巨大的“龙”字吸引了全场与会者的目光。古奥、凝重、肃穆、飘逸的“龙”字,给庆典涂上了浓浓精彩的一…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国学大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第二次理事会议上,曾一语惊人地指出:“潮州学应该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来研究,应该是一个国际性的研究课题。”饶教授通晓国内和地区的文化现象,从事潮学研究60多年,故而准确评估出潮州文化的重要价值。他的主张,很快得到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响应和支持。自1993年后,香港和潮汕地区先后举行了五次国际潮学研讨会,今年11月底,还将在澳门举行第六次,“潮州学”至今已为世人所熟知和认同。潮学研究十多年来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汕头大学等学术机构的辛劳耕耘下,已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15.
艺术大师徐悲鸿不仅在油画、国画领域有极高的造诣,而且还是一位独具慧眼的鉴赏家和收藏家。人们大多知其为画家,而对他的鉴赏功力和诸多国宝的收藏却知之甚少。徐悲鸿以毕生心血收藏了许多国宝级古代书画,这首先得力于他的鉴赏功力,其次归功于他的拗脾气,凡他看上的藏品,不“磨”到手是决不肯善罢干休的。我父亲学鉴赏的老师张效彬先生,在鉴赏收藏界名气很大,所收藏的碑帖、古砚、字画精品极多。1949年,徐悲鸿慕名拜访,老人请他观看了珍藏的董其昌自题画像册页。当时徐悲鸿赏玩之后“惊其神妙”而爱不释手。告辞之后,竟一直“辄萦梦寐”。…  相似文献   

16.
这天有4名探险的年轻人来到了被称为“末日鬼城”的一所小镇,当天他们参观了整个“鬼城”,正准备傍晚驱车赶回时,车子意外没油了,无奈之下,他们决定临时在“鬼城”保存尚好的188号宅院休息一晚,然后第二天再赶回去。
  可谁知到了第二天清晨,有人发现他们竟然全部离奇身亡,而且死亡时的样子非常恐怖,眼睛全部睁得大大的,五官极度扭曲……  相似文献   

17.
记得我在马来西亚讲学时,对他们的戒烟之严厉有相当深刻的印象。我到马来西亚的当天,接待的人就问我:“会不会吸烟?”,我作了否定的答复后,他放心地说:“这就好。我们国家有禁烟法律,规定得很严,一些外国来的朋友不小心触犯了这些条例,被罚款的不少。”我曾经参观过马来西亚国家  相似文献   

18.
今年82岁、离休定居在兰州生物研究所的燕真老人是河北定州人,1938年5月,他18岁时在曲阳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参加革命。在五台县军区卫生部医训队学习时,他在河西村参观“白求恩模范医院”,第一次见到白求恩大夫。已属耄耋之年的他深情地回忆起白求恩鲜为人知的故事……一当时,白求恩正在筹建一个战地“模范医院”,医院设在河西村。我们是上午到的,一看,这个名为“国际和平医院”的“医院”其实就是一个破庙。一进庙门,我就看到一个瘦削、高个儿、头发稀少而花白的外国老头儿,正在画图并弓着腰教一位当地木匠做木夹板和牵引架,他就是白求恩。老…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1986,(1)
去年10月,法国著名的苗族问题专家贝尔特海先生(东南亚苗族人民尊称他为恩保羊)再度来我省进行有关我国苗族和东南亚苗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比较研究工作。贝尔特海先生在昆期间,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杜玉亭同志与其进行了座谈,就国外苗族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座谈中,贝尔特海先生详细介绍了老挝苗族在法属圭亚那的情况,下面是贝尔特海先生谈话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幽默与漫画     
不得民心 某国总统前往一家精神病院参观,所有的病人都站在回廊上鼓掌欢迎他,只有一名病人,面无表情对着这个总统不理不睬。 总统:“那个病人为什么不对我打招呼呢?” 院长:“因为他今天精神非常正常。” 白费心机 父亲为培养宝贝儿子的艺术修养,决定带他去欣赏小提琴独奏会。 一小时过后,儿子不耐烦地问道:“什么时候他才能把那木盒子锯开?” 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