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府职能作为政府专有的职责和作用,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与方向,是政府活动的综合描述。但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职能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存在着“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阻碍着政府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应注重创新政府行政理念,重塑政府角色,转变不合时宜的政府职能,使我国政府早日成为务实、勤政、廉洁、高效的现代化政府。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段时间,“铁本事件”、“毒奶粉事件”相继曝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讨论与思考。应该指出的是,这两个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集中地反映了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地方政府的某些行为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符,偏离了自身职责任务与活动范围,出现了政府该管的事没管好,不该管的事却很热衷的现象。政府角色错位、缺位在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角色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计划管理体制造成了政府角色的错位,在大学生就业领域缺乏有效的体制性安排表现出政府宏观调控的缺位。《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解决了就业领域的法律缺位问题,明确了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和义务。本文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的就业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困境,透过对政府角色的考量,分析、寻找解决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将政府权力纳入法的框架之内加以规范,是经济法生成和不断创新的理想选择。为解决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责时的角色越位、错位和缺位等问题,应确立政府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职能目标;为政府构建完备的责权利制度;重视改进政府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5.
尹虹  钟斌 《行政与法》2005,(9):40-41
每个公民都希望政府能够在行使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中富有效率。然而,我国政府部门却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等缺陷,这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效率。政府职能改造之路,经过十多年的风雨兼程,仍然需要不断地努力。什么样的政府才是正确行使职能的政府,我们心中一直有一个明确的坐标。而作为遏马之缰,法律制度的建立,必然在政府职能改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地方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党中央制定的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方面出发,就问题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市场质量与政府角色错位的内涵及两者间的关系,认为市场质量的提高是纠正政府角 色错位,实现政府角色归位的推动力。探讨了实现政府角色归位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个小科长的行政不作为,就能枪毙一个亿元大项目。”在7月11日张家口市召开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优化政务环境动员大会上,市长郑雪碧痛陈政务环境阻碍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病,指出“出现这种令人痛心的事件”,除了谋划不到位,招商引资不到位,更重要的是政务环境不过关。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政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并未及时转换角色,再加之我国方方面面的制度尚未完善与健全,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在履行职能时时常出现越位或缺位的现象,地方政府在行使其权力时出现扭曲和异化致使政府失灵现象的发生。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角色为着眼点,分析了和谐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错位的原因.提出在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政府应与社区之间建立分工合作的新型关系,应扮演好社区建设的服务者和保障者、社区组织的培育者、社区建设的谋划者和组织者、社区关系的协调者等新角色,发挥政府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作用,以期实现社区和谐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徐键 《法学研究》2012,(3):43-58
为实现政治统治的合法化,近现代国家在民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规范为中心的权力认知模式。建国与改革为主题的国家制度建设所呈现的渐进性和试验性,使我国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上,形成了规范内外不同的权力生长与存续机理。碎片化的规范,赋予了地方在特定领域内的财政自主权。同时,依赖政治过程的分散化策略,引致了权力的制度外溢,形成了诸多所谓的"事实上的财政自主权"。尽管正当的制度只能逐步建设和改进,但如果始终存在超越于法律规范之上的权力,法治秩序终将会崩裂。地方财政自主权,必须在规范主义的立场上循序形成。  相似文献   

12.
财政关系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法律在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法律调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层次低,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支出作出许多硬性规定,执法上随意性较大。实现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法治化,应当在立法方面采用法律保留原则,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法律规范的内容,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Reforms to the English education system under the UK's coalition government are building on the so‐called ‘schools revolution’ that previous Labour governments began through legislation increasing both schools' autonomy from local authorities and the system's diversity. Growing numbers of state‐funded schools have converted to academies outside local authority control, particularly since the Academies Act 2010, while opportunities have emerged for ‘free schools’ to be established by various interest groups. The right to establish a school has normative human rights underpinnings, yet the government's policy as a whole is particularly controversial due to the increased risk of social division, instability of local schooling arrangements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local democratic accountability for state funded education. This article questions whether,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three decades of centralisi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a concomitant decline in the role of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ies, the local public interest in education is being adequately safeguarded.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构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纵横交错的权力关系网络的极其关键性的结点,成为地方参与中央决策,尤其是影响中央转移支付决策的有效途径之一,亦成为中央与地方关系非法治化的表征。机构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地方参与中央决策的制度建构,以地方制度和民主监督的新安排来取代中央的管理职能,即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整顿规范"驻京办现象"势必推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在对浙江大学30余名MPA学员的现场访谈基础上,采用七点量表的方法,设计了一份“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问卷调查表,对浙江大学300余MPA学员和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⑴我国目前省级、地市级、县市级和乡镇四个层级的地方政府信用水平都明显偏低;⑵我国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加权得分随着政府层级(由省级政府到乡镇政府)的降低而降低,即地方政府信用水平与政府层次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秦勇 《河北法学》2012,30(7):2-11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主要利用土地出让法律制度和土地税费法律制度来获取财政收入以充实本地政府财源的行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引发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对负效应的分析显然更为重要.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有其深刻的制度成因.解决“土地财政”的法律措施是完善财政收支法律制度,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权限;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同构性及中央与地方权力配置方式的行政化是我国纵向权力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划分应以法治化为且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事权划分法治化的成功经验,逐步完善中央地方事权划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农业政策对农业资金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各级政府应明确农业政策体系目标,把握在改革和发展转轨过程中影响农业资金形成的主要因素,改革农业资金的形成方式,通过制度的方式来规范和保证政府农业资金的来源。应根据各级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责任、职能和作用,决定其农业资金投入的方向、内容和形式,从而保证农业资金形成机制的稳定运  相似文献   

19.
胡峻 《行政与法》2013,(9):85-89
地方政府联合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是适应经济发展一体化并克服文件体系地方化、碎片化的需要。推行地方政府联合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当出台相关的可操作性文件,明确规定具体的操作程序,并设置专门机构专司该项职权;联合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只限于给付行政或赋权行政领域,对联合制定行为应当通过司法、行政、赔偿等手段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20.
汪东升 《行政与法》2013,(11):14-19
经济激励机制是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调整利益分配关系,能够弱化经济激励机制,遏制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不同级别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进行调整;二是对失地农民、国家及边远地区农民三者之间的土地收益进行调整和规范;三是以事权和财权相匹配为基础,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份额进行调整,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弱化其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