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晓进 《民主》2012,(8):16-18
今年是叶圣陶从教100周年纪念,近百年来叶圣陶研究的成果可谓浩如烟海,同时.叶圣陶研究目前确实也面临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例如,一方面,研究成果在不断地大量涌现,而另一方面,研究选题的撞车,论题的低层次重复等情况也越来越多。因此,在目前的学术情势下.叶圣陶研究到底如何继续.是需要我们直接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小沫 《民主》2012,(2):6-7
2011年12月初去北京参加叶圣陶研究会的理事会.座位的桌子上放着刚刚出版的《叶圣陶研究年刊》。以淡蓝为底色的封面上,印着爷爷全神贯注在抄书的照片,照片的右下角.“2011年”的年号相当显眼;由赵朴初先生手书的“叶圣陶”和正楷的“研究年刊”几个字组成的书名。大大方方地竖排在封面的右侧;  相似文献   

3.
英淼 《民主》2013,(10):24-26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楷模,为了弘扬他深邃丰厚的编辑思想和严谨扎实的编辑作风,推进出版事业的持续繁荣,由叶圣陶研究会主办,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纪念叶圣陶从事编辑出版工作90周年”研讨会于8月21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4.
戴萌睿 《民主》2009,(4):31-32
受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邀请,以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一届民进中央主席、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名誉会长许嘉璐为团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朱永新为副团长,民进中央秘书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光华,叶圣陶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志奇以及民进中央机关有关部门共14位同志组成的叶圣陶研究会访台代表团,  相似文献   

5.
朱永新 《民主》2023,(10):6-8
<正>以民进中央领导人为主的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和叶圣陶先生生前好友,于1989年发起成立了叶圣陶研究会。研究会致力于对叶圣陶的思想进行整理、研究和宣传,同时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学者、学术团体的交流交往,形成了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以及两岸学者共话论坛等特色品牌活动。通过这些交流平台,邀请老友新朋,相聚大陆或台湾,交流研讨,分享成果,对推动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7,(11)
正今年4月18日,"纪念叶圣陶到甪直执教100周年"活动在甪直镇叶圣陶纪念馆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甪直镇政府签署了圣陶书院共建协议,甪直叶圣陶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亲自题写了牌匾。由甪直镇人民政府主持,商金林先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发的《叶圣陶甪直文集》首发出版,该书共40余万字,汇集了叶圣陶先生在甪直生活、工作时创作的作品。我和弟弟永和决定用爷爷(叶圣陶)和爸爸(叶至善)说过的三句话,来转达他们对于甪直  相似文献   

7.
陈武 《民主》2023,(6):42-43
<正>1921年,时任浙江一师校长的马叙伦找到刚刚到校的朱自清,委托他礼请叶圣陶到一师任教。朱自清立即写信相邀,叶圣陶也回信接受聘任。学校本来单独分给叶圣陶一间宿舍,由于在中国公学风潮中建立的感情,也由于想有更多的相聊甚欢的机会,叶圣陶提议把两个人的宿舍做一个整合,把朱自清的那间做两人共用的书房,把自己的那间做二人的起居室。朱自清欣然同意。从此之后,新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便开始了一段同室共眠、同室写作、同室畅怀深谈的难忘岁月。  相似文献   

8.
倪振民  陈宏 《民主》2011,(7):12-14
2011年4月26日至5月3日.叶圣陶研究会赴台基础教育考察团一行18人,在团长——叶圣陶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怀西先生的带领下,赴台北市、台中市等地考察台湾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了解台湾中学学制、中学教育的改革创新。介绍大陆基础教育相关情况,并会见了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9.
薛明 《民主》2011,(6):41-43
1954年9月,江苏省锡剧团带着《双推磨》等小戏和大戏《罗汉钱》上北京招待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锡剧第一次上北京。首场演出在国家出版总署礼堂。剧目《罗汉钱》。演出之前,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叶圣陶,用一口苏州官话致欢迎词。首次在京公开场合盛赞锡剧优美动听的,就是叶圣陶。  相似文献   

10.
贺伟 《民主》2007,(8):37-38
1961年5月,著名作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叶圣陶来庐山疗养。初上庐山的叶圣陶心情十分愉快,他很早就知道庐山的大名,却一直未曾登临。叶圣陶是江苏省苏州人,家境十分贫寒。1912年,18岁的叶圣陶中学毕业,虽成绩十分优  相似文献   

11.
11月2日,民进中央收到全国政协转来李瑞环主席为扩建的叶圣陶纪念馆题写的馆名。李瑞环主席非常重视叶圣陶纪念馆的扩建工作,在接到民进中央关于扩建叶圣陶纪念馆、重新修订展览内容,并请他题词的汇报、请示之后,欣然题写了“叶圣陶纪念馆”六个大字。李瑞环主席还表示,将来一定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真     
《民主》1999,(12)
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暨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为纪念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诞辰105周年,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共同主办,于11月17日在中国版协“出版之家”举行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暨“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王益为铜像揭幕。许嘉璐主席在揭幕仪式上讲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宋木文、顾问王仿子,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叶至善,民进中央副主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6,(4):2
正3月21日,叶圣陶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叶圣陶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严隽琪当选为叶圣陶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罗富和为常务副会长,刘新成、朱永新、商金林、朱晓进、王铮、郭戈为副会长,高友东为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陈益群 《民主》2012,(2):4-5
德高望重的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谢世。在叶老的告别会、追思会上,许多同志认为.叶老从事文化、教育、出版编辑工作七十余年,他平凡光辉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著述,是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叶老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楷模,是文化教育出版界的一代巨匠,大家建议由中国民主促进会牵头成立叶圣陶学术研究会,整理、继承和推广叶老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秀平 《民主》2008,(1):39-41
家书,特别是名人家书,一方面是写作者个人隐私的真情流露,因为他(她)们都富有情感和智慧,承载着人世间的亲情和友情;另一方面则又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为那也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居于庙堂之上心忧天下的品格使然。《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一九六九——一九七二)中的叶氏父子叶圣陶是解放后国家出版总署第一任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叶至善是中国少儿出版社第一任社长。1969年,叶至善随团中央下河南潢川干校,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7,(9)
<正>7月27日至28日,由民进中央、中国教育学会和叶圣陶研究会共同主办,民进上海市委会承办的"2017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活动"在上海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研究会会长严隽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刘新成,民进中央秘书长、叶圣陶研究会秘书长高友东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刘新成主持。  相似文献   

17.
史晓风 《民主》2008,(11):41-41
叶圣陶先生生于1894年,卒于1988年。享年94岁,堪称长寿。 有人问我,叶先生长寿的原因.我答以“修养,职业,喝茶”六个字。  相似文献   

18.
1999.11.17今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05周年。今天各方面的专家和朋友们聚集在一起为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同时举行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这是对叶圣陶先生最好的纪念。叶圣陶先生是誉满中外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种种美德,他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一生中做任何事情,写任何文章,都实实在在,一笔不苟,都对人民负责、对民族负责。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从事文化、教育、编辑出版工作70多年,在每一个领域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理论建  相似文献   

19.
叶小沫 《民主》2014,(9):61-63
<正>看着眼前的《叶圣陶全传》,不禁让我们回想起许多往事。1976年,金林兄28岁,刚刚开始北大的教师生涯,他选定叶圣陶作为自己研究现代文学家的对象。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第一次迈进了北京东四八条爷爷居住的大院。谦逊和蔼的爷爷接纳了这位踏实诚恳的年轻人,倾心和他交谈,回答他提出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恺新 《民主》2010,(8):45-46
<正>叶圣陶和林汉达是两位受人敬仰的民进前辈。叶圣陶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第七届民进中央主席;林汉达是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