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成敏 《前沿》2011,(16):27-29
当代中国转型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与公民主体性政治人格处在双向互动的生成与建构过程中。中国公民主体性政治人格的建构,关键要确立政治主体意识、政治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等现代政治意识,并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政治生活实践,加入公民社团等多种政治社会化途径提升公民政治人格。  相似文献   

2.
周志辉 《人民论坛》2014,(11):138-140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重要时期,公民社会的构建呼唤无数具有公民人格的现代公民,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与公民人格的培养直接相关,从帮助青少年构建主体自我、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文化自我入手,健全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个人同一性、社会同一性和文化同一性,培养青少年主体人格、主体间人格、社会公共性人格和文化性人格,是青少年公民人格培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郭改玲 《前沿》2014,(5):70-71
现代公民人格是现代化国家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新民说》一书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中国社会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本文以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为主轴,着力探寻其时代价值,汲取“新民”形象中的现代元素来塑造现代公民人格,借鉴“新民”形成途径来探析现代公民人格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兰芬 《群众》2009,(11):21-23
走进碧溪,农村城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惊叹于这个“人均不到八分地”的偏僻小乡村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修筑了一条以“消除贫穷、共同富裕、改善民生”为理念诉求的“碧溪之路”。  相似文献   

5.
周菲 《长白学刊》2005,(5):74-77
城市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是社会与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结果.城市发展内涵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科学、健康的人格养成.科学、健康的公民人格是城市发展的软环境需要,是支撑城市道德文明的基石.城市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文明、文化进步的集中体现,是公民人格养成的主客观环境.同时,城市发展也对公民人格的养成提出了内在规定性,如法制与道德原则、独立与自主原则、开拓与创新原则等.  相似文献   

6.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于人民民主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如果没有市场经济所逐渐培育起来的高度负责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就不可能造就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所必须的成熟的政治人。所以,从  相似文献   

7.
杨茜 《求索》2013,(6):255-257
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积极进行公民文化建设.是中国向民主社会、法治国家转型的必经之路。用民族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来培育共享信仰.强化社会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认同,凝聚民众的爱国意志.这些都为中国的公民文化、公民社会建设提供了切实的经验参照系。  相似文献   

8.
高桂贤 《湖湘论坛》2008,21(4):120-121
公民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公民社会里的公民都享有政治国家无权侵犯和剥夺的基本人权。培育公民社会意味着社会运行中的双性参与,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性别平等的正义理想不主张让女性生活在男人的世界里,简单地追求男性的理想。应以公民资格为基石建构一种性别平等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9.
张琦 《求索》2013,(10):113-115
公民健康文化人格的培育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构建公民文化人格,对确保我国公民健康文化人格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于自身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地位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自我感知和体认。公民意识的提升受到封建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统治惯习、社会化大生产改革的不彻底以及儒家伦理等级思维等因素的制约。公民意识的提升有赖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同时,还必须加强公民教育,发挥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人格理念中存在着重德性而轻知性、重理性而轻感性、重群体而轻个体的历史局限。现代人格的建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换问题 ,而是一项在整合基础上重建的系统工程 ,应该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人格优秀成份基础上 ,学习借鉴西方人格理论的科学因素 ,塑造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道德人格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公民社会与公民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发达活跃的公共政治生活。古希腊的城邦是一个完全由公民组成的主权的公民国家社会。“公民社会”的特点是全体公民自治,“人人统治大家,大家统治人人”,充满民主与自由。公民社会也培育和蕴含了一种公民精神,全体公民都是社会的主人,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精神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同时也享受着公平的社会生活。古希腊公民社会的公民精神主要体现在:维护公共政治的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精神;公民本位的自身价值精神;超越自我的社会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3.
王水雄 《人民论坛》2023,(23):135-138
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离不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积极参与,需要特别注意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人格塑造。青年阶段作为一个极为重要的人格发展阶段,往往会让传统和新潮汇聚。由此,人类文明中一些新的萌芽可能会在青年群体中获得培育,并进一步发展壮大,与时俱进地推动人类文明演化进步。新时代新征程,理想的青年人格应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使命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更要具紧迫感和现实感,有意识地自律、自省、自我节制,稳健地迈向自我导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公民文化,是为了稳定民主制度的一种心理分析理论。在本质上要求公民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文化的构建,需要一个完善的、离不开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式——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15.
“公民社会”概念与中国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丙中 《思想战线》2012,38(1):30-38
中国政治的民主发展水平与中国社会的公民性发育程度并不必然是同步的。公民社会的概念在翻译上逐渐从市民社会为主演变为以公民社会为主,在对象范围上逐渐从现代都市扩展到整个国家共同体,在行动主体上逐渐从城市居民的自愿结社和现代产业分工下的非营利组织,扩大到包含农民的各种结社的所有公民组织,在与国家的关系上逐渐从强调独立乃至对立转而强调非行政与非营利属性下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社团作为组织实体是公民社会的外显方面,而公民精神则是其内在品质。公民社会已然是中国的现实,这不仅是由中国的宪法所预设的,而且是由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和广泛的公民结社很现实地代表着的。  相似文献   

16.
黄湘莲  ;朱红文 《求索》2008,(8):95-96
善治,是人类社会管理公共事物的理想模式,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社会的最佳配合,更是公民与政府的良好合作。从全社会的范围看,善治离不开政府,但更离不开公民。善治有赖于公民自愿的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不会有善治。而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是国家与社会保持良性关系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实现善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人格现代化取向:独立型人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人的现代化 ,而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又是人格现代化。独立型人格是人格现代化的取向之一 ,是人的主体性的直接体现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民主政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的核心——公民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公民社会当作是在国家体制和市场体制之外由公民组成的社会.公民社会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公民身份和独立自主的地位,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对公共事业的投入是公民美德的关键标志.它意味着随时准备节制个人或集团的特殊利益,而将共同利益置于首位.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科学》2008,(6):67-70
为了及时、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科学素质纲要》的监测评估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中国科普研究所(受中国科协委托)手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进行了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继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之后,依托遍布全国的基层组织及2001年建立起来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变化观测网”成功进行的第七次全国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20.
论女性人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人的本质和人的个性的相互关系角度出发来探讨女性人格,探讨女性作为人和作为女人在历史生成和发展中的状况,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各自所占有的位置,说明女性作为人和作为女人在历史上的境况和在现代的遭遇,以及女性人格转型遇到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