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罪犯和监狱民警在监狱运行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罪犯人权与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都是实现人权保障的共同需要。因此,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要保障罪犯人权,也要关注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两者是处于同一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罪犯人权与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实现了,才能确保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利害关系要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害关系”可以被分解为“权益”和“因果关系”两个要素。“权益”要素的判断存在“法律上权益说”和“事实上的权益说” ,但二者在实践中呈融合之势 ;“因果关系”要素操作性不强 ,难以把握 ,在全球呈枯萎之势 ;在“法律上权益说”的构架下 ,“因果关系”有被“权益”吸收的可能。我国宜采用“权益”要素为主、“因果关系”要素为辅的模式解决原告资格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保障妇女权益,浙江省人大针对近几年反映突出的“农嫁女”权益保障、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两大问题进行了重点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全省性的“农嫁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加强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备案、审查和撤销工作,制定《浙江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等多项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研究的两类主要视域,但文化事业视域中的相关价值与规范交互性研究往往为学界所忽略。在我国最基本的文化服务事项尚未实现充分平权供给的前提下,该类研究更显其现实意义。有必要在我国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所依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生系统变革的背景下,从价值目标与权益事项这两个方面来尝试解构文化事业视域中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规范内涵,以提供必要的原理原则层面的概念指引。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服务供给方而凸显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个殊化价值目标,公益性文化单位提供的服务是义务非营利性的,经营性文化单位提供的服务则是激励非营利性的。在此基础上,基于非营利性价值目标所蕴含的社会效益最大化考量,从文化参与权益、文化成果分享权益和文化平等权益这三个方面,来厘清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融贯性权益事项。  相似文献   

5.
简论《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了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证了妇女在政治地位和人身权益保障方面若干有待提高和有待深化的问题,对目前妇女参政中普遍存在的女代表必须同时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之降低妇女参政质量的通行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妇女权益必须着眼于保障妇女的发展权利,它是妇女获得一切权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草山 《法制与经济》2001,(12):61-62
我们知道,为了保护网络安全,防止黑客的入侵,在建设局域网时,“防火墙”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企业作为一个“局域”经营单位,经营安全也会经常受到外界侵犯,因此,为保障自己的经营安全,也很有必要建立御敌入侵的“防火墙”。这个“防火墙”,就是法律保障。针对企业在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经营权益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建立保障企业经营安全的法律“防火墙”,应着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法的目的、手段与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法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行政权益。研究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研究行政法学的起点,是确定行政法法学发展目标的需要,有利于建立健全行政法学的体系。“人本主义”是现代法学的根本精神;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所有行政法律制度都要以保障公民的行政权益为出发点来设置;行政法的功能决定其在法律体系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都是确定行政法目的的依据。如何实现行政法的目的?主要是:确认公民的行政权益,确定行政权限和行政职责,控制行政权等必要手段。完整的行政法体系应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程序法;行政过程中的实体法;行政救济法等。  相似文献   

8.
女性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她们有着“女性”、“农村外来户”和“打工者”三重身份,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现实的不公让她们有口难言,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失语者”,本文通过对江苏和北京的女性农民工生存现状进行调查,揭示出女性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情况的现状,并对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女性农民工群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已于最近正式施行。《条例》在防止家庭暴力和保障妇女健康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其中,对妇女土地权益作了详细规定,比如,“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理由剥夺妇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价值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周翠彬 《政法学刊》2008,25(5):117-120
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作为人权保障范畴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价值已经超越了传统观念中关于缓解社会贫富分化,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秩序等意义,而是触及了整个社会的深层价值底线,即修正现代民主的局限性,维护实质上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践我国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我们必须从各种途径来完善我国社会弱势群体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1.
陈柳裕 《法治研究》2008,(11):55-58
第五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以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和服务管理为个案,就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相关法理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探究.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提升,就流动人口犯罪及其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经验交流,并就流动人口法制的现状及其完善进行了深入评判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一个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社会资源、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而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需要与法律规定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他们的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本文主要从完善委托代理、对被害人进行告知、请求损害赔偿等制度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切实保障被害人的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3.
“失独家庭”是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实行了三十年之后产生的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一群体面临着养老、医疗等诸多困境,但是针对“失独家庭”权益保障的立法和实践还是滞后的,社会也没有对这一群体给予广泛的关注,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国家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对“失独家庭”的权益给予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军人权益保障问题对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条件下,军人权益保障也出现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新障碍。这就应明确军人权益保障的特征,从军人权益保障的现实出发,采取制定《军人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培养军人的权益保障意识、建立军人权益保障的维权平台、军地联合完善军人权益保障机制、疏通军人权益保障渠道等具体措施,以切实解决军人权益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立法及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立法要妥善解决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权益保障两大问题.摈弃以管理为主旨的立法价值取向。本文在对流动人口地方立法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居住证立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制度设计安排,强调必须在上位法的框架内进行适度的制度创新,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等原则.寓权益保障于具体制度之中、寓政府有效管理于具体服务之中、寓服务管理和权益保障于激励机制之中,突出居住证制度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理应成为当代中国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重大社会课题。需要从农民工维权机构、农民工协会组织、农民工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市民待遇消除歧视、农民工权益保障论坛等方面努力,不断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商务与法律》2006,(6):41-41
第6l届联大于2006年12月13日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这是联合国首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面保护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它将对全世界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全球有6.5亿残疾人,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个公约生效前,还没有专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目前,立法保护残疾人的国家还不到50个,而对残疾人的歧视则非常普遍。本届大会通过的公约将对各国的立法提出要求,从建筑、城市规划、交通、教育、就业和娱乐等各个方面,改变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对残疾人的不平等观念。公约具体包括50个条款和一份任择议定书,内容包括无障碍环境、免受歧视以及健康、就业和参与政治等一系列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维护其合法权益,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明晰产权主体、制订《土地征用法》、政策保障机制、社会保险机制、就业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羽弋 《政府法制》2012,(22):17-17
将“常回家看看”写入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今日之争论,只不过在重蹈往昔的覆辙。说来说去,依旧重弹老调:“常回家看看”不仅是一个孝悌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立法者应该权衡这二者的轻重,以及划分道德与法律的楚河汉界等。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当代社会的焦点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应当依靠法治,而行政法治是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关键。从行政法的角度保障农民工权益要注意:转变行政理念,确立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人本法治观;恪守行政法基本原则,不折不扣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行政立法的力度,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加强行政法律监督,畅通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