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兆龙先生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不可等闲视之的法学大哲,他的9篇文字前时被有心之编者(陈夏红君)抽列编排,以《大陆法与英美法的区别》为名结集,并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故贤得以重温,珠玑得由散布,无论是编辑者还是出版者,皆可谓功莫大焉。笔者既躬逢其盛,则于欣慰之外,亦颇有一种诉说的欲  相似文献   

2.
有关叙事时间的研究一直是叙述学研究的重点论题之一。热奈特在《论叙述文的话语》中以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为例,详细论述了叙述时间的速度与节奏的问题,并提出了场景、休止、概略和省略四种速度模式,力求将叙述时间研究量化与科学化。随着有关叙事问题的研究的不断深化,这种科学性变得不再可靠。时间本身就是人类意识的表达,速度与节奏更不例外,何况是叙事文学的速度与节奏。莫泊桑《项链》中的叙事速度与节奏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田红云 《思想战线》2011,37(5):139-140
傩戏的历史发展过程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神话行为的叙事。最初的傩祭仪式对神话做出诠释与表现,进而在神话行为的主导下实现神话意识,发展至相对完整的戏剧艺术的表演。傩戏在各种扮演行为和宗教艺术的综合运用中具有丰富的行为叙事特征。本文试以湘西傩戏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普通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理解尚有偏差,致使群众诉求难以妥善解决。近期,党和国家日趋重视平安中国建设,平安建设赋予社会公平正义新的时代内涵,要求公平正义应当以社会整体正义为重点,强调社会秩序稳定对个体正义的正面意义。对此,以开展平安中国建设为契机,寻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之路径,以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高效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期待。  相似文献   

5.
雾峰林家在台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大陆则很少有人知道,对这个家族惊天地泣鬼神、满门忠烈的悲壮故事更是知之甚少。假如说一个家族出一个民族英雄已经是了不起的话,那么这个家族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一代又一代在台湾历史上数得着的著名人物,恐怕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雾峰林家——台湾第一家族绝世传奇》近期在大陆出版,向更多的民众揭开了这一家族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蒙古族作家海勒根那在环形时间观和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借鉴并吸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圆形叙事结构。以海勒根那的多部作品为文本,通过对比螺旋式环形结构、"来而复去"的空间循环模式和"死而复生"的生命循环模式等圆形叙事结构旨在揭示海勒根那在草原题材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7.
在对"转型语境"、"司法过程"和"二维叙事"三个基本问题进行追问的基础上,本文对当下中国司法过程中"实然方法论"与"制度方法论"、"道德叙事"与"法律叙事"等"二维叙事"现象进行了描述和反思。我们发现,此种"二维叙事"现象深深植根于现行的意识形态、制度设计、职业安全和人类固有的心理倾向等事物之中,但是为了实现法律正义,我们必须实现当下方法论叙事的法律转型。  相似文献   

8.
吴明生 《桂海论丛》2013,(4):96-101
打造"双百亿"出版传媒集团是当下各省(自治区、市)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打造广西"双百亿"出版传媒集团的可行性、优势和困难,提出政府应统筹规划积极支持打造广西"双百亿"出版传媒集团;接通出版发行产业链;将集团上市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规划之中;以重大项目的培育与实施,支撑和推动大型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北京建立广西出版中心;打造一支过硬出版传媒队伍;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及政策扶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了各民族的文化审美和精神理念。少数民族古籍的出版,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从事民族古籍出版的民族出版机构,须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打造优质民族古籍出版项目。文章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彝族古歌》的出版为例,探讨了出版环节对民族文献的出版赋值以及民族古籍出版精品的打造,以期对民族古籍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出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的述体由三重述体构成.文学史的时间是由述体决定的、寄寓于一定空间内的一段历史时间.文学史的空间也是由述体决定的、寄寓于一定历史时间内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史叙事的时空应该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即述体时空、故事时空和话语时空.文学史叙事的特点揭示了述体的感受能力和思维逻辑与文学史"四本"内在逻辑之间的关系.以及代表述体的叙事者进行的叙述与历史本身的关系.这些关系及由此而确立的相关规约.共同构成了文学史叙事的述体时空与文学史文本时空之间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徐立钱 《前沿》2013,(10):147-149
在正统的现代文学史叙述中,巴金小说《家》里的觉慧历来是备受赞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过考察作者本人的叙述和文本的实际,可以发现文学史所塑造的可爱的准革命青年觉慧的形象有待于重新认识。论文首先追溯了1949年以来四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所塑造的觉慧形象,接着从作者的叙述和文本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觉慧作为从封建大家庭蜕化而来的一员所固有的缺陷。最后通过比较《家》中的觉慧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引出"如何启蒙"这一在今天看来依然重要但却悬而未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出版理论与实务》课程与专业实训平台《茗流》报纸相结合,以出版理论为依托,在教师教授的前提下,开展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采、写、编、做”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功效,同时也揭示出高职教育在实践性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3.
比较哲学要求比较者对被比较者双方的特征都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以相对超然的态度进行比较。生在18世纪中国的章学诚面对的问题是挽救当时经学的流弊,即只讲求训诂考据而不顾义理。而柯林伍德历史哲学的直接目的,则是要推翻西方传统历史思想。由各自的历史性造成思想间巨大的差异,是任何严格的比较研究不能不注意的。  相似文献   

14.
班文战 《人权》2013,(5):48-51
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与外国人权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在人权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中外人权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中国大陆地区最先设立人权法学二级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和首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之一,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人权教育领域以及在这一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中国政法大学人权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背景、目标、模式和效果等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为中外人权教育领域其他现存的和潜在的合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呈现马克思国家观出场的重要文本。以回归文本语境的解读范式来看,马克思国家观的出场叙事是总体式的,而非成分式的。以“现实的规定”的社会政治基础为理论地平,马克思倾向从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整体关系中勾勒国家机体总体图景。因循这种面向现实的批判向度,马克思探讨了制度、行政、立法等国家要素与人民之间的应然联系,初步建构起国家治理总体逻辑。面对自身的理论不足,马克思在尝试克服思想限度的过程中,萌发了关于未来国家形态的总体构想,并拟定了整体性的理论计划。  相似文献   

16.
由近代中国商会的政治活动观之,在成文宪法等政治法律基本不被实施的背后,近代中国依然存在非正式意义上的政治法实践。这种政治法实践在多个层面被充分展开,主要包括政治认可上的合法性审查、政治教化上的行为控制和政治妥协上的秩序诉求。这三种非正式的政治法实践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制度演化而非制度移植的路径。与西方现代政治法传统、也与中国古代政治法传统不相一致的近代中国政治法实践,在理论上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演化逻辑。  相似文献   

17.
台湾酷儿小说与“酷儿”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文化场域中形成不可忽视的次文化存在,成为一时潮流,冲击了性别论述的方式.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酷儿小说的身体叙事,探讨酷儿书写对情欲、身体的认知,进一步考察酷儿小说的性别理念及其对性别身份的思考.同时,本文考察酷儿小说如何以跨文类的跨界书写展现酷儿的性别理念,以此尝试梳理酷儿小说在台湾语境中的特征及其性别论述方式.  相似文献   

18.
按照传播仪式观,民族主义是传媒叙事的重要脚本。在体育英雄叙事中,媒体往往刻意强调英雄的民族身份,同时在"反抗书写"中塑造东方的英雄,这种叙事隐藏着"自我东方主义"的权力话语。本文通过对台湾《中国时报》中的286篇有关"林书豪"的报道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林书豪的新闻报道逐渐位移于头版,新闻价值发酵,林书豪的符号弥散于报纸各类新闻里;他以各种能指出现于媒体标题和行文中,并被媒体通过不同报道视角来进行追捧和赞美;在媒介塑造中,林书豪的台裔、亚裔等"民族/种族"身份与他的英雄故事混杂在一起,"林书豪神话"的媒介叙事被民族主义、身份认同等权力话语所裹挟,成为整合台湾社会、凝聚民意的符号。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情境主要是指制度情境。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范式牢牢扎根于理性选择的传统,承认行动者的行动是一个有目的的理性选择的过程。但它强调行动者的理性是在情境限定下的理性,行动者的选择是在制度约束中的选择,理性和选择必须在特定社会和历史阶段的制度框架下才能得到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博的兴起,微博上的诽谤言论层出不穷。微博的两个主要功能即"发布"与"转发"均可能成为诽谤罪的实行行为。个人用户无论出于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只要其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便可能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之评价,主要在于具体法益轻重之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