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诉法二次大修这次刑诉法修改的面较大,修正案草案99条,拟将刑诉法从原来的225条增加到285条。修改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等原则。修改主要涉及完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特别程序等七个方面。8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现此草案及草案说明已在网上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草案在原有"严禁刑讯逼供"规定的基  相似文献   

2.
上海检察机关适应新刑诉法试点简易程序公诉人全面出庭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下称新刑诉法),新刑诉法二百一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  相似文献   

3.
人大动态     
全国人大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彰显"人文关怀"12月26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次审议。与一审稿相比,二审稿从完善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以及特别程序等方面,对草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增加了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方法收集证据,严格限  相似文献   

4.
有"小宪法"之称的刑诉法修正案表决通过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2856名全国人大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内以2591张赞成票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现行刑事诉讼法。1996年,刑诉法修改后经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2011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将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二审中的发回重审制度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课题.新草案对二审中的发回重审仅仅提到了一点,即限制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发回重审的次数.但这种蜻蜓点水式的修改依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存在着理解上的歧义.文章比较分析了草案前后对发回重审的不同规定,并结合草案和现行刑诉法关于二审中发回重审的规定分析了发回重审存在的矛盾,最后借刑诉法修改之际提出了自己关于二审中发回重审的修改意见,希望新法能够对此进行明确合理地规定,让正义能够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6.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1,(17):16-18
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于首次审议后不久,在网上公布了刑诉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7.
备受关注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说明,于2011年8月30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部于2004年-即动议修正的法律,因涉及到公检法等机关的权力再分配,以及各方利益难以摆平,修法工作曾几度停顿。但现行刑诉法却因其存在重实体而轻程序、非法证据难以排除,侦查部门权力强大、法院独立性不够,律师权利难以落实等诸多弊端,备受业界诟病。草案说明显示,此次修法共涉及条文99务,拟将刑诉法从原  相似文献   

8.
陈默 《民主与法制》2011,(33):52-54
面临“大修”的刑诉法修正草案,已由全国人大向社会公布,反对自我归罪和婚姻家庭特免权的规定,备受关注。草案规定,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法院可强制其到庭,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草案在重申了严禁刑讯逼供的同时,增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每月要闻     
《时代主人》2012,(3):48
(2月5日—3月4日)2月5日,在赣全国人大代表集中学习座谈会在南昌召开。会上,大家学习讨论了中央有关换届选举工作精神和刑诉法修正案草案。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0.
2011年8月2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诞生于1979年的现行刑诉法,是改革开放、重建法制后首批出台的七部法律之一。1996年,该法进行了一次重大修改,是次以程序正义、保护人权为核心诉求的修法,被誉为中国建构现代司法制度的里程碑事  相似文献   

11.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体现了保护人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8月25日,在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从多重视角对刑诉法修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此,特摘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法眼天下     
专家热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律师法刑诉法“不齐步”?期待尽快衔接;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干部离任任中都可进行审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开始起草。  相似文献   

13.
优化审判程序:公正与效率兼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1,(18):24-25
2011年8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郎胜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说明时表示,此次刑诉法修改在完善审判程序方面,主要涉及三大方面:调整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完善第一审、第二审程序,  相似文献   

14.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日前正式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全国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田文昌,在8月下旬民主与法制社主办的民主与法制巡回讲坛河北站的现场讲话中,重点针对修正案草案中被告人、嫌疑人、辩护人的权益保障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他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涉及遏制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解决证人出庭难、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等。  相似文献   

15.
刑诉法修正案草案日前正式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全国律协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田文昌,在8月下旬民主与法制社主办的“民主与法制巡回讲坛”河北站的现场讲话中,重点针对修正案草案中被告人、嫌疑人、辩护人的权益保障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他的意见和建议,内容涉及遏制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解决证人出庭难、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等。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做出了重要修改(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了具有"小宪法"之称的《刑诉法》之中,使其成为了新《刑诉法》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媒体搜索     
刑事诉讼法大修据光明日报8月25日载,时隔15年之后,与公民权利息息相关的刑事诉讼法迎来第二次大修。8月24日上午,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郎胜作说明时介绍,本次刑诉法修改面积大、内容多,并增加了新的编  相似文献   

18.
侯瑞雪 《理论月刊》2014,(5):106-109
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人权保障"作为立法的基本原则,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基本理念。新刑诉法从程序等几个层面加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力度,然而新刑诉法在人权保障方面却仍然存在一些困境。新刑诉法仍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二者并重并将其作为刑诉法的直接目的,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会走入误区;被害人权利保障成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软肋;秘密侦查合法化带来人权保障的隐忧。因此,要走出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误区,必须明晰刑事诉讼不同层次的目的,完善被害人的相关权利并规制公权力的运作。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公布引发了阅卷权制度中关于辩方是否有义务将其获取的无罪证据告知控方问题的讨论。我国现阶段应以完善辩护律师的单向阅卷权、不给辩方施加证据告知义务为宜,刑诉法修改中也应强化辩方权利、制约控方权力,以维系控辩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记者:刑诉法修改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由于该法是对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又贴合民众的司法需求,公开征求意见后,大量民众参与了讨论。很多人认为,新亮相的修正案草案,在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上迈出了较大步伐,将推进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