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怎样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居者更舒适、更开心",这是垫江县委、县政府在"宜居垫江"建设中的思考。县委书记罗德介绍说,垫江在宜居建设中,不仅做好规定动作而且还在自选动作中,提出从软、硬环境两个方面,以打造卫生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为平台,把垫江建设成为一座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牡丹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宜居之城,并把对宜居的建设上升到对乐居的追求。从宜居到乐居体现了该县在"宜居垫江"建设上的超然追求。  相似文献   

2.
《重庆行政》2011,(1):I0004-I0007
江津区充分发挥依山傍水、山水辉映的天然优势,在城市建设中突出“江城、江水、江景”自然特色,做到城市与森林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城市特色,彰显城市灵气,激发城市生机,提高城市宜居指数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蔡晓春 《今日浙江》2013,(22):53-53
龙泉的城市定位是“山水古城、剑瓷名城、旅游新城”。“山水古城”体现生态特质,“剑瓷名城”赋予文化禀赋,“旅游新城”展示宜居宦游晶质,也是龙泉城市发展的最终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4.
《重庆行政》2011,(6):I0028-I0031
宜居幸福之城,在于“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更在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的特性融人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称发展带给人心灵底层的愉悦和感动。云阳汲历史人文之精华,借磐石之刚毅、平湖之柔美,锤炼了刚柔并济的城市性格,形成了山水相依、人城相融、林城相拥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5.
宜居幸福之城,在于“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更在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的特性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以及对称发展带给人心灵底层的愉悦和感动。云阳汲历史人文之精华,借磐石之刚毅、平湖之柔美,锤炼了刚柔并济的城市性格,形成了山水相依、人城相融、林城相拥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6.
徐国华 《公民导刊》2011,(9):I0010-I0011
自2009年4月以来,丰都县大力实施“魅力城市、舒适集镇、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宜居丰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黄长琥县长在《建设“宜居丰都”,提升民生幸福指数》一文中写道,“宜居丰都”是“五个丰都”建设的枢纽和核心秘在,更是“五个丰都”和民生事业的“总标尺”。  相似文献   

7.
议“山”     
门头沟区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8.5%,区“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建设新城区、规划发展浅山区、保护涵养深山区,形成“三区”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集休闲旅游胜地、高端商务新区、山水宜居新城、首都生态屏障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区的发展战略。其中全力打造休闲旅游胜地、山水宜居新城都离不开山。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城市发展更生态、更宜居是全球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位于德国西南边陲的弗莱堡,是公认的生态城市建设典范,被誉为“欧洲环保和生态之都”。弗莱堡秉承政策创新与科技应用、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思路,通过多样性措施,实现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蓝晓 《传承》2013,(6):18-19
在打造“五个大新”(新型工业大新、沿边开放大新、山水宜居大新、生态旅游大新、和谐幸福大新)、建设更大更新魅力边境强县的探索和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和谐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新型工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沿边开放是展现边城魅力的动力,山水宜居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生态旅游是发挥资源优势的途径,和谐幸福是人民福祉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重庆山美、水美,山水牡丹更美,其美艳绝伦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所谓山水牡丹,可上溯至唐时。相传武翌为太平公主于忠州之西太平铺(现属重庆垫江)取得疗疾丹皮、赤芍后,钦命“于忠州太平铺之西山簏建牡丹仙子庙”,由是当地山民种植甚广,一至阳春三月,绵亘数十里的西山一片花海,形成了辉映壮观的山水牡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13,(10):F0004-F0004
长治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充满发展活力和上佳宜居环境的城市。市区东山西水,南秀北美,山水、园林、城市、人文融为一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环保方面。近年来,该市郊区环保局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宜商、宜业、宜游、宜学、宜居“五宜”长治的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建设美丽郊区为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污染防控、总量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措施得力、成绩突出,成为上党环保工作中的佼佼者。突出体现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有序开展、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环保专项资金及时拨付、生态保护工作稳步推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是重庆市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的重要补充,也是突出“五大功能区”发展特色的重要载体。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乡村”以来,我市实践探索不断推进,以“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为标尺,系统推进,已经成功创建了近200个市级示范村。市委要求建设“美丽乡村”要结合五大功能区发展实际,不做面子工程,不搞形式主义,不能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要突出“乡村味道”、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习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要义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中央城镇化会议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城乡建设要突出自然和文化特色,在山水上做文章,强化“山城”、“江城”和“绿城”特色,并明确要求:要将自然山水作为城市的“图底”,利用好山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建设山水交融、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的美丽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承德市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目标,着力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生态自然环境、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全力打造“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魅力承德。  相似文献   

15.
《同舟共进》2012,(11):F0003-F0003
新穗东·新增城 增城位于广州东部,是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东进”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处在珠江三角洲东岸经济带的黄金走廊上,是广州一东莞一深圳一香港发达城市群和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在广州新一轮城市空间布局中是广州东部山水新城的重要发展组团和广州城市副中心。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州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最年轻的,承担着广州产业新区、宜居新城的重要发展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李云 《群众》2007,(11):36-37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另一方面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聚集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因此,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选择。但是,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却是一个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以碧水蓝天为代表的“隐形民生”——生态文明,不但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更关系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山东省龙口市人大常委会把“抓环保就是抓发展、抓民生”作为履行监督职责的重中之重,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全力推进生态宜居和谐城市建设,切实让一方百姓永享碧水蓝天。  相似文献   

18.
蒋阳 《群众》2023,(21):69-7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是城市化进程进入“精细化”时代、城市发展注重内涵式增长、  相似文献   

19.
自1986年至2000年,钱学森先生与我的通信,现在保存完整的共有56封。信的内容包括山水城市、建筑科学、建筑哲学与建筑文化等。1992年我将《奔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城市科学纵横谈》一书寄给钱学森先生,同年10月,钱老复信中提出“山水城市”这一“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结合”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据资料记载,钱学森山水城市构想的提出与深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说“山水城市”这个概念最早见诸文字是出现在1990年7月给吴良镛教授的信,可是孕育钱老这一构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王作安 《重庆行政》2010,12(3):15-17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对外开放的环境工程,更是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民生工程,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的经济工程。近年来,合川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将实施森林工程作为贯彻落实“森林重庆”战略部署的主要抓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努力打造山水绿城和谐相融、人文历史温蕴厚重、城市风格鲜明的宜居宜业之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