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孝辉 《北京观察》2001,(11):30-32
“9·11”恐怖袭击事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震荡,均不亚于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其冲击波不仅令全球经济与股市受挫,也使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历史进程发生着变化。人类对新世纪和平与发展的祈望,就此被蒙上了不祥的阴影。而所有的这一切,仅仅只是由于位于都市的高楼森林中的两栋标志性高楼,被劫持的民航飞机撞击后坍塌而引起的。源自美国,风靡全球,被世人竞相攀比,趋之若鹜的超高层建筑物,一刹那间将自己易遭攻击伤害的脆弱  相似文献   

2.
余元钱 《前进论坛》2008,(11):59-60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五大佳节之一(另外四个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称:“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重阳”是由于两个最大的阳数“九”相重合而得名,故称“重九”。而“九”与“但愿人长久”的“久”同音,有岁月长久。延年益寿之嘉誉,故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重阳节视为民间一大佳节,“享宴高会”,以为纪念。今天.人们则赋予重阳节以新的意义,它的几项主要习俗.大部分仍然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3.
赴法国的考察研修,收获是多方面的。我作为学校后勤方面的代表,从校园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大后勤视角,鸟瞰法国及周边国家大地,更是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人类的现代文明,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并不断发展的,而人类的文明程度对国家的建设发展、环境创新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大的反作用。通过实地考察法国及周边发达国家,更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对“现代文明”这个词,我们也许时时提到,但在潜意识里、行为中却有意无意忘却或者与实际脱离。而我们在法国及周边发达国家生活的20多天时间里,则切身感受到处处折射着现代文明的光…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高春梅儒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二千多年的王朝兴替和社会发展中绵延不绝并趋于隆昌,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倡导和实施,关键在于它的理论是教人具有理性和道德,使社会趋于有序和稳定,并以此而求得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处与积极发展。不论...  相似文献   

5.
孙平 《精神文明导刊》2008,(3):58-59,61
深刻影响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新文化运动,是救国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和发展。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倒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其功绩是不可抹杀的,但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却没有多少成绩。于是,中华民族出于救亡图存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新文化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明与青年一代的价值评判刘琼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听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叹、指责。这种感叹、指责又往往鲜明、集中地体现在对青年一代的评价上,许多人津津乐道于对50年代甚至60年代、70年代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一套甲骨文手机表情包成为斗图圈的"新宠"。意蕴深远的传统文化符号竟与"神马、大神、有木有"等等网络流行词产生了一系列神奇的"化学反应",获得无数点赞。剑川历史悠久,这个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曾是中原、南诏、吐蕃之间的战略要冲;剑川文化底蕴丰厚,2003年,剑川古城被省政府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剑川百姓淳朴而传统,由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里的人们曾经过于内敛。现在,这些"历史、文化、思想"也正在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因为无论是当地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生活中,“文明”一词越来越为人们所广泛运用。因此有必要对文明概念的含义、文明与文明时代、文明时代与现代文明、现代文明的结构等,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李春雷 《探索与争鸣》2020,(6):12-14+157
<正>如果从传播和发展的视角来看,"文明与‘技术因素’(包括科学技术与管理技术或制度)相联系,而文化则与‘非技术因素’相联系",同时,"文明具有可变性和传播的强迫性,而文化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选择性"。梳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每一个文明的重要发展节点都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反之亦然。因此,在当今网络和新媒体技术飞跃发展的时期,以探究媒介技术与现代文明的演进逻辑为针,编织文明的未来图景,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0.
程凯 《北京观察》2024,(1):38-3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3,(11):56-73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有幸经过安徽全椒至肥东县境内46公里的合宁高速公路,一睹公路“风采”,不禁思绪万千。国家投入巨额贷款建造合宁高速公路,为苏皖两省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子孙后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唯可惜可叹的是,路旁的水泥铁丝网隔离墩多处遭到破坏,一些人竟然抄近道横穿全封闭的高速公路,更  相似文献   

13.
刚刚闭幕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一次进行了修宪,其中肯定了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又一次的推进。突破,意义重大就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的第二天,我参加了由光明日报编辑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以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为主题的研讨会,我感到时机好,起点新,意义大。探讨私营经济和社会主义契合点,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要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既努力增强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又充分发挥非公…  相似文献   

14.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善璧 《政策》2002,(5):9-1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必须对存在的挑战和困难有足够的认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必须严格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许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这种对文明人格的关注正是一切文明得以立足的核心,从古希腊的认识你自己、古印度的自度度人的伟大觉者,到古中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君子人格、圣贤儒行……都说明个体人格之于文明社会的意义.东西方文明为此都发展出自家关于爱与正义、关于觉悟与回向、关于明德新民与至善的教导.在古代中国圣哲那里,哲人即哲学,一个人可以不著书立说,他只须活出一至善至美的人生,其人生的完成即在于塑造一完美人格.君子大人之道即人格的养成.人格不仅是道德常识,不仅是心理性情,而且是义理层面、认知层面的.即使大字不识,也可以成为圣贤,是以慧能那样的文盲可以成为伟大的导师,而中国民间社会众多的武士、拳师、贩夫走卒,在人生的完善阶段,英气霸气内敛,气度华美儒雅.  相似文献   

16.
创建文明城市,是党的十一屈三中全会以来逐步深入股开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之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7.
走进百步亭花园社区,你会为这里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所感染。一边是热火朝天的新区建设,一边是安宁祥和的居住生活。这个生机盎然的社区有一种浓郁的人文氛围和文明和谐的邻里亲情,被人们称赞为“绿色社区、温馨家园、安全港湾”。2003 年 10 月 15 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建设部、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社区创建文明社区经验的通知》,号召各地学习百步亭的经验。李长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中央20 多个部委办的领导、社会各界、外国友人 14 万多人(次)到百步亭花园社区视察参观。百步亭花园社区已成为武汉乃至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所有大国的崛起,所有重大的文明历史进程,无一不与大学的核心作用相联系。在我们习惯的思维里,生产力决定一切,文化是依附于生产力的,甚至只是社会生活的某种点缀和补充。然而,如果将生产力视为外在于人的实体,就无法解释,500年前欧洲生产力水平远不如阿拉伯、印度发达,更比不上中国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载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我国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具有发展战略意义的方兴未艾的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以人为本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高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薛为昶 《前沿》2003,(8):129-132
二十世纪以来 ,工业社会的大生产造成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人类需要一种真正的生存智慧 ,深刻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正确认识和定位 ,架构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价值取向和建构原理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确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 ,开展全新的生态建设的实践 ,沿着文明、均衡、协调和健康的方向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