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媒体     
《南风窗》2011,(23):12-12
1.邓小平的遗产:伟大的稳定器【英】《经济学人》10月22日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大规模经济增长让不少人对现在的制度感到满意。中国共产党应该就此感谢一位个子矮小、烟不离手的人,他在近15年前逝世:邓小平——中国在1978年至1992年间的最高领导人。傅高义的新书认为,他是当代历  相似文献   

2.
盛世龙腾     
今年,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恰逢龙年,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将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前提下,继续"龙腾盛世谱新篇". 回首中国改革深化的这二十年不平路,我们不能不感慨改革的不易、改革的伟大. 二十年前的1991年,正当中国改革要继续深化的时候,一个声音不绝于耳地传了出来——要注意改革的"姓社还是姓资"问题.这个当时报刊上说得最多的话题让邓小平极度不安,他决定开始南巡,用行动和充分的事实回答这个问题,要引导中国的改革继续下去,不走回头路.正是这次南巡和他的南巡讲话,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向了深入,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他对当前国际形势、时代特征的分析和判断,是建立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依据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邓小平同志这方面的有关论述,正确把握当今世界主要矛盾,可使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斗争中不至迷失方向,确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在此,本文仅就邓小平同志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这一判断与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等问题,做一些初步的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全运会的鲜花和热浪在广州市民的心目中还记忆犹新,天河,又迎来了另一个盛会。1990年的一天,一位香港人登上飞机,直飞苏黎世国际足联总部。他是全国人大常委、国际足协执委霍英东。这一次到国际足联,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为中国广东  相似文献   

5.
黄宗良 《当代世界》2013,(11):11-15
"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这是邓小平在苏东剧变时就作出的判断,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冷战后20年来的历史发展证明,邓小平这一论断是很中肯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世纪伟人邓小平辞世10周年了.岁月的流逝只会增添我们对他的怀念和感激.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他的才能、智慧和韬略,理论、业绩和风范,构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百科全书,让我们学之不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笔者曾写过多篇关于邓小平的文章,每动笔一次便经受一次教育.本文拟从10年来世界局势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探讨一下这位伟大战略家有关国际问题理论的科学价值与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奇酒的谜底     
一张新加坡的报纸,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引起了美利坚合众国副总统阁下的注意。这一天,按照惯例,副总统安坐在书房的躺椅上,闲目倾听着他的秘书选读国内外报刊的新闻摘要。当听到新加坡《联合晚报》的一篇《邓小平的一日生活》时,他被一句话吸引住了。那句话是:“(邓小平)他习惯在晚餐时喝两小杯用中药浸过的补酒。”副总统连忙叫停:“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他当即指示秘书设法核实并寻找这种神秘的“补酒”,以破解中国的长寿养生之术。很快,查明事实确凿无误,这酒的全称为——“曾氏牌长寿长乐补酒”,产于中国著名的酒乡贵州遵义,在延缓衰老、益智健脑方面颇有奇效。中国不少高层领导人都喜欢饮用。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俄罗斯问题专家李永全研究员认为,“中国年”将极大地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对话。记者:李先生,您多年研究俄罗斯,非常了解中俄关  相似文献   

9.
去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同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举行了高级会晤,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会谈,并发表了《中苏联合公报》,宣布中苏两国、两党关系实现了正常化。邓小平把这次会晤的重大历史意义概括为"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戈尔巴乔夫表示完全赞同,他说:"一个很长的相互疏远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将要共同缔造  相似文献   

10.
赵义 《南风窗》2014,(18):22-24
<正>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之所以形成一股潮流,也正是因为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后,人们期望能从"总设计师"邓小平那里获得宝贵启迪。"改革"正是将一位大政治家的诞辰与当代中国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2014年,是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8月22日,又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此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  相似文献   

11.
南书房     
《南风窗》2010,(7):96-96
《三十年河东——权力市场经济的困境》杨继绳著武汉出版社2010年3月版作者经历了改革前后中国两种政治经济体制,有幸对中国30年改革的整个历程进行了新闻采访和跟踪调查。他写的调查报告有多篇作为中共中央文件、中央办公厅文件、国务院文件转发全国,30多篇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李  相似文献   

12.
“科技是金佛,谁拜谁受益”,这是全国第五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平谷区果品办公室主任邢彦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邢彦峰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他回想起自己十几年来在邓小平同志“科技  相似文献   

13.
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但是他伟大一生所创立的革命业绩、理论和战略思想依然炯炯发光,成为指引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 邓小平同志在其一生国内、国际的丰富革命实践中,党的对外工作是他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妻子去世,留给郭玉良一个儿子,和一张53万的催款单。他不得不与医院达成一则长达106年的还款协议,而至今无力还上一分钱。他依旧在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计四处奔波。从北京西客站下车后,郭玉良就直奔二姐家。路不长,300米。然而他还是走得非常艰难。那一天是2009年8月15日。出生在河南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郭玉良,初中尚没有毕业便辍学回家了,此后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将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中国正处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由于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向市场经济转型,向私人企业和国际贸易开放,2003年将是中国承担极其重大使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媒体     
《南风窗》2011,(13):12-12
1.《论中国》未够精妙【美】《时代》6月13日中国的当代历史是由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塑造出来的。只有某鲁莽大胆的赌徒才会在1929年的时候下注,说中国共产党会在1949年统治这个国家。而在1952年的时候,难以想象20年后毛泽东竟会和美国总统在北京相谈甚欢。类似的还有,谁能够在1979年邓小平出访美国,谈及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时候,想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会超过日本呢?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有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长期的革命实践经验。他站在时代的高度,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七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经  相似文献   

18.
赵义 《南风窗》2012,(1):44-45
邓小平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但在重要事务上他也需要获得领导层其他成员的同意和支持。比如废除人民公社,允许和农户家庭签订承包合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等,邓小平都经历了一段很长的仔细磋商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谢奕秋 《南风窗》2010,(26):35-35
"他们感兴趣的只是在农村生活的外国人,这有什么用?从没有媒体想报道我教育研究的东西。"卢安克曾经这样抱怨过。这个1968年出生的德国汉堡人,执著于内心派生的某种使命,但是中国人习惯性地检索他的普通家庭、一般学历,然后把他在中国10多年的支教生涯的前半段归结为失败。  相似文献   

20.
禾刀 《南风窗》2013,(21):96-96
在中国以及"中国学"盛行之地,"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这一名字远较他的英文名字更具知名度。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费正清的"中国学"影响非凡,费正清与中国人交往极深。蒋介石为什么会丢掉中国大陆?毛泽东有着什么样的缺憾?为什么"延安访问团"没能扭转美国对中共的政策?中国人口将来是否倍增?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变革将会走向何方?中国将如何走向公民社会……在《费正清中国回忆录》中,费正清记录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