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农垦占有海南四分之一土地,有着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尤其是东南部区域的农场更是具有发展旅游地产、餐饮服务、观光休闲等旅游业的得天独厚条件。紧紧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充分借助优势资源,大幅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产业转型促进农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不仅是农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周娅 《思想战线》2003,29(1):37-40
由于国际旅游市场日益一体化 ,旅游资源及产品的市场竞争替代关系逐渐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在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产品市场定位上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明确各地旅游资源在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并通过整合 ,形成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是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者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首先需要通过一。张“名片”来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提升国际知名度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增强海南人的自豪感,自觉按照“名片”要求修身养性、开拓创新,进而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旅游内涵,从整体上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综合竞争力。而选择“梦幻之岛”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第一名片”或“总名片”,按照“梦幻之岛”的要求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可以让游客来海南真正感受到什么是人间天堂,什么叫海外仙境。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3,(1):4-4
在国务院发布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旅游精品建设、红色旅游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四大重点。其中,“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规划》中提到的仅有的单一省级区域。《规划》提出,“推进实施《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旅游要素转型升级,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5.
吴利来 《新东方》2011,(3):39-42
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热带农业资源丰富而独特。大力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既是完善旅游产业链,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的需要,也是让占全省人口过半的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分享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的现实选择。笔者从介绍风靡国内的"一分地"休闲农业入手,进而以定安县为例,通过PEST、SWOT分析,探索"一分地"休闲农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推广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祎波 《今日海南》2007,(12):32-33
加快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支撑海南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意味着海南旅游业将大力增加“国际”元素,加速与国际接轨。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海南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应当充分地结合海南旅游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目的有策略的营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南山 《今日海南》2010,(7):24-24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批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专程到海南考察旅游工作。他要求海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扎实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使海南旅游业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8.
基于泛珠三角合作的湖南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湖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湖南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优势。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合作定位,强化政府协作与市场运作,构筑无障碍旅游区,扩大旅游市场,树立旅游品牌,实现区域间旅游业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25日,为加快旅游业国际化进程,全面推进旅游业开放,更好地指导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政府制定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海南旅游业将全面与国际接轨,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胜地,成为“旅游开放之岛,欢迎阳光之岛,休闲度假之岛,生态和谐之岛,服务文明之岛”。  相似文献   

10.
我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民歌海洋”、“铜鼓之乡”、桂林山水、“丹霞之魂”、德天跨国瀑布、通灵峡谷群、天坑群等等级颇高的众多独特性旅游资源,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兼备,人文旅游资源品位高、类型齐全;自然景观雄伟壮观,引人入胜;洞奇石美,山清水秀,温泉海滩,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2004年入境游客110万人次,旅游全年总收入达250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抓住机遇,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加快广西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广西旅游业在“非典”后尽快得到恢复和振兴及在新时期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自治区旅游局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对广西旅游业发展布局和框架进行调整,明确提出抓住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以景区(点)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形成网络。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11,(6):20-2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目标是从投资主导型经济体转为消费主导型的经济体。未来五年,海南国际旅游岛能不能适应我国消费主导的大趋势,对海南的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面临三大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2.
陆志远 《今日海南》2009,(10):20-21
当前,海南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期,也是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如何面对新一轮发展机遇,打破常规,全面快速推进服务业发展,已成为海南抢占经济发展主动权和制高点的紧迫任务。目前,海南发展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的环境、区位和资源等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基础和条件。笔者认为,加快海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应当重点发展“八大领域”,正确处理“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16,(5):I0002-I0003
近年来,保亭县坚持"雨林温泉谧境,国际养生家园"的发展目标,抢抓"大三亚"一体化旅游经济圈机遇,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形势、新常态,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2015年,保亭共接待游客4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3.23%;实现旅游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接待过夜游客62万人,同比增长20%。完善旅游规划,引领旅游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梳理海南经济大特区以往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认真认识与把握海南现实省情,明确海南客观、科学的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新时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区域发展模式应该是“一岛四业”,即“国际旅游岛”以及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热带高效农业、国际旅游业与现代教育业。  相似文献   

15.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离不开"9+2"各方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在泛珠三角区域各领域的合作中,旅游合作一直处于合作前沿,也是最活跃的。  相似文献   

16.
周傲霜 《今日海南》2009,(12):10-11
海南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特区省,仅海南岛海岸线就长达1600多公里,沙滩优质,海湾资源丰富,此外还管辖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诸多南海岛屿,发展热带滨海旅游可谓得天独厚。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热带滨海旅游产品,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作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海南旅游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新课题。我们必须深入地辩证地分析中国加入WTO以后海南旅游业的有利与不利,紧紧咬住海南省情岛情,立足长远发展,注重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做好旅游特色市场定位与景区规划,丰富旅游项目与完善配套基础,提高服务水准与人才培养水平。下大力气全面整治,创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品位。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月18日至21日,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在海南隆重举行。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场锣鼓”,论坛像一张请帖,向世界发出了旅游合作、共同发展的诚挚召唤;论坛像一堂智慧“大课”,一次思想“洗礼”,于海南来说是视野跨越和思路提升。  相似文献   

19.
唐赫梓 《新东方》2000,(11):73-75
作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在中国加入 WTO以后,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海南旅游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新课题。我们必须深入地辩证地分析中国加入 WTO以后海南旅游业的有利与不利,紧紧咬住海南省情岛情,立足长远发展,注重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做好旅游特色市场定位与景区规划,丰富旅游项目与完善配套基础,提高服务水准与人才培养水平。下大力气全面整治,创造旅游品牌,提高旅游品位。  相似文献   

20.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俄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霞 《新东方》2010,(3):39-42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必将推动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也必将带动海南旅游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而要全面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际化步伐,核心在于旅游人才,关键在于加快旅游职业教育和外语旅游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