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3”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案所引发轰炸式报道,震动全国,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的议论。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执法者自身守法意识薄弱,特权思想严重。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我们不能不对发生类似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求找到杜绝这类事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所谓压力,即人们判定一个事件具有威胁性、挑战性和对人们构成危害的过程,亦即人们对这个事件作出生理、情绪、认知或行为反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迟来的真相引发一个令人不安的追问——中国羁押场所每年诸多被定性“自杀”的事件背后,是否也隐藏着像李一样的冤屈和凄惨。  相似文献   

4.
1932年初秋,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市发生了一起“警察枪械走火伤亡事件”,由于其时正处于刚刚发生“中国银行抢劫案”的敏感阶段,该事件深受首都警察厅重视,数日内投注了不少精力,最后总算顺利处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公众和媒体越来越关注警务工作,传统的警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事关警察形象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并乘着信息化的“东风”以惊人的速度扩散传播,对新时期的警察形象塑造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冲击.  相似文献   

6.
在反恐维稳的同时,如何使枪支真正成为保护民众和警察自身的工具,近来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为此,记者对美国、英国和香港三地警察如何用枪进行了调查。河南郑州某幼儿园发生警枪走火事件、云南罗平警察开枪事件、云南镇雄警察开枪击毙上访男子事件……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纷纷加强反恐力量,但在警察开始敢于使用枪支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多起涉及警察开枪的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关注。虽然我国对警察持枪和用枪都有相关的制度和程序来约束,但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执行过程中很可能还存在漏洞。  相似文献   

7.
<正>四、路易玛事件尽管我们平时很忙,但反扒反诈中队毕竟隶属于特勤队,随时被快速反应组召入执行防暴任务。艾伯纳·路易玛事件演变为游行暴力,我就全程参与,该事件一度成为全世界的头条新闻。1997年8月9日晚上,30岁的海地移民路易玛在布鲁克林一家同性恋夜总会里玩,突然里面有人打架,他和其他人一起扯架。不久警察赶到了现场。在抓捕过程中,有人袭警,警察贾斯汀·沃尔普被人打了一拳。  相似文献   

8.
陈国云 《法制与社会》2013,(26):206-207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发展的转型期,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些内部矛盾日益浮出水面,并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其中愈演愈烈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典型的代表。掌握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探究相关的处理措施是警察机关应该思考的,本文结合自身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美国警察自杀事件屡见不鲜,警察自杀已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成为一个群体现象。现状分析2018年4月10日,美国慈善组织残疾人权利保护机构鲁德尔曼家族基金会(Ruderman Family Foundation)发布研究报告称。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我是警察我怕谁》的文章,对某些警察的无法无天、丧失人性、草菅人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近几个月来,连续发生的警察杀人、抢劫、强奸乃至与黑社会融为一体的事件,却又让我的批评显得软弱和过时了。2000年8月23日,昆明某派出所警察房建云为替妻子解气,在闹市掏枪向无辜市民射击,当场一死四伤,至今尚有两名伤者生命垂危,仍然未脱离危险状态。这是继河北霸州、河南郑州警察当街杀人之后,又一起震惊全国的恶性事件。事件发生以后,当记者采访派出所的有关领导和房建云的同事的时候,他们居然表示,房建云…  相似文献   

11.
2016年7月22日,这个周五的夜晚注定将成为德国城市慕尼黑历史上又一个不可抹去的黑色记忆。当天17时52分左右,慕尼黑警方接到报警,在城市北部的奥林匹克购物中心发生严重枪击事件。目击证人表示看到有人持枪在一家快餐店门口向人群扫射,死伤人数众多。由于2015年11月13日晚发生在法国巴黎的五起连环恐怖袭击事件仍历历在目,一时间。  相似文献   

12.
叶氢  肖定东  刘艳 《政法学刊》2006,23(5):14-18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警察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警察公共关系的研究是公安机关更好地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迫切需要。警察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公共安全的的角色,运用警察公共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是可行的,开展警务公关的具体措施包括:牢固树立舆情观念和公关意识、严密舆情控制、及时开展应对公关及必要时现场喊话公关等。  相似文献   

13.
崔占君 《警界科海》2003,(11):46-46
警察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妨碍自身目标实现的人或事件,也有可能遇到危及生命安全的人或事件,从而产生心理应激(即心理压力)反应。那么,该采取何种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正确的应对呢?  相似文献   

14.
《江淮法治》2011,(16):38-38
墨西哥新莱昂州议会为了防止受贿警察向毒枭通风报信.一致通过立法禁止首府地区的市警在执勤时携带手机。 新莱昂州与美国得克萨斯州接壤。在这之前,州首府蒙特雷发生市警和执行扫毒的联邦刑警火拼的事件。  相似文献   

15.
警员违纪、违法乃至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的事件时有耳闻。虽是少数,但大堤千里终溃蚁穴,这少数人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恶劣印象,对党和政府声誉的破坏是不容小觑的。如何在新时期推进人民警察文化建设工作,促进干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提升全体警员的职业道德,是摆在广大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俄罗斯警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背景现行俄罗斯警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始于2011年的《俄罗斯联邦警察法》(以下简称《警察法》)颁布之后,是在内务部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启动的。2009年,俄罗斯发生了以叶夫休科夫为代表的一系列警察违法犯罪事件,引起了社会对内务部警察前所未有的关注。加之此前的数次社会民意调查结果也表明:俄罗斯民众对内务机关及警察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负面的,“腐败”“不称职”和“不能服务于民众”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几种评价。  相似文献   

17.
正有报道说,2014年5月30日,贵州省三穗县发生警察掏枪打死一名农民事件。死者名叫乐德宏。事件起因是夫妻二人发生口角后,妻子躲藏起来。喝过酒的乐德宏拿菜刀四处寻找妻子,路人见状后报警。家人和朋友将乐德宏带回出租屋。县公安局巡警大队的五六名巡警冲进出租屋,在一楼与二楼之间将乐德宏三枪打死。其中,第一枪因乐德宏的朋友推了警察的手,没有打中,正好打到墙上;第二枪打中乐德宏左胸;第三枪  相似文献   

18.
新浪 《政府法制》2014,(24):12-13
警察与枪是天生的搭档。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枪支可以迅速制止正在实施的犯罪,并有效保护警务人员和在场群众的生命安全。不过,枪在提高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护公众生命安全时,如何避免警察误伤(杀)事件,如何防止枪械过度使用,也是一个极难权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警察公共危机中的媒体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卫青 《政法学刊》2008,25(6):113-117
警察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处于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警察。无疑对媒体更具刺激性和吸引力。因而,警察与媒体之间具有天然的互动关系。公共危机中,警察需要与媒体进行有效的应对,以更好维护、塑造并提升警察的形象,进而促进警察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20.
民警办案用刑,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作者对此表示:“太不像话了”。编者也曾专门编过此类稿,其用意是希望引起重视。然而,严重的事件又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