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苏联,掀起讨论知识分子问题迄今已有二十多年。其实,探讨知识分子问题并非始于当代苏联。“知识分子”一词源于拉丁字 intellegens,意思是指有理解能力的人,有思想的人。一百多年前,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会社阶层在俄国初具雏形的时候,达利在《活大俄罗斯语言详解辞典》中,对“知识分子”这一定义作了这样的解释:“有智能的、受过教育的、脑力发达的一部分居民。”这一说法符合该词词源含义,但与马列主义把知识分子当作一个特殊阶层的概念相去甚远。脑力发达的人不一定是在职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特别是现在,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理论其中包括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基本上可归结为二个因素——规律和范畴。因此,发现和研究成熟社会主义的规律以及反映这些客观规律的新概念(新范畴)的科学表达方法乃是成熟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趋势。如果个别作者在专著中得出了某些科学结论、原理和概念,而后又反映在党或国家的文件中并加以具体化,也就是说上升为公认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阶段——这是理论发展极重要的因素。对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理论研究提  相似文献   

3.
陈强  赵程程 《德国研究》2011,(3):57-63,80
20世纪90年代起,德国产业竞争优势动力来源于政府发动的以BioRegio计划、InnoRegio计划和GA-networking计划为核心的集群策动.集群策动是一种新型政策范式,与传统政策相比,更加强调政策实施的过程,具有周期性等特征.德国是最早实施集群策动的欧洲发达因家之一,其更具代表性、科学性、继承性和演变性.通...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可谓色彩缤纷、千姿百态,其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四家:第一家是共产党执政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第二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民主党人的民主社会主义;第三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共产党人的欧洲共产主义;第四家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政党的民族社会主义,有人又叫第三世界社会主义,因为这一家社会主义往往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摆在当前罗马尼亚社会面前的一个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而且是实际的问题。在齐奥塞斯库类型的专制的社会主义失败之后,18世纪腐败的资本主义在混乱中开始复活。是停下来冷静地思考一下有没有摆脱过去的阴影的可能的时候了。很显然,齐奥塞斯库主义的愚昧、迟钝和特权结构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主义思想。但是,由于这一原因,社会主义思想本身也必须放弃和抛到历史的垃圾堆中去吗?奇怪的是,许多国家——并非是不发达的国家——的政党按照社会主义的纲领执政并进行结构改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计划化和实行社会保障措施越来越重视,而这些方面显然是带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政治期页 民主德国国家政权机构与社会团体的相 互关界 完善选拔和培养领导千部及工程技术干 部工作 苏联的人民志愿纠察队 保共和保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 问题的一些理论观点(之一) 苏联共产党国际部 论苏联东欧各国的后备干部建设保共和保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 问题的一些理论观点(之二)苏共在制定发达社会主义概念和它的完 善纲领中的作用苏联共产党国际部新宪法颁布以来苏联立法的特点苏联干部的监督检查制度介绍第十二届世界青年与大学生联欢节在苏 联举行波兰统一农民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 总目标和总任务论苏联东欧国…  相似文献   

7.
说戈尔巴乔夫是“制度内”的改革者指的是,他在现有政治文化范围内工作,通过现行的制度逐渐进行变革。他的变革想法是用马列主义言词来表达的。然而,他的思想是受马克思早期关于社会主义想法的影响,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自由必须与团结一致相协调;必须超越个人自我发展和集体公益所强加的制约之间的矛盾。这一点,苏联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几乎完全忽略了。戈尔巴乔夫似乎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寻求第三条道路。这种社会主义与长期激励苏联社会的共产主义不一致,而且与共产党统治的依据也不一致。戈尔巴乔夫的社会主义摆脱了共产主义精神气质和目的论,认为共产主义造成的破坏后果如此巨大,以致必须  相似文献   

8.
劳动集体和提高劳动集体的生产和社会积极性,在当前解决完善发达社会主义的任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劳动集体——社会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企业、机关和组织的劳动集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是劳动集体的政治核心,党组织肩负着在集体活动的生产和社会——经济领域里实施党的政策的职责。苏联的劳动集体是人们共同劳动和工人、集体农庄庄员、知识分子和不同民族、部族的  相似文献   

9.
苏联学蝴溯溯蝴蝴86. 86. 80. 86.86. 哲关于社会主义的客观矛盾(苏)费尔多谢耶夫关于利用社会主义矛盾问题(苏)布尔拉茨基哲学发展的新时代(苏)奥伊则尔曼伊利切夫谈苏联哲学研究的任务哲学知识的预测性(苏)斯乔平马列主义发展史和马列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儿个迫切问题学术情报学术情报哲学译丛国外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苏)约夫楚克苏联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争论的近况贾泽林论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同一(苏)格列察内等现代意识形态斗争中的生态问题(苏)弗多维钦科苏联哲学界关于活动问题的研究苏海棠思维,在关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建设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苏联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有哪些经验和面临哪些主要的问题,苏共二十七大对此进行了总结,也规定了党和国家今后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的任务。本文拟就其中若干主要的问题,诸如社会主义法制的完整性和法制建设的协调统一,关于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关于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法制建设以及利用法律力量同犯罪和其他违法行为进行斗争等等。  相似文献   

11.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党(包括社会民主党,工党)所奉行的一种理论和制度,是当代社会民主党思想体系的总称,是一种较为流行于西欧的模式。从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沿革和演变历程中可以看出,民主社会主义是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的直接延续和发展,其理论渊源几乎都可以从第二国际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改良主义中找到原型和根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民主社会主义在1951年《法兰克福宣言》中正式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定下来。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是各国社会党所信奉的主义,从本世纪20年代,特别  相似文献   

12.
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切成就,都是与苏联共产党在各个领域的积极活动密切相联的。苏共党纲新修订本指出:“党是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鼓动者和组织者,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和指导力量。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为国家制定未来发展总方略、保障人民创造活动有科学的领导,并赋予苏联社会建设以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见1986年3月7日《真理报》)  相似文献   

13.
(1 982年9一10月)苏联 政洽·法律列宁和《共产党宣言》(苏)捷文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82.10月38期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与发展 (苏)冈恰罗夫马克思主义研究书讯82.9期苏联共产党在实现列宁的监督原则方面的活动 (苏)茹拉夫廖夫等苏联问题研究资料82.9月3期发达社会主义:形成、活动和完善的规律(苏)利亚赫国外社会科学情报82.9期成熟的社会主义与社会科学(苏)费多谢耶夫苏联东欧研究资料82.9月6期关于苏联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资料赵春生等马克思主义研究书讯82.1。期苏联“全民国家”理论的过去和现在王正泉科…  相似文献   

14.
莫斯科大学学报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版1983年第1期刊登阿纳尼耶娃的题为“大学生政治修养形成的一些问题”的文章,内容摘要如下: 文章说,政治修养是与人们的社会改造活动有着最密切联系的一种修养。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修养被认为是全面、和  相似文献   

15.
前东德的私有化方案是德国统一的内在一部分。实质上,私有化的目标不是将社会主义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是将东德经济统合进西德的发达市场经济。将前东德的私有化与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的私有化相比是不适宜的,因为在前东德是通过采用西德的法律一夜之间便确立了私有化的法律框架。另外,德国拥有波、匈等国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6.
经互会国家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依据马列主义及社会主义友好国家的共同目标和面临的任务发展合作关系。其范围很广,包括制定发展教育和培训干部的远景规划,分析研究学校和教育科学的重要问题;在经互会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科学——教育情报资料系统;交流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培养他们面向生活和劳动方面的经验;协调教育学方面的科研工作等。经互会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这历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按照多年流行的观点,社会主义原则与私有化是格格不入的。但是,苏联在目前的改革中却明确提出了私有化问题,声称私有化与社会主义原则并不矛盾。例如,沙塔林在去年12月29日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说“我头脑中的社会主义概念就是要实行财产私有、企业经营自由、实行市场经济。”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苏联为什么改变了对待私有化的一贯态度?苏联的私有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它在体制改革中起什么作用?对于私有化的概念,苏联国内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官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论证了资本主义发达的高度将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因而设想,社会主义将会在英、法、德、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建立。历史的发展和革命运动的实际却是尚未完成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相对落后的俄国,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的俄国社会发展顺序的颠倒,就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聚焦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体制的一国社会主义,是特定时代条件下,斯大林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俄国实际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斯大林宣布苏联已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其实只是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成为斯大林体制的历史负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也是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相对落后的国家。历史的共性是斯大林体制被当作社会主义共同模式的时代条件。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的、越"左"越革命的幼稚病,是小生产占优势国家背负的、改革斯大林体制的沉重历史包袱。中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为相对落后国家在完成民主主义革命遗留历史任务之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从而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均很重视政治思想工作,把它看作是党和国家活动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和造就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强大因素,并始终把培养、教育人民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问题放在政治思想工作的首位。坚持以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先进思想武装人民的头脑。要求政治思想工作要渗透到党政机关、经济部门和群众团体的全部工作中去,以抵制西方的“心理宣传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套经验。本文就民德、捷、保政治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做法及其经验作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苏联人民代表阿法纳西耶夫在几次人代会上及其他场合就马列主义、社会主义、苏联宪法第六条、所有制法、土地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受到了多数人大代表的批评,也引起了苏联其他方面人士的广泛注意。除了一些史学家、哲学家对他提出批评外,苏联一些报刊说:“如果阿法纳西耶夫不喜欢,就让他交出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