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现代法治社会为背景,结合警察执法现状,提出现代警察的基本法律素质这一新的命题。现代警察基本法律素质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即正确的现代法律观念、相对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一定的法律修养与能力。主张以此为标准,衡量、评价特定警察是否具有现代法治社会要求的基本法律素质。此外,通过反思现实,分析培养、提高现代警察基本法律素质的途径与方法,并提出了若干新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国国家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开始踏上艰辛曲折的现代化之路。只有全面考察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才能深入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才能更好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未来走向。中国国家治理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萌芽、发展和成熟。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变革历史积淀的超越,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实现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目标,要形成具有中国气派的国家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回顾和提炼多党合作制度演进的基本轨迹,既是寻求理解新中国政治变迁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展望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发展图景的重要基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结合中国变化着的实际,艰辛地探索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之路。新中国多党合作也随之不断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多党合作制度的创立和探索阶段(1949年—1956年),多党合作制度的曲折发展阶段(1957年—1978年),多党合作制度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和多党合作制度的丰富完善阶段(1993年至今)。  相似文献   

4.
法律权威实现是一个"过程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西方历史上,法律权威得到观念上认同,宗教上的说教,制度上的设计,因此法律在社会中始终处于"中立的权威地位".在中国,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使法律湮没于道德之中,而单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下法律只能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并由此异化为"人治"意义上的权威.通过历史的比较考察,法律权威实现所要考虑的因素是:观念上的认同,制度上的设计,多因素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在由封建专制向民主政治的体制转型中,客观上要求要有相应政党政治模式的建构来完成这一过程,能否实现社会认同则成为了判断该模式建构合法性的根本标准。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先后建立了三种政党政治模式,其中多党竞争议会制和国民党一党训政模式因其结构设计和运行机制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得不到社会的认同而先后失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成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人民作出的选择,其合法性就在于它的合乎民意性。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对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制度保障和法律教育等途径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水平、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信仰,才能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法律素质是指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观念和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的逐步健全,大学生学法律素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法律素质仍然低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高校要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教师法制意识和法律课质量、依法规范治校、培育良好法治氛围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校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应有组成部分,辅导员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治校的内在因素。在学生工作中,提高辅导员的法律素质具有必要性,但是从辅导员法律素质的现状看,有成就也有不足,这就需要去探索相应的完善举措,从而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各民主党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阶段形成发展起来的,走过了从爱国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作出了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历史选择。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对待民主党派的存在是多党合作的前提,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需要为主线,其现代化的法治进路落脚于人民的法治需要,其实践机理表现为构筑与人民法治需要相适应的新型法治供给制度体系。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由此展现为人民法治需要与国家法治供给之间形成的二元动力结构。作为国家供给侧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供给侧体现了与人民法治需要相匹配、相适应的根本导向,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现代化发展战略。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健全的制度供给,这一供给以国家的立法供给、执法供给和司法供给为主体,是展现优质高效现代治理品质的法律制度供给。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进路中,法治实践展现了与现代治理体系的融合,法治供给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多元力量互动协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城市凝固的自传。一个个串起的街名,构成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这些具有生命力的历史,就附丽在街名上,使天津这座有几百年历史的都市,显示古今文化绵延承续的脉搏。地名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形成的,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民俗的形象反映,林林总总的街巷名为今天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历史文化考察,提供了大量的、鲜活的证据。文章从天津地名发展的四个阶段、老地名再现历史人文、老地名体现由农村转型为城市的历程、旧地名的规范化处理、日新月异的地名变化、如何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等六个方面,进行地名文化科普,藉以引发读者的故乡情结和文化共鸣。  相似文献   

13.
近代法治是法律的统治,法律具有制约政府权力和保障人民权利的权威,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居于至上的统治地位。法律的民主性、科学性、权力制约性、价值崇高性和强制性等特性,它应当得到普遍的尊重与服从,具有至上的权威。法治的实质是使国家权力法律化,政府只能有宪法规定的权力,政府行使权力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人治的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权威高于法律权威,不存在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内涵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到十五大树立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再到十七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内涵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直到党的十八大,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内涵,拓展和深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以中国现行的政党制度作为其框架基础。它始终伴随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在实践中得以发端、产生和发展。回顾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不仅有利于厘清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异同,以便吸取后者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 而且对于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对于法官员额制的制度分析,一个重要面向在于厘清法官员额制之历史演进。从法官员额制的概念分析入手,正本清源,首先将其制度内涵予以厘清。而后对法官员额制的制度演进历史进行梳理,并划分为古代孕育、近代雏形、现代基本形成这三个阶段,挖掘史料中关于司法官员定员管理的相关内容。在此,之前研究仅仅将法官员额制局限为近代以降学习西方产物,实际上,虽然中国古代缺乏"法官"这一正式官职称谓,但对于司法官员的定员管理却是历久弥长,因此可视为当代法官员额制的孕育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演进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是在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生成和拓展出来的。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把中国社会主义置于当代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思考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地、自觉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警察职务犯罪及违法现象的屡禁不止,对国家政权、警察形象以及法律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和提高公安民警的法律素质尤为重要。无论是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或是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教育,都要加大法律教育的课程量。民警一般应掌握包括宪法知识、法学理论知识、刑事法律知识、民事法律知识,行政法一般原理及相关知识。掌握上述法律的一般原理,精通有关法律规定,并熟悉各法律部门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这是民警执法为民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公安院校法律课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与意义认识得不够深刻、保障公安院校教学重心转变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对公安院校法律课程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导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警察法律素质培养中地位不突出、教学重心向应用能力培养的转变缺乏系统性、法律课程结构设计没能紧扣公安院校的办学宗旨、法律课程教学的公安特色不鲜明,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健全保障法律应用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深化公安院校的法律课程研究、着力突出法律课程教学的公安特色,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旧民主主义社会语境中,文化建设只是维护剥削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而文化的民生意蕴和人本价值更是被公然遮蔽。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成熟壮大的过程中,文化民生思想也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日趋成熟和凸显。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民生建设认识的历史演变进程,揭示其演变特点和趋势,能够关照当下文化民生建设,在文化民生建设的价值归宿和实践创新上得到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