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70年的斗争中,我们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党积70年历史经验作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七十年的斗争中,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这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经验的集中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本,也是中国共产党经受考验,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汤国安 《唯实》2002,(10):24-26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及整个事业 ,都是同“走自己的路”联系在一起的。正如邓小平所说 :“中国革命的成功 ,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 ,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从哲学的高度审视“走自己的路” ,其确切的含义就是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4.
在道路选择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要走自己的路。但在20世纪20年代,对于没有任何现成革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是不得已的选择;在从对走俄国人的路的反思中探寻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探索中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特指性概念,其内涵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原则和三个基本要求,这是划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谈话强调的中心问题,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我国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来之不易,它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智慧和创造。坚持还是背离这一结论,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我们今后几代人的任务,就是要坚持这一结论,发展这一结论,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一)为了找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经历了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6.
秦君 《湘潮》1991,(12)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的一句话。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它构成了党和国家在新  相似文献   

7.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来经过长期探索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基本结论的根本原则在于“结合”。中国共产党正是靠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1,(18):48-48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了中国共产党90年来所做的“三件大事”、所取得的“三大成就”,目的就是要说明一个道理:中国一定要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要走出一条能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道路,要为中国社会建立一个维护和保障最大多数群体利益的制度。90年来走得不容易,有彷徨也有曲折,  相似文献   

9.
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和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都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提出的。提法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从学习、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经验,到开始认识到苏联经验的局限,进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创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转变。 为什么在提法上会有这个变化?其理论和实践的根据是什么?又如何看待曾经提出并实行过的以俄为师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研究。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曾长期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在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吃了苦头后,才认识到要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开创出来的。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创举,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邓小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对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成为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者。他们在“以苏为鉴,走自已的路”的指导思想下,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走自己的路的一系列战略、方针、政策和措施。其经验教训成为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为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摒弃教条、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路线、方略、政策的科学思维与科学决策,是贯穿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中走向胜利的一条红线,从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的就是这样一条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自己的路”,这是历史的经验,也是现实的归结。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科学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彻底胜利,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的飞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继续运用这条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才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实现了从走“俄国人的路”转向走“我们中国自己  相似文献   

14.
独立自主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表现在处理国家关系、国际上党际关系、国内阶级关系、内外力量关系及外交政策等各个方面。独立自主中的自,即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思想集中表现为对历史发展道路的选择,即走自己的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独立自主思想的精神实质。独立自主思想不仅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整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20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中国现代化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道路选择的复杂性。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中国为追求现代化的成功曾进行过各种模式的“试选择”,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分别出现过三种不同的道路;最终选择“走俄国人的路”,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价值取向及其政治影响力发挥重大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与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建设80多年的经验教训,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走自己的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从高潮到低潮的发展历程反思的结果,又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蓬勃兴旺之经验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贯穿“三个代表”这一主线和灵魂,提出了我们党在世纪之初的奋斗目标,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回答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这一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必须准确把…  相似文献   

18.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从全局上开始“走自己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从全局上开始“走自己的道路”黄允升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①我们党"走...  相似文献   

19.
王营 《北京党史》2013,(3):33-35
20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从民族独立到四个现代化,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中国梦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在逐梦的道路选择上,从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到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人民走中国特  相似文献   

20.
田恃玮 《奋斗》2011,(11):43-45
在苦难与辉煌的奋斗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回顾90年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党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