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明明 《法制与社会》2012,(30):292+294
抢夺、盗窃、敲诈勒索属于常见侵财犯罪,其既、未遂的认定需要合理界定"占有"的内涵和外延,在公安机关布控下侵财犯罪的犯罪形态的认定更需要谨慎把握。  相似文献   

2.
本文案例启示:对侵财型犯罪的定性争议主要是扩大了该罪的客体,有观点认为侵财型犯罪案件客体不仅是财产所有权,还包括合法占有权,对侵财型案件客体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案件性质的认定。  相似文献   

3.
严打后反弹周期缩短,侵财犯罪持续高住徘徊近几年,江苏省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侵财犯罪打防工作,开展了连续不断的专项行动,但受诱发犯罪的因素不断增多、群众防范意识和水平不高、公安机关警力紧张等影响,侵财犯罪呈攀升趋势,特别是部分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和抗打击性越来越强。使得严打过后侵财案件反弹的周期逐步缩短,侵财案件总量高位徘徊。  相似文献   

4.
金诚  伍星 《犯罪研究》2007,2(5):38-44
环境犯罪学的理论贡献在于揭示了犯罪与时空之间的关系,它在犯罪预防与控制的实践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犯罪地图则是该理论在犯罪预防与控制实践中运用的成果。通过对抽取的浙江省某市区2006年发生的2050起侵财型案件的犯罪地图描绘,发现了"侵财型"犯罪的热点和活动规律,提出了"侵财型"犯罪模型,并对当前警务运行机制和战略改革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区块链概念和加密数字货币的走热,以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转移加密数字货币的行为频发。通过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非法转移加密数字货币的判例进行调研,发现实务中该类案件的定性分歧集中于侵财犯罪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且对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不一。从加密数字货币的商品属性、相关司法判例、立法趋势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加密数字货币可认定为刑法上的财产,非法转移加密数字货币的行为宜以侵财犯罪定性,按照转移时的平台交易价、销赃价、购入价,递进适用犯罪数额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时值各类侵财案件高发期,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刑侦大队通过上下统一思想,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多措并举,向多发性侵财犯罪展开攻势,取得了显著效果,截至目前,共破获系列钻窗入室盗窃案件50起、专门在公交车上进行盗窃的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追缴回一批被盗赃物。  相似文献   

7.
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对象,侵财犯罪和其他类型犯罪一样侵犯了他人合法权利,理应受到同等保护,文章从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对侵财类犯罪案件中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不足之处出发,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侵财犯罪被害人权利得到保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侵财型案件已成为刑事犯罪类型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当前侵财型案件呈现出多发态势,使其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有效打击此类犯罪行为,是公诉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侵财型案件审查起诉中工作之一,涉案财物价值的准确认定,牵涉到刑案中行为人罪轻与罪重问题(如抢劫罪,涉案财物价值影响量刑结果),甚至是罪与非罪问题(如诈骗罪、职务侵占罪,以财物价值数额较大为起诉标准)。但在司法实务中,由于个人认知主观性差异和涉案财物类型的多样化、特殊化等因素,导致案件承办人对财物价值的认定存在诸多疑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加大社会防控管理力度,大力开展打击"二抢一盗"等专项斗争,有力地遏制了侵财案件的上升势头,但有些地区仍然存有防范效益偏低、打击力度偏弱的问题。侵财犯罪发案量大破案率偏低浙江近年侵财犯罪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案面广量大,约占刑侦部门管辖刑事案件总量的95%;二是流动人口作案情况突出;三是犯罪的职业化、专业化与智能化特点日趋明显;四是各类侵财案件普遍高发,尤其是街面抢劫抢夺、盗抢机动车、短信诈骗案件。2006年全省共发盗抢机动车案件7万余起,占侵财案件的近15%,其中被盗抢汽车3000多辆;五  相似文献   

10.
抢劫、抢夺、盗窃及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历来是刑事案件发案的“晴雨表”,这些案件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危害面广,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此类案件出现许多新特点,传统侦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打击犯罪形势。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各级刑侦部门应当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构建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案件不断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列车旅客侵财案件的发生日趋频繁的现象,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对旅客列车侵财案件的特点、原因作了详细的研究,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打击侵财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在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时,一方面呈现出了严打侵财犯罪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一般的侵财犯罪的成罪数额标准却被大幅度地提高了。侵财犯罪数额的确定就成了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从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发布的相应司法解释的说明上来看,在确定侵财犯罪的数额时,参考的标准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即"人均收入"和"发案率"。用"人均收入"和"发案率"这两个因素确定侵财犯罪成罪的数额,不但没有给出确定侵财犯罪成罪数额的清晰标准,反而变得更加模糊,很难分清楚罪与非罪的界限。应以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侵财犯罪中的成罪数额。  相似文献   

13.
程晓璐  闫莉 《法制与社会》2013,(12):101-102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侵财类犯罪中,确定被害人有着形式和实体上的双重意义。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阐释了笔者的观点:因犯罪行为直接遭受损失的当事方有权主张权利,即可以成为案件的被害人,而在刑民交叉的案件中,谁有权主张权利涉及到民法上的认定,厘清民事法律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侵财案件具有高发性、地域性、选择性等特点.刑事技术在打击多发性的侵财案件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刑事技术人员在打击多发性的侵财案件方面务必重视现场勘查,加强案件串并,侦技并举,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上海外国人入境犯罪案件总量上升,尤以侵财类案件数量为多。2005年1-6月发生的外国人(包括疑似外国人)侵财案件数比2004年全年发案数上升70%,是2003年全年发案数的1.6倍。外国人在上海侵财犯罪的现状作案的几种主要形式 1.抽夹板盗窃犯罪分子利用大面额人民币假装购物,以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温岭市太平派出所打击侵财型犯罪专项行动收获颇丰。截至6月5日,该所共破获各类侵财类案件438起、打击处理侵财类嫌疑人员166名。其中,刑拘129人、起诉84人、行政拘留37人,打掉盗抢团伙18个,破获系列盗抢案件4件。  相似文献   

17.
黄冠鸿  马珂 《法制与社会》2010,(15):216-218
打击多发性侵财案件问题,是当前公安等政法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多发性侵财案件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打防结合,预防为主。针对当前现状,对于多发性可防性侵财案件的预防,已经不能只期待于公安等政法部门的单一力量,更应该全社会共同参与、分工协作,更加注重技防措施和人防组织的紧密结合,从案件的多发性源头上进行遏制,才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治安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以来,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按照江苏省刑侦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大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力度,充实加强专业力量,完善警务运作机制,探索创新打法战法,有力提丁上了打击侵财犯罪的能力和水平,2008年5月至9月,全市共破获侵财案件3748起,摧毁各类犯罪团伙78个,抓获作案成员1086名,与2007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6.2%、114%和7.3%。其中支队专业队共摧毁各类盗窃犯罪团伙2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3名,审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60余起。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多发性侵财犯罪呈现出产业化趋势,其犯罪产业链亟须得到公安机关重视。多发性侵财犯罪产业链具有人员职业化、犯罪规模化、链条式运作模式的特点,文章从电信网络诈骗和传统盗抢骗产业链的实例入手,分析其外在表现形式和具体犯罪行为,提出公安机关应当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化阵地控制,运用侦查经营策略指导侦查工作,并注重侦查协作与规模化打击,从而有效铲除多发性侵财犯罪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省2001-2006年网络侵财犯罪的调查情况来看,主要针对电子商务运用而实施的网络侵财犯罪,在犯罪数量上增长异常迅猛,犯罪结构上成为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犯罪最为主要的犯罪形式,在犯罪主体上呈现出人数快速增长、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在犯罪手段上反映出犯罪人利用高科技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施犯罪的状况。对此,随着电子商务在经济结构中必然成为最为主要的交易支付模式,防控和惩治网络侵财犯罪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