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政党,但坚守百年仍然风华正茂者屈指可数。中国共产党从仅有几十人的小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政党、全世界最强大的政党、全世界最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秘密是什么呢?最根本的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灵魂,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党刊看党建     
正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与胜利保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首先在于她的命运是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政党,而资产阶级政党则是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信仰、信念、信心,  相似文献   

3.
《前线》2016,(7)
正丙申七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这是庄严而光荣的时刻,这是鉴史知今、展望未来的重要日子!九十五载苦难辉煌、九十五年峥嵘岁月,信仰在奋斗中淬火、理想从未因时而改变,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仰、不忘初心,永葆人民政党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激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  相似文献   

4.
辛鸣 《党建》2021,(7):105-108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就是坚守理想信念砥砺前行取得辉煌成就的百年.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信仰历久弥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必将汇聚为更加磅礴的力量,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裴植 《新视野》2023,(3):20-27
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自觉品格。中国共产党政党自觉的形成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润滋养。与此同时,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也由外而内地推动、充实并发展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主要表现为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特质和目标,以及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润滋养集中表现为赋予中国共产党人以厚重家国情怀和奉献牺牲精神;时代任务对中国共产党政党自觉的强化则突出表现为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觉以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6.
正信仰是一个人的指路"灯塔",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7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汇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旗帜之下,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不离根。对走过97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个源,  相似文献   

7.
民族因信仰而立,政党因信仰而生,人因信仰而有了价值追求。最近推出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集中展现和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坚定信仰,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化创先争优、推进转型跨越,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实践证明,共产党人从来不缺少信仰,他们在战争年代的牺牲、在建设时期的奉献、在改革时期的开拓,都是对信仰的忠诚实践。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熠熠生辉的优秀典型无不扎根在最前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长河浩浩汤汤,百年见证浴血荣光。穿越世纪风云,百年大党初心不改、使命在肩。100年前,一叶红船划过夜幕,一个50多人的新生政党,高举镰刀锤头的旗帜,在苦难屈辱中筑牢忠贞的信仰,在血雨腥风中点亮燎原的星火,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长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回望百年来时路,那些试图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目光,总会不约而同地透过岁月深处的刻度,凝视中国共产党一次次波澜壮阔的激流勇进。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年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对自己的标准和要求。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考察工作时强调,面对新情况新考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培养树立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程序意识和民主意识等“六种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李宁  许守印 《唯实》2021,(4):13-16
作为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拥有超过9000万名党员.《中国共产党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精神和价值目标.党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载体和行为规范,它将抽象的信仰观念具象化,并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取向规范化.践行党章是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标准,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11.
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精神依托,也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精神支柱,就必然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就会使党、国家、民族陷于灾难。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历史使命的完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刘明 《理论建设》2022,(6):78-85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政治使命的接续传承赋予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类型政党的高度组织化特征,也催生出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政治本色。从政党特质来看,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烈政治担当、远大理想信仰、严密组织纪律和执政为民情怀的现代政党。从政党谱系来看,可预期的战略愿景、紧密的党群关系、独特的组织形态以及超强的社会动员能力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使命优先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奋斗精神,是挽数千年未有之大狂澜于既倒的精神,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牺牲奋斗精神,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革命精神。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劳动者第一次以全球商品生产主体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心。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马克思的事业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更好、更快、更讲道德、更有利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正在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为建立一个团结协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在党员塑造、群众凝聚、大众文化投射方面承载着"以文化成"的重要功能。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要通过开发政党文化的"标的物"、转变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彰显政党文化的信仰力量、配备政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机制,让政党文化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15.
信仰的力量     
《党史文苑》2011,(12):5-10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我们党集中了大批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保持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付出了最大的牺牲、作出了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使共产党人如此先进和有力量?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刊特邀9位党史工作者,分别就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论党性     
<正>党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时代的先行者、信仰的追求者、人民的代表者、国家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先进性、人民性和纯洁性的统一。信仰决定的先进性。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打碎了晚清统治者的妄自尊大和盲目乐观,古老的中华民族跌进历史的低谷,鸦片战争失败了,中法  相似文献   

17.
正信仰是人们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人们就有了精神的寄托,有了行动的指南;信仰是内心充满敬畏和感激,是抉择人生价值取向、取舍生活的态度;信仰是革除内心暗藏丑陋贪欲的魔方,有信仰的人才会感到苦中有乐,才能找到人生的平衡点。"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8.
张琼 《学习论坛》2001,(10):26-26
学习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海纳百川的气度 ,与时俱进的品格。海纳百川在中国历史上是与盛唐文化紧密相连的 ,是超逸前朝 ,金光熠熠的盛唐文化的特有气度和深厚根基。文化是如此 ,政党亦是如此。一个政党是朝气蓬勃 ,兴旺发达 ,还是暮气沉沉 ,衰败腐朽 ,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它有没有广泛地吸收、采纳 ,并以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去同化社会各界精英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的 80年奋斗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一次次冲破思想禁锢 ,一次次扩大群众基础 ,展示其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气魄的历史。———我们…  相似文献   

19.
毛胜 《党的文献》2011,(1):114-116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从北平来到陕甘宁边区。他想知道,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在当时的中共中央驻地保安(今陕西省志丹县),斯诺和毛泽东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就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披露了他是怎样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他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  相似文献   

20.
政党有信仰才能举旗定向,国家有信仰民族复兴才有希望,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的重要神经脉络,党员有政治信仰,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永守初心。伟大的长征精神内在表露着红军队伍坚定共产主义政治信仰的党员操守,悲壮又凯旋的长征历程伴随着政治信仰思想和政治信仰运动成为党加强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负载,回溯红军长征在四川期间党内政治信仰建设,以信仰建设为本位,以政治纪律建设为约束,相伴而生相向而行,在人与政治的统合发展中坚持辩证发展与对立统一制度理性,建党百年,长征精神永存,用共产主义政治信仰永固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