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南京火车站"158"雷锋服务站的李慧娟获评全国"时代楷模",20年后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春运运能极其紧张,有的中转旅客在候车室一等就是一两天,她想了一个办法:为旅客表演快板,让大家藉此消遣并感到温暖. 年夜饭飘香 这一时期,"衣锦还乡"成为不少外地务工人员过年回家的骄傲.1991年,中国GDP不...  相似文献   

2.
邓颖超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追求革命,为国家、为人民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她晚年从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后,闲暇时间相对较多。在这些日子里,收听广播成为了她的“消遣”方式之一。然而,这种“消遣”绝非单纯意义上的休闲,其中足见她爱国爱民的真性情。实事求是说“八互”由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开播不久,邓颖超就成了这一节目的热心听众。只要没有别的事儿耽搁,她都会津津有味地收听。不仅自己认真听,而且还向身边工作人员推荐,甚至经常把听到的内容向大家叙说一番,让大家与她共享收听的乐趣和丰富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孟红 《党史文汇》2024,(2):31-38
<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处的那个年代,报纸和广播等是最普遍常见的媒体。邓颖超经常会阅读报纸、收听广播,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类信息。然而,这种读报纸和听广播等的“消遣”,在她身上并非单纯意义上的休闲,而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总是通过这些渠道和平台及时关心国家大事,为获知的相关信息给出建议。从这件事情上,也不难看出,邓颖超一生都在多方面认真践行自小就立下的“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誓言。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2,(24):69-69
奥巴马成功连任后,米歇尔松了一口气,而她的消遣方式,就是追热门英剧。这位总统夫人是《唐顿庄园》的疯狂剧迷,但第三季度要到明年1月才在美国上映。近日,米歇尔联系了英国独立电视台,请求寄给她一些DVD,她想先睹为快。英国独立电视台给她回复:“先看可以,但不要剧透。”  相似文献   

5.
在渭河源头的渭源公路段,有一位普通的养路女工.丈夫部队执行任务中不幸致残,1993年又下岗,失去了工作,儿子在小学读书,她一个人担负着一家3口人的生活,但她无怨无悔.在公路战线上,她连续7年被甘肃省定西公路总段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1998年被甘肃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优秀养路女工",今年"七·一"前夕,她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相似文献   

6.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诸如"为革命而读书","为工作而读书","为消遣而读书"等等。  相似文献   

7.
梁春新,肢体三级残疾人,六师五家渠市国贸商城"众信购物中心"和"众信购物超市"负责人,固定资产150万元,解决2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成为残疾人自强典范. 命运的安排让她无法选择,两岁多时因为意外,马车从她稚嫩的腿上轧过,使她终身残疾.坚强的她不甘心命运的安排,选择职业高中学习财会专业,在校期间,她刻苦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常常是舍友们还在梦乡中酣睡,她已悄悄地拿起书到走廊上学习.  相似文献   

8.
任丽娟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好不兴奋.当晚的同学聚会上,她终于按捺不住,借着一杯啤酒的劲儿,将喜讯公布于众.众同学纷纷向她祝贺,唯独一个叫葛山的人砸来一句冰冷:"请问贵党的基本路线上有哪几个零件儿?"任丽娟特别瞧不上葛山.谁进步恶心谁,绰号"嘴损特",她回敬道:"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普通党员,把自己管好,该党员干的我一样都不落后.至于路线、大政方针,那是中央做的事儿,咱的任务就是两个字儿:照办!"  相似文献   

9.
"她有副热心肠,扶贫帮困的事情她做了不少,连队的孤寡老人她也操心.""她丰富了连队的文化生活,义务调解群众间的各种矛盾和家庭纠纷,协助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愧为一名中共党员."农九师一六六团六连领导职工这样评价唐建玲.多年来,唐建玲从事连队妇代会主任这个只干工作,不拿薪水的岗位.但她无怨无悔,心系连队,满腔热忱地为连队做了很多工作.她组织连队女职工开展"巾帼科技带动"工程.2010年5月,她又被兵团妇联授予兵团"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有了你,世界变得真美丽"。这是人们对麻将的偏爱,麻将作 为一种娱乐工具,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搓两把,消遣消遣,何乐而不为 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麻将却上演了-场场悲剧,给社会给家庭带来 了灾难。 镜头一:某连职工赵某与陈某约了几位朋友-起玩麻将,从即日晚 上一直玩到凌晨3点多钟。王某赢了赵某500余元钱,赵某又欠陈某100 余元钱,此时的赵某情绪异常。陈某看到赵某输惨了,劝赵某不要再玩  相似文献   

11.
从“文革”开始以后,到党的九大召开以前,江青很忙,看文件、送材料,到处参加会议、到处讲话,整整3年时间没有离开过北京一步。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江青进入了中央政治局,当上政治局委员,终于如愿地实现了她掌握大权的第一个目标。那个时候,她高兴得很,在北京尽情地享受生活,悠闲自得地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各个公园,还经常到外地休息消遣。她三进上海,三下海南,四去广州,还到过青岛、北戴河、天津、保定、大寨等地。除此以外,她还在闲情逸致之中,给别人更改名字,并成了她一个不大不小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庭长潘银书--最遗憾给女儿的关爱太少 作为"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十佳法庭之一的纳溪区江宁"女子法庭"庭长,潘银书在工作上是"一把手";回到家里,她是女儿、母亲、妻子,生活中的潘银书还是"一把手".打扫卫生、料理家务、买菜做饭……法官的刚正和女性的柔情完美地结合在她身上.她常说,自己能取得一点成绩,是与家人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她最大的遗憾,是给子女儿的关怀与母爱太少.而她最高兴的事,是在成都南光集团工作的女儿、女婿买了一套近100平方米的商品房.每逢全家人团聚,潘银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厨房为丈夫和女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相似文献   

13.
萧宏 《党史博采》2006,(11):19-22
2006年8月9日上午,在主题为"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2006上海书展的签售现场,美丽的她以一身朴素清爽的蓝衬衣和白色西服外套,出现在汹涌的人群面前,着实让人吃了一惊--她长得与她外公实在太像了,尤其是那双眼睛,深深的双眼皮,温和的神色,简直是一模一样,甚至下巴上也有一颗明显的痣.那特有的微笑也酷似外祖父.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9日17时38分,106岁的雷洁琼老人在北京溘然辞世,她曾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办者和领导者.作为"一二·九"运动、南京和平请愿、下关惨案等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她一度是位斗士;作为早期赴美研修社会学专业,回国后不论战火纷飞还是身居高位,她都坚持上高校讲台,她终身是位学者.  相似文献   

15.
在国道210线大竹境内的一段4.5公里长的公路上,无论是热浪逼人的酷暑,还是天寒地冻的严冬,时常可以看见一位中等身材、身穿黄马褂的青年妇女在不停地清扫路面、擦洗路标、修剪草丛.别看她貌不惊人,可她却屡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被当地群众誉为国道线上的"美容师"、"马路天使".她就是大竹县交通系统的养路工王玲.  相似文献   

16.
"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们当医生的职责,我希望为患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多一点,再多一点."这是农一师十团塔北医院院长杜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杜玲从1979年踏上医务工作者的行列至今,30多年来,她扎根塔里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她独有的人格魅力、过硬的医疗技术,执著的事业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从2001年至2010年连续10年荣获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廉政建设先进个人、普法先进个人等多项团级荣誉称号.2011年她又被评为兵团"三八"红旗手.  相似文献   

17.
她几乎成了省委七届八次全委会上的"明星".她演讲似的交流发言赢来了阵阵掌声.她发完言后,省委书记周永康破天荒地要求大家再为她热烈地鼓一次掌……她,就是欧阳晓玲,一个在华蓥山等地开辟荒山种植果树的"新农民",一个从事农业综合开发、成功实践农业产业化的年轻林业工程师.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年轻靓丽的马朝芳走进了新疆芳婷针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棉纺厂细纱车间,成为细纱工段一名落纱工,一干就是14个年头.她勤学苦练、团结同事、一丝不苟,成为落纱组里的佼佼者,在1996年至2004年公司每年一届的青工操作运动会上曾3次获得"能手"称号,6次获得"标兵"称号.由于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个人取得的成绩,2004年6月被分厂任命为细纱值班长.在担任班长的4年中,带领全班取得了许多荣誉,2005年在公司开展的"大干百天"的劳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2006年、2007年开展的"质量月"、"首季开门红"、"大干百天"的竞赛中均获得第一名;2007年她所在的班组被评为师级"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9.
谭大松 《党课参考》2020,(3):123-125
《党课参考》如今已经走过20年的青春岁月,我作为她的读者、撰稿者、用刊者、受益者,深深地觉得她是"党课田野上的良师益友"。犹记得在她10岁生日那年,我曾为她点赞过;在她年满20岁,我又为她点上蜡烛,唱起生日歌,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我为《党课参考》写过稿。在撰稿过程中,不仅练就了我思党课、写党课、讲党课的素养,更陶冶了我的党性、格局和情怀。  相似文献   

20.
在荒漠的戈壁滩上有一片绿洲,白雪皑皑的阿尔金山脚下,子母河水孕育着这片神秘的土地——农二师三十六团.就在这四类地区,新疆兵团最艰苦、最边远的地区之一,她没有选择繁华的都市,她有女人的爱美之心,可她从未打扮过,她一头利落的短发,说话总是轻声细语,但工作起来的那股"犟"劲儿令许多男同志自愧不如,她就是王艳芳.作为军垦第二代的王艳芳有着兵团人身上的执着精神,凭着自身的好学肯干的劲头,发扬和传承了父辈们热爱团场、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无悔的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