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赏石、藏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遗泽。我的恩师,当代著名学者、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的名字与“石”结下了终生之缘;人们常常喜爱用石头来形容美好的事物,也就是说石头与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机缘与情缘。在《可人集》一书中,欧阳中石老师的《石颂》是这样写的:“石者天成有巨有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卞吉布”老师:寒冬到,常冬泳,别感冒。实话实说,我今秋才读《新青年》,仰天长叹:相见恨晚呐。遂成莫逆之交。闲言少叙,言归正传。要说封面好孬,比较才见分晓。2005年第2期《新青年》封底有2004年《新青年》之封面秀,相比较而言,我有点怀旧,尤其喜爱1、7、11期的封面。至于内容方面,仅就2005年第1期至11期而言。封面“小窗棂”处已有了本期精彩文章题目及其精彩片段,而封二又将之重播,我觉得不好,是为了加深读者印象呢,还是担心读者不看或看不清“小窗棂”而加以补救呢?或其它原因呢?既然封面上已有“节目预告”了,封二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相似文献   

3.
秀生老弟与我相识有年。一日,他将其一部厚重的《一半的月光》诗稿交我先睹,希望我能谈谈读后感。这当然是对我的信任,可惜的是我不会写诗,更读不懂诗。我一直以为诗是一种神秘的文体,无天赋无灵感不能为之,而我正是这样一个“二无”之人。但是,在我将诗稿通读了一遍后,为秀生的勤奋努力而惊讶而赞叹,被他洋溢在诗中的澎湃激情所深深打动。我觉得,起码,他所抒发的情感,获得了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我在全国各地期刊开设的20多个专栏里,“罗西说法”(原名叫“罗西哲学”)是最长寿的一个。从1995年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在我人生最锦绣的8年里,我结婚生子、飞“红”腾达、与时俱进、花好月圆,更重要的是主持《新青年》的“罗西说法”专栏。当时,我初出茅庐,一文不值。但我永远尊敬的陈大霞编辑,慧眼识小罗,鼓励我开设个人专栏。命相大师每次在路上碰见我,都会大惊小怪地对我的脸赞叹一番,其中有一条是:“你命里有贵人扶!”这是我最信的。确实,在我的人生路上,总有一群我不得不感谢的贵人在关键的时候,出手扶我一把,当然…  相似文献   

5.
千字文激起千层浪   “周总编,何老这篇文章写得痛快。”   “我也很喜欢,作为重点稿马上发 !”   在《青少年科技博览》的办公室里,总编辑周绍禄教授和常务副总编范君石教授交换审读意见,对于何祚庥院士寄来的文章《我不赞成青少年练气功》,给予了极高评价。一句“我不赞成”,说出了大院士给小读者的忠告。   忠言逆耳利于行,编辑部庆幸约来了一篇好稿子。   考虑到伪科学泛滥在青少年中的欺骗性和毒害性,也考虑到何祚庥院士的社会影响,《青少年科技博览》把文章作为“特稿”,配上何祚庥的照片,很快重点编发在刊物上…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2002,(7)
细雨:你好!我是你的一个超龄读者。事情是这样的,我是从我儿子的书包里发现《新青年》的,也是从这本《新青年》里,我认识了你——细雨姐姐。 _ 按理说,我不该给你写信麻烦你,但我实在是想向你咨询一下,我是不是得了心理焦虑症。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历史学家,记得的年代很少,但是1492年却是一个怎么也忘不了的年代。理由非常简单。60年前,在江浙一带的初中二年级英文课本里,上学期大都用《泰西五十轶事》;下学期大都用《泰西三十轶事》。《泰西三十轶事》的第一课就是《哥伦布竖鸡蛋》;而课文的第一句话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美洲”。当时的英语教学还承袭中文教学的老办法,一课书教完,第二天老师就叫学生在课堂上背。因此这句话我是死记硬背过的,直到现在还能记得。说句题外话,时至今日我还赞成背书,因为觉得这对自己确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学而博则仕”。1917年,留美的胡适至北大哲学系任教。当时北大文科生中,学问功底最好身是山东来的傅斯年,绰号“孔子后第一人”,被传统派教授黄侃、刘师培视为国学后继者。在胡适感召下,傅发起《新潮》杂志,与《新青年》呼应,为新文化  相似文献   

10.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11.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12.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 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13.
栀子花香     
凯地 《新青年》2002,(1):33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上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 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 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14.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 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15.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16.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 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17.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 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18.
《北京社区报》的总编辑王小娥,20多年前我就认识,那时她刚到《民政之声》报工作,她是年轻的副刊编辑,我是被约稿的作家。但读小娥的散文却是近两年的事,她在副刊上开了个“临窗絮语”的专栏,至今竟然坚持了300多期两年之久。于是,这300多篇“絮语”的精华部分,汇集成散文选《临窗絮语》(新华出版社),我也从小娥的作者变成了小娥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2002,(2)
纽带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出生于1980 年3月25日。我带着21年的惆怅,来到《新青年》,希望用纽带《新青年》连接彼此的快乐。朋友,你在哪儿?我知道你和我一样,渴望被人读懂,渴望被别人珍爱,渴望有一个人或一些人能走进自己的生活,能彻底地无条件地永远地懂你、倾听你的心声…为此我们  相似文献   

20.
栀子花香     
关于友情,我们总是有话要说;关于朋友,我们总是有故事要讲。由我先来开头,由你来续故事,让我们的友情故事源远流长……欢迎参加《友情故事接龙》,来信请在每月10日前寄: 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 1号《新青年》编辑部“故事接龙”组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