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寂寞的母爱     
记不得母亲具体是几月生日,要么是这个即将来临的9月,也可能是10月。这么多年,我和母亲聚少离多,从来没给母亲过一次生日,买一份哪怕很小的礼物给她。作为她最小也是她最爱的一个女儿,我的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惭愧的感觉———我愧对母亲二十多年的养育。这个多雨的夏季,我格外想念我的母亲,我想她的时候,也是她想我的时候……没有人能理解我此刻内心的感受。我的母亲,她那么爱我,几乎是到了极致……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母亲在我身上付出的爱超过了很多母亲。她的眼里只有我,而没有她自己……而我,这些年,一直不在…  相似文献   

2.
在阳光灿烂的街上,遇到一位数年不见的女友,怀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我凑过去一看,很是吃了一惊:孩子竟是先天性“兔唇”。刚想安慰朋友几句,她却笑着先开了口:“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我被问得一头雾水。原来,她的母亲没有生育能力,到处求医问药,但未能如愿,最终抱养了她。朋友紧搂着怀里的孩子,目光充满无限的爱怜,说:“这孩子虽然有点儿残疾,但毕竟是我亲生的呀。”她的孩子正微微地笑,残缺的笑容不太漂亮,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可爱。我的心中不由一动——这样的微笑其实也是美丽的啊!那位女友沉浸在刚做母亲的幸福之中,她憧憬着,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3.
爱慕的理由     
殷新波 《新青年》2004,(1):10-11
位母亲很早便失去了丈夫,自此与女儿相依为命,坚守寡居的日子。其间不少好心人从中撮合,劝其改嫁,母亲总是慈爱怜惜地凝视着女儿,女儿显得那么羸瘦:“孩子就是我的命根子,我不会让她遭受一丁点的委屈和伤害。”时间过得真快,当不再有人在母亲面前重提婚嫁之时,她已人老珠黄,红颜褪尽,而女儿却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母亲为女儿点燃一18根生日蜡烛的那一年,女儿考取了一所很远很远的大学。临别之际,从未离开过母亲的女儿,紧紧抱住疼爱自己的惟一亲人,哭得死去活来。母亲曾是一家国营企业的普通女工,微薄的工资本来就捉襟见肘。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4.
卜命     
澜涛 《新青年》2002,(11):12-13
生命真的可以预卜啊,当阴阳经纬满是爱。我出生的小村偏僻、闭塞,很少有生人出现。一天,一个40几岁模样的男人手打着竹板出现在小村街头。我好奇的问母亲,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母亲告诉我:“是算命先生,给人算命的。”“算命是什么啊?”母亲用手抚摩着我的头,说道:“就是能算出来一个人将来会怎么样,能不能当官、发财什么的……是迷信,不要信的。”母亲的话我一直相信,因为母亲是我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她不仅可以把布片做成漂亮的衣裤,肚子里还有好多的美丽故事。有母亲的日子,是快乐幸福的。  相似文献   

5.
多年以前,一位40多岁的母亲带着失明的女儿沿街乞讨。母亲教女儿用手指感触野花的嫩瓣,帮女儿把大自然的色彩系扎在胡琴的顶端,一路唱去,唱到了一个冬天里的春节。她们躲在一间废弃的草房中看别人过年。有善良的人送来饺子,但是不多。母亲端给女儿说:“妞儿,吃饺子吧!”“妈,您吃。”“妈妈这还有一大碗呢!”女儿看不见,但是女儿信任母亲,母亲从来没有骗过她。所以她吃得安心,吃得香甜。女儿没有听到母亲吃饺子的声音,就问了,母亲说:“我就吃。”然后细致地出声咀嚼着女儿剩下的一点饺子汤。多年以后,女儿被一位业余剧团发现,团长收留了她们…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华侨的女儿,祖居云南腾冲县.祖父早年留学日本,学成后回国以行医为主,并为家乡的解放事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云南解放后,被选为县政协副主席,“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死.我父亲。伯父和许多亲属,都分别侨居在日本、美国和缅甸等地.我的母亲是一名列车员,是她领着我们姐弟二人相依为命,度过一段很艰苦的时光.那时,“海外关系”的帽子,给我的家庭罩上了阴影特殊的家境磨炼了我的性格,母亲走班的时候,我要照顾弟弟,母亲到站,我就去站台接她.从耳儒目染的接触中,使我对母亲的热爱上升到对列车员工作的羡慕,我想长大了…  相似文献   

7.
一天回家,远远地看到女邻居和她的小女儿站在楼门口,天寒地冻的日子,母女俩穿得都多,小女孩更像一个棉球,圆滚滚的,扬脸向妈妈要求什么。近了才听明白,是女孩要按门铃。那妈妈说,家里没有人,按门铃也没有人开。小女孩扭捏着。我抱起她,“来,按阿姨家的门铃,有姥姥在家。”回家的时候,我也喜欢按门铃。听到的准是母亲的一声儿“喂———”,我知道她没事儿,这一天平平安安的。我说:“妈———是我———”门便在八楼之上母亲的遥控下“嗒”地一声开了。冬天的时候尤其不喜欢站在外面找钥匙。听到母亲的一声“喂”心中便会温暖…  相似文献   

8.
细雨:你好!我是一名高中生的家长,我的女儿常看你们的《新青年》,我也是你们的忠实读者。我想把我女儿的问题跟你谈谈,即使解决不了,能够通过你们的杂志把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想法登出来,让孩子们看看也好。我的女儿今年上高二,虽然人很聪明,但她从上小学起学习成绩就一直一般,可她的虚荣心却非常强。她平时不是跟同学比玩就是比穿,再不就是比谁的网友多。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特别震惊———她竟然为了买一只名牌休闲背包,到我这儿要钱没给她,她就到她奶奶那里“骗”了400元钱,说是学校要收半年的补课费。要知道,她…  相似文献   

9.
母亲     
未名 《新青年》2004,(5):9-11
世上有一部书,它永远也写不完,那便是母亲。女儿出生那年的冬天,很冷。母亲在众乡邻的欣羡中,第一次走出囚禁了也养育了她的大山,第一次看见城市,第一次坐上火车,第一次听到那么多她根本听不懂的语言。初来乍到的日子,母亲很不习惯,抬起她略显浑浊的眼睛,茫然四顾。“山,山呢?”母亲一个劲地问。妻子笑了,说:“妈,这儿是平原,没有山。”“哦,平原,没有山。”母亲自言自语,若有所失的样子。我猛然发现,一向以她的儿子能走出大山为荣的母亲,竟然对大山有这般的依恋!山很美,可山区也很穷。卑微的我却是母亲一生的骄傲。在十分艰难的环境里,我很…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朋友的母亲,是一个很优秀的知识女性,多年从事聚合物的研究,在专业方面很有成就。可是,在生活方面,这位女性非常的不快乐,她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敌意,她总是生活在“赌气”的情绪里。嫌小时工太懒,她就赌气不用小时工搞卫生,样样事情自己干。可干着又嫌累,累了便打电话给女儿,说女儿对她不好。女儿很优秀,研究生毕业后分在研究所里做学问。母亲说,做学问有什么意思,挣钱太少,我都做了一辈子学问了,没什么意思。女儿听了母亲的话,就辞掉原来的工作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去做白领,工资很高,生活得也很好。可这位母亲还是不满意,说女儿的工作是没有…  相似文献   

11.
瘊子     
母亲脸上长了一个瘊子,它触目惊心地矗立在鼻子的左边,红彤彤的,使母亲看上去凭空增加了一丝恐怖感。不过,他小的时候,并没觉得这是什么大毛病。后来上了学,同学们都拿他母亲脸上的瘊子取笑他,才让他意识到这个瘊子对自己是个多么大的伤害。他不愿意让母亲出现在别人面前,尤其是自己的同学和朋友面前。小学时,母亲有时候还问他:“儿子,怎么你的同学不到咱们家来玩?”但是母亲很快就敏感地揣摸到孩子的心理了。她不再提这些事,装作对此一无所知。她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劳碌着,辛辛苦苦地打理着这个家。直到他上了大学。接…  相似文献   

12.
那时候,我大学毕业刚刚工作一年,工资也不高,我做出这个决定,不是没有压力,但是看到母亲谦卑而企盼的目光,我知道自己别无选择。母亲浑浊的眼睛里涌满了泪水,她揽住我肩头,声音呜咽着说:“好孩子,你这都是代妈受的苦啊!”要给小弟买房子,不仅是因为母亲的要求,还因为小弟,小弟不是个健康的人。小弟小我两岁,母亲说他出生时其实是一个漂亮聪明的小男孩儿,眼睛大,皮肤白,3年前,我和母亲私下约定,由我出资给小弟买套房子。比我还漂亮。小弟3岁那年,突然发高烧,父亲不在家,母亲心急火燎地去村里的诊所找大夫,结果那个大夫用了过量的抗生素,小弟…  相似文献   

13.
5月的电视屏幕上,陈枰的新剧《三七撞上二十一》正在首轮热播。看到该剧拍摄期间的花絮,发现她带着她10岁的可爱女儿妮子,在摄制组泡了一个多月。小妮子跪在地毯上写作业,与剧组的小演员嬉戏,还自己写博客……我很好奇,陈枰是如何教育妮子的呢?著名编剧是不是个完美的母亲呢?于是,在陈枰位于北京城东的家里,我们就“完美母亲”这个概念拉开了话题……  相似文献   

14.
女儿的法则     
早听说现在的小孩儿都是“小人精”,一直不以为然,随着女儿的一天天长大,觉得这话还真是不假。4岁的女儿一直是姥姥带着的,每个周末,我们带她去看奶奶。上周在奶奶家表姐问她:“阳阳,奶奶好还是姥姥好?”“都好。”“不行,只能选一个。”“奶奶好。”说得奶奶大乐。我不平,回到家,姥姥把她抱在怀里时,我问“阳阳,奶奶好还是姥姥好?”“都好。”“不行,只能选一个。”“姥姥好。”我大脑飞速思考,实在想不出哪个动画片里教过这招见风使舵。因为搬家,女儿转了幼儿园,仍是中班,环境却是新的。第一天回到家,她仰着小脸很认真地说:“妈妈,明天你…  相似文献   

15.
优雅到老     
安宁 《新青年》2007,(1):22-23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活在上海繁华里的女儿,常常会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有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16.
刘会然 《新青年》2005,(10):10-11
倘若要我说出母亲的种种好处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母亲的“痴”。“你母亲真的很痴。”这是我多年来听到的村上邻居们对母亲最多的一句评价。母亲真的很“痴”。尽管母亲是一位最普通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劳动妇女,她识字不多,许多大道理不懂,但在她认为“有理”的份上,母亲却坚持她的痴劲。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那时我还在读小学5年级,我们村人掀起了一股去沿海打工赚钱的热潮。在那时,很多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孩子也被这股热潮“卷”了进去。看到邻村的许多孩子每到过年都能赚回不少钞票,我们村里人也开始骚动起来了,特别是一些妇女。她们…  相似文献   

17.
我和文琪的恋爱,和风细雨,挺顺利的。但我总觉得,还欠缺点什么。我们可以手拉手散步、看星星,甚至坐在沙发里互相抓痒痒,彼此打成一片,笑摔在地上……其实,每次闻到她的体香时,我就有一股强烈冲动,想紧紧地抱住她吻她,特别是她那鲜红欲滴的唇,可是几次我喘着粗气想“下嘴”时,都被她用尽吃奶的力气推开,而且还挺生气的,这令我有点怵。我很在乎她,我担心她因此不再理我,甚至把她给“吓”跑了。所以,我一直忍着,控制着满腔热情,不轻易让它爆发。这个夏天的晚上,天降暴雨。我们在郊外的一个亭子里避着,怕她着凉,我们靠得…  相似文献   

18.
她能从母亲的身上清晰地看到,人生就是一次次的选择,而选择难免有所失误,人要有纠正错误的勇气,而不是一味生活在错误里. 上午十点半,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女儿割腕了. 我的脑袋"轰"的一声,瞬间的空白过后,我跳起来,撞倒了椅子,膝盖在什么地方重重地撞了一下,我已经感觉不到疼了,眼前闪现的都是女儿脸色惨白、手腕滴血不止的样子.她竟然割腕了,这个丫头,她竟然用这样的方式来反对我的再婚.  相似文献   

19.
玫瑰阿姨     
《新青年》2003,(3)
看母亲年轻时和她好友玫瑰的合影照片,两个女孩简直就是黑白片时代的电影明星。母亲是个美丽的人,她的好友玫瑰亦是。我高兴时称呼她们:美女。不高兴时喊她们:老美女。去年,玫瑰阿姨的先生去世了,她痛不欲生。来家里做客、散心。和母亲说话,颇有诀别的意思。看着两个老美女默默无语两眼泪,我耳边响起母亲的骂声,“死丫头,还不快劝劝我们。”我问玫瑰阿姨:“为什么要死呢?”她说:“你伯伯没有了,我没儿没女没意思没生趣。”“你有房子有钱有健康啊。我也没儿没女,到老了,与你相同,你要我学你的样子吗?给我作个好榜样,小时…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新年     
正那是秋天的时候。一天,妹妹微信语音,叮嘱我有空了给母亲打个电话。她说,妈想你了。这个"想"有着让人动心的画面:妹妹陪母亲上街买东西,回来的路上,母亲止住脚步,留恋地回头望着一个女性的背影。她对妹妹说,多像你姐的样子。妹妹说,母亲当时的神情那么陶醉,仿佛她的大女儿就站在了她的眼前。听着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电话立刻拨打过去。母亲接的。她一听是我的声音,就从片刻的客气中转换回来:静静啊,是你吗?想谁谁到,真好。昨天和你妹妹还念叨你呢。打喷嚏了吧?我抑制住情感,竟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