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刘德良 《新青年》2004,(2):20-21
事实上,父亲和母亲是没有爱情的,如果说有,那也只能算是一种亲情和责任,是一种自然而又质朴的情感流露。也许,父亲和母亲就像是两株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庄稼。他们相互守望,相互搀扶,然后,再一起走完那艰辛而又坎坷的一生。总之,父亲和母亲不会像现在的人那样甜言蜜语和山盟海誓。他们更不会说“我爱你!我想你想得要死!”之类的话语。在父亲的眼里,母亲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女人,是一个能够为他生儿育女和同葬在一个坟墓里的人。而在我母亲的眼里,父亲也不过就是她的一个男人,一个能够与她共担风雨和同撑起一个家的人。父亲就像是一片天,能够让我的母亲活得踏实和知足,而我的母亲也会给我的父亲滋养和快乐。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一)     
暗中一吻火车进入隧道,车厢一片黑暗,只听得一声亲吻,接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火车开出隧道后,车厢内四个素不相识的人都没吱声,唯有德国军官眼圈发青。老太婆想:“这姑娘人美心灵更美。”姑娘想:“真奇怪,这德国人宁愿亲老太婆却不亲我。”德国人想:“罗马尼亚人真狡猾,他偷着亲嘴,我暗里挨揍。”罗马尼亚人想:“我最聪明,我吻自己的手背,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没人发现。”早已料到小幽默吃过晚饭,亭台鬼带着他儿子到街上散步。走到半路上,他忽然想起家里的油灯没吹灭,于是对)L子说:“糟糕,一个第纳尔白白丢了。”他…  相似文献   

3.
庆祝今天     
题记: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吗?他们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可是你知道吗?无论他们有多么平淡,多么普通,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曾经年轻过,曾经奋斗过,曾经浪漫过,我们不能只是仅仅继承他们的基因,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智慧。因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一个美丽的传奇,只有做儿女的我们才能把这传奇一代一代传下去。——译者1998年4月父亲刚刚脱下衬衫,我哥哥就知道了。他比父亲知道的还要早,他比我们所有人知道的都要早。格里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在医院呼吸系统急诊室工作,他以为自己已经什么都见过了,可是父亲的情况却…  相似文献   

4.
凌晨寂静的雨夜,丁辰站在十五路首发站的站牌下,微湿的刘海遮住眼里琉璃的光彩,他看向身边的女人。要一起撑伞吗?他问,语调温柔。女人妖娆地看了他一眼,答应了。他的眼里带着孩童般的狡黠。他们打着一把很大的蓝色格子伞走着。女人在旁边绕着头发问他,你真的只是想给我打伞啊。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沉默着。因为今天是他和女友分手一周年的纪念日,那天也是大雨,他  相似文献   

5.
跳动的心     
读一本好书,可以给我们指引方向,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去读好书吧!——译者对我来说,那是最艰难的一年。40岁再婚意味着我给4岁和11岁的两个儿子又找了一个新爸爸,而我的新丈夫又要担当起继父这个十分艰难的角色。我们4个人都各有各自的个性,而且都是急性子。只要有一点小事,就会火星乱爆。我是个护子的妈妈,他是个捉摸不定的继父,孩子们则希望这里不是他们的家。更糟糕的是,那一年的冬天又来得特别的早,这意味着我们要在一起度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幸运的是,在我们的房子里有一处壁炉,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件新鲜事。我和丈夫可以在壁炉里…  相似文献   

6.
报酬     
《新青年》2003,(2)
比尔在一家汽车公司上班。很不幸,一次机器故障导致他的右眼被击伤,抢救后还是没有保住,医生摘除了他的右眼。比尔原本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但现在却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害怕上街,因为总是有那么多人看他的眼睛。他的休假一次次被延长,妻子苔丝负担起了家庭的所有开支,而且她在晚上又兼了一个职,她很在乎这个家,她爱着自己的丈夫,想让全家过得和以前一样。苔丝认为丈夫心中的阴影总会消除的,那只是时间问题。但糟糕的是,比尔的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受到了影响。比尔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问她谁在院子里踢球时,苔丝惊讶地看…  相似文献   

7.
湖滨小屋     
他们俩人开始在这个安静的威斯康星州小湖边度周末时,还是口袋里没几个钱的年轻人。她的亲戚让他们用这个离湖边一英里左右的小木屋。他工作到很晚,所以常常是直到周五的半夜,他们才能赶到湖边。尽管这样,如果外面没有蚊子,他们会趁着月光游水嬉戏,然后背靠着大树,一边喝酒,一边共同憧憬着他们的未来。有一个夏天,年轻人买了一艘旧的机动小船。他们沿着湖岸,在船上慢慢巡视湖边的房屋,想像着如果有一天他们也会拥有一个湖滨小屋,那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但是,他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因为他根本买不起这种湖滨小屋。时光荏苒,他…  相似文献   

8.
《新青年》2003,(8)
细雨:我是一个17岁的女孩,我想向你倾诉一件令我最烦恼的事。那已是一年前的事了。初三那年,我和另一学校的一个男生相处不错,我们很能谈得来,常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我还和他一起玩过一个通宵。但是我是懂得自我保护的女孩,我和他一直没有什么越轨的行为发生过(细雨姐姐,我知道老师、同学和我的家长都不相信我,我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像他们一样不相信我,但是我敢保证,那个通宵我们真的是在一起玩,虽然最后我是去他家住的,但我们真的没有发生过什么)。我把和他每一次出去玩的事都记在日记里,可是,那本只剩下两页空白纸的日记却…  相似文献   

9.
度量大的人,既能容人之短,又可褒人之长.很多还能见贤思齐,这就是一种境界. 有的人小肚鸡肠,眼里见的都是旁人缺点过失,想从他们嘴里得到肯定,往往比登天还难.在他们看来,对别人的肯定,就是对自己的否定,会令自己身价降低、相形见绌.这是一种心理畸形,有其自身原因,也与文化熏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雨桦 《新青年》2002,(2):32-33
一个人坐在礁石上,去吹温柔而冰凉的海风时,我常常会想起一个人来。他叫金正阳,我常称他为小金。我高中时同级不同班的同学。他曾经用他的甜言蜜语对我进行狂轰乱炸。我拒绝过他,但是,他从来不知道,我越是拒绝他,我心里越是想他,越是对他充满了甜蜜的依恋。那是怎样一种温柔而残忍的朝思暮想啊?  相似文献   

11.
虹莲 《新青年》2002,(12):56
他们刚刚结婚一年,纸婚之年有许多争吵也有许多甜蜜。有一天她问他,你说,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是生死吧。你想想,一个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去死,舍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切,还不是爱的最高境界吗?”  相似文献   

12.
小小的顾城是怎样"想"的呢?他那样幼小,能懂得暗示和隐喻吗?如果不是,他怎么会写出这样感到寒冷和萧杀的诗句呢?顾工可是产生了联想,联想到了"山雨欲来"的疾风;很长时间,他都沉浸在联想的感慨中……联想终于成为了现实。当他们一家来到河滩边的村落附近时,看到了栖落在荒滩上的大群的水鸟,在顾工的眼里充满了荒凉,但在儿子的眼里,这是一片他所从未见到过的景色。这里也有人,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虽然穿着像泥土一样颜色深暗的衣服,但却向顾工一家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2003,(8)
细雨你好!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如果你有耐心听完这个故事,我想,你也就明白我要向你求助什么事情了。我有两位从小就开始交往的好朋友,一个是男友,一个是女友。等我们都长大了以后,那个男友开始追我的女友。我本来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可是我慢慢被男友的那股执著劲儿给感动了,我竟喜欢上了那个男友。但我一直认为他们才是天作之合,我是不会有希望的。我的女友一直没有答应他,而他也没有彻底放弃。就这样过了一年,女友去了北京,走前告诉男孩,他们是不可能的。男友很伤心,我就一直陪着他,开解他。慢慢地,我们有了爱的…  相似文献   

14.
6岁那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肌肉萎缩,走路时两腿无力,常常跌跤,且状况每日愈下,直至行走越发困难。他父母急坏了,带他去了全国各地有名的医院,遍请无数专家就诊,甚至动过让他出国治疗的念头。每一家医院的结果都一样——重症肌无力。专家说,目前此病在医学上尚未完全攻克,只能依靠药物,并辅以营养搭配与身体锻炼来调节。他的生活从此变得不同于常人。上小学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苦恼。看到小伙伴们课间在操场上追逐游戏,他的眼里满是羡慕,内心却隐隐地疼。他想,如此快乐平常的校园生活原本也应属于自己,只可惜……他家离学校不足一公里,其他…  相似文献   

15.
《新青年》2003,(6)
曾有一个好朋友雨:你好!我曾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从前一直形影不离,可是到了高中,却发生了变化。她一见到我就总很漠然,其实在我的心里,一直没有忘记她。她变了,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我真想帮帮她,我给她写了许多信,告诉她我是多么想念她,多么想帮助她,我想找她聊天,她却总躲着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该怎么办?智慧格格智慧格格:你好!你是不是应该先回忆一下,是否在某件事上无意之中得罪了她,或是你们之间出现了什么误会?找个机会,和她好好谈一下吧。相信在真诚面前,无论什么误会都会烟消云散的。细雨细曾有一个好朋…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朋友给他的小孩买小食品,同一种小食品一次买一大堆。很经验地说,让他一次吃个够,以后就不再要了。我气得要死,问:你恨你儿子啊?他说,谁说的?我不恨。我大骂:那你这不是缺德吗?你这是祸害你儿子呢,你知不知道?喜欢吃一种食物对生命来说不仅是需要,还是享受,一个人有很多喜爱的食物是他的幸福,对食物留一点馋,有一点心驰神往,不仅是对自己爱惜也是对食物的敬重。那孩子命苦呀!遇到这么个爹,不知道有多少种喜爱的食物被他爹给谋杀了,利用的是一个孩子对某种食物在某个阶段的偏执喜爱。我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像那孩子不…  相似文献   

17.
玲珑心     
《新青年》2003,(3)
男孩从18岁就爱上了女孩。他们是一届,但不是一个班。男孩想,等上了大学他就表白,因为男孩迷恋女孩儿的笑靥如花,迷恋她清纯的声音和细细的丹凤眼,他觉得这个女孩就应该是他的。他想,再等等吧。他们同时考上了大学。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孩,他也选择了同样的大学,本来他可以上更好的学校的。上大学后女孩开始了缤纷的大学生活,每天这个社团那个社团的,男孩看到女孩过得这么快乐,就想,再等等吧。于是他仍旧没说。大二的情人节,他终于鼓足勇气去表白,却发现女孩的窗前已有了一枝红玫瑰,他甚至都没有把藏在夹克中的玫瑰掏出来。女孩…  相似文献   

18.
安宁 《新青年》2023,(3):50-51
<正>在网络暴力事件中,人性犹如万花筒,会呈现出形形色色的丰富层面。有的人幸灾乐祸,有的人落井下石,有的人背信弃义,有的人笑看热闹,有的人出手相助,有的人四处散播。而那些看热闹的人,试图将事情搞大的人,为此兴奋到许多天没有休息的人,难道他们就没有迫不及待想要抛弃的腐朽的过去?一个人平安地走完一生,要经历多少风雨和坎坷,遭遇多少来自同行的嫉妒和打压,要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心,才能对抗不公呢?在帮助一个优秀的学生解决一起网络暴力事件的过程中,我常常这样想。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一段时间,单身的我突然心血来潮想把远在千里之外高原小县城的 父母接到我所工作的县城来居住。当时我兴冲冲地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在一个月内处理好老家那边的事,我会尽快把自己居住的两间单身宿舍装饰一下迎接他们的到来,让他们到我这里享享清福。尽管父母亲在老家的县城里有不错的房子,但我想接到我这里后生活条件要比他们好一些,一来让他们出远门散散心开开眼界,二来对我也有个照应。我把这种想法告诉了远在广州工作的三姐,她先是很激动,后来又和我争着把父母亲接到广州。争来争去,最后父母亲决定到我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再到广州。…  相似文献   

20.
书店微光     
云中 《新青年》2023,(5):16-17
<正>在书店中追寻记忆“新世相”在清明节前做了一个很好的策划,他们通过调查问卷,选取了14位读者,记录下他们在清明祭扫的全过程。行程和祭扫的方式自由,但要求是,所祭扫的这个人是一个你从未见过却想去探望的人,而且这个人对你意义非凡。如我所料,有人去了王小波的墓前。“我读了王小波的《万寿寺》,这是他作品里最吸引我的一部。曾经在人生的很多时刻想起《万寿寺》的结尾,能想起来的都是一些极度灰心,又莫名觉得辽阔的时刻,有鸟鸣声漂浮在脑海和空气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