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1月4日上午10时,举世关注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开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举办的规模最大、与会外国领导人最多、具有广泛影响的一次国际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团团长欢聚北京人民大会堂,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精神和胡锦涛主席2007年访问非洲八国的成果,构建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于2007年7月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召开了"中国与非洲: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学术研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非经贸合作稳步发展.双方贸易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和承包劳务发展迅速;中国对非洲的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多、双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当前中非经贸合作发展存在诸多有利因素,但也面临外部竞争加剧、内部贸易摩擦不断等不利因素,需要中非双方给予重视.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提出了5项旨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措施;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将在2006年召开,这都将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中非友好关系,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展望2006年,中非经贸合作将在现有良好合作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非战略伙伴关系向更深更广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沙姆沙伊赫宣言》指出,会议对论坛北京峰会后续行动落实情况感到满意,认为预定目标已经实现。非洲领导人赞扬中国认真履行承诺,完全地落实了论坛北京峰会的2007年至2009年北京行动计划。这次会议展现了中非关系在不到10年间取得的巨大发展,中非合作论坛的机制更加巩固,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与时俱进。中国政府提出的八项新举措,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更好地帮助非洲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坚持发挥我国与非洲国家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独特软实力的同时,应警惕西方的阻挠和挑拨。善于倾听非洲国家的利益关切,为非洲文明的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下称“北京峰会”)虽已落下帷幕,但许多领域,尤其是学术界对中非合作的论题却在以学者特有的客观、公允、冷静的眼光,探寻中非关系的新视角。在此背景下,2006年12月18~19日,“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英国国际发展部联合主办。来自非洲国家的驻华使节、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等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国内外非洲问题专家学者近百人欣然与会。18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友好而简捷的气氛中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  相似文献   

6.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是中非关系和中非友好合作的新里程碑,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北京峰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凸显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中非加强友好合作的愿望。确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北京峰会最重要的成果,为新时期的中非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北京峰会深入拓展中非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并为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北京峰会有力地回击了西方诋毁中国的谬论。中非关系生机勃发,中非合作前景喜人。  相似文献   

7.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召开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非双方的共同需要。此次峰会的重要成果是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明确了双方今后三年以至更长时期的合作目标。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加大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力度、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扩大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税目等会议承诺,中方业已践行。基于中国和非洲国家内部因素与国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非关系的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为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强磋商与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和非洲友好国家共同倡议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创立对中非加强合作具有深远和重大的意义.会后3年多来,中非双方后续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2003年12月15~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2届部长级会议首次在非洲大陆举行.会议以务实合作的精神,审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对今后3年中非合作做出了规划和部署.有理由相信,通过双方密切合作,必将掀起中非友好合作的新热潮.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17日,由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和上海市世界史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中非建交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上海师大、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近60人与会,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大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舒运国教授主持了会议。上海社科院余建华研究员、华东师大历史系沐涛教授和上海师大舒运国教授就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演进,以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议题做了学术报告。首先,沐涛教授对中非友好关系做了回顾与前瞻。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沐涛教授认…  相似文献   

10.
中非合作论坛顺应时代要求,开启了中非关系新纪元。经贸合作是论坛的重要内容,论坛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非经贸合作实现跨越性发展。北京峰会成为中非关系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不仅为未来中非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勾画了蓝图,而且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日益健全的合作机制,创造了国际合作机遇。北京峰会后,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对非八项举措正在稳步推进。中国政府高效务实地践行对非承诺,将使中非经贸合作呈现更加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发展,中非关系逐渐成为各种国际场合与学术会议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后,这种热度再次升温。加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及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中非关系增添了更为深刻和复杂的背景。作为非洲前殖民宗主国集中的欧洲,对中非关系的发展尤为关注,其中德国也不例外。在德国政界、商界、学术界乃至民间,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中非关系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更多的是一些偏见和误解,还有的观点令人费解。2007年4月17日,应德…  相似文献   

12.
在中非外交关系与教育合作关系开启50周年,以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成功召开的新形势下,2006年12月13~14日,全国高校非洲教学科研与援非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设置非洲教学课程、从事非洲研究、承担援助非洲项目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代表与会。研讨会是由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和中国非洲史研究会5个单位共同举办的。曹兴国司长等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司领导、张国有副校长等北京大学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做了发言。到会的外交部、商务部…  相似文献   

13.
一 2009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议程的最后一年,也是中非教育合作跃上新台阶的关键一年.5月25日,"教育部第七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外工作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旨在全面总结近年来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人才培训、非洲研究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探讨在新形势下援助非洲工作的新举措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西亚非洲所主办"中非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 2 3~ 2 5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与商务部共同举办的“中非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在北京亚洲大酒店召开。来自 2 0多个非洲国家驻华外交使节、 2 0余家中国涉非企业的企业家 ,以及来自商务部、外交部的官员和本所的学者共 80余人与会。一早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 2 0 0 0年部长级会议”举行前夕 ,西亚非洲所就曾主办名为“中国与非洲 :挑战 2 1世纪”的研讨会 ,并就如何全面发展中非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今年12月 ,“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部长级会议”即将召开。 3年来 ,在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下 ,…  相似文献   

15.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但中非法律界人士的交往却很晚。与其他大陆相比,双方交往次数也不多,无法满足中非关系发展的需要。中非法律界交往分为法院人员、检察机关人员、司法行政机关人员和民间往来4个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与非洲国家法律交流与合作总体上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扩大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非法律交往逐步开展,但在文革中受阻。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后,中非法律合作大步发展。2009年发表的《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提出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开创了中非法律合作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2016年4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习近平主席出席第四届核安全峰会.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次峰会以“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为主题,共有52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与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主旨讲话,围绕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全面阐述中国政策主张,介绍中国在核安全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宣布中国加强本国核安全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大事综览     
2005年7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胡锦涛出访俄哈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胡锦涛主席于6月30日至7月6日对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胡锦涛访俄期间,中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俄联合公报》以及能源、金融、电力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联合声明》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是胡锦涛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取得的重要成果。访哈期间,两国元首一致认为,中哈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为了促进睦邻友好和…  相似文献   

18.
●1~3日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应邀来华进行国事访问。1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阿罗约举行会谈。胡锦涛赞赏菲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重视发展对华关系 ,他提出全面推进中菲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发展的四点建议。阿罗约说 ,中国是我连任总统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 ,我要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多年来给予菲律宾的友好支持和帮助。会谈后 ,两国元首出席了中菲渔业合作协议、旅游合作协议执行计划等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2日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会见了阿罗约。3日 ,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菲律宾共和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1日 ,泰国公主…  相似文献   

19.
10月10日至1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44个非洲国家的80余名负责外交、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或经济、社会事务的部长,近20个国际机构和非洲地区组织的代表,以及部分非洲企业界……  相似文献   

20.
资料库     
非洲国家与会代表对中国政府举办中非教育部长论坛的感谢信我们在此以所有非洲部长、所有国务部长以及在场所有的人的名义,不管他们的国家和语言有什么不同,我们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了这么卓越的会议。我们作为负责教育工作的部长、国务秘书以及非洲的代表,于2005年11月27日聚集在北京。鉴于中国和非洲有着友好的合作,鉴于你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支持并继续支持着非洲国家的发展,在所有的方面均给予帮助,鉴于历史的特点赋予了我们中非教育的特色,首先我们非常热烈地感谢中国政府和有关方面提议召开了这次会议,这是关于中国和非洲教育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