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健龙 《时代法学》2012,10(2):82-90,119
本文所称外商投资合同法律效力争议,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外商在中国境内直接投资签署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及其变更的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也包括外资并购合同法律效力产生之争议,还包括外商投资中企境外企业所签署的合同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本文意图通过对上述三种不同形式的外商投资合同法律效力所产生之争议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这些争议的方法,以供业内人士、仲裁员、律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秀文 《法治研究》2010,(11):21-24
结合一起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项下的争议,论述了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合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受让人的效力。合资合同与股权转让合同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没有合资合同,就不可能有股权转让合同。尽管股权转让合同项下的争议属于与合资合同有关的争议,但由于两者涉及不同的主体,因而属于两个相互独立的合同。股权转让合同项下的争议是否一定要通过仲裁的方法解决,要结合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而不应当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3.
论以订约目的为依据的合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订约目的为标准对合同进行分类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创设各种民商事主体的合同,如通过合同创设合伙、公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等;创设各种民事权利的合同,如通过合同创设债权、物权、知识产权、身份权等;变更合同权利义务的合同,即通过合同对已经成立的合同进行变更;解决合同争议的合同,即通过合同解决民事争议。此四类合同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4.
马洪  洪婧 《人民司法》2021,(2):96-99
认定讼争软件是否属于合同项下争议软件,可从该软件的命名是否系臆造词、是否与软件开发合同的相关开发项目名称重合,原告主张著作权的软件上传时间是否正值双方软件合同履行期,两者的开发团队人员是否基本一致,争议软件是否具有线上属性等自身特质,受托方是否深度参与争议软件开发,争议软件在整个委托开发的软件架构中的定位及其是否属于合同约定范围。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检察》2007,(6):35-35
由中组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印发、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定》,明确了仲裁的受案范围: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社团组织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解除人事关系、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军队聘用单位与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一、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适用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就是整个合同受何种法律支配的问题。而处理合同争议的法律适用,在整个合同法律适用的诸问题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适用哪一国或地区的法律,处理有关涉外经济合同的争议问题,是实践中不容回避的关键所在。所谓处理涉外经济合同争议的法律适用,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合同争议时,仲裁机构或法院以哪个国家的实体法作为处理争议所依据的法律。这是因为涉外经济合同的主体分别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各国法律制度又不尽相同,对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也不一样。即使在同一国家内,因不…  相似文献   

7.
停车场停车合同是术语保管合同还是租赁合同,这一问题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一小案例导入对该问题的思考,指出目前学者对停车场停车合同的争议。在此基础上,笔者从该合同的内容、目的与意义以及社会功能与立法政策三个层面分析了停车场停车合同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由于建筑管理市场的混乱,签订了大量的无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司法实践中,对无效合同的认定及处理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为了解决这些争议,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合同的实际,对无效合同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得出其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个合同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必须要有将这个合同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的意思表示 ,即仲裁协议 (条款 )。仲裁庭对一个合同争议作出裁决时 ,必须而且只能在当事人双方签订的仲裁协议 (条款 )所明确指称的合同法律关系的范围内进行。因此仲裁协议 (条款 )所明确指称的“合同”二字———是指反映这个合同法律关系的书面载体 (合同文本 ) ?还是这个书面载体 (合同文本 )所反映的合同法律关系 ?笔者认为应当是后者。  相似文献   

10.
对合约法的生疏以及在合约履行方面的漏洞,导致中国船厂在因造船合同争议提起的伦敦仲裁中几乎无一胜诉。为扭转此种不利局面,在介绍造船合同仲裁案件的代表性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中国船厂处理造船合同争议时应区分不同事由,分别采取对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1.
建筑工程施工"黑白合同"是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常见现象,其概念应当定义为一种"交易现象",频频发生的"黑白合同"现象争议的焦点是"黑白合同"的效力问题,学界对两份合同的效力存在争议。从合同法的原理出发,对"黑白合同"现象进行深入考察发现,"黑白合同"均属无效合同。  相似文献   

12.
一、合同解除的概念界定 合同解除的概念是研究合同解除制度的先导性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对合同解除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究其争议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协议解除是否应纳入合同解除的范畴;其二合同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因此要对合同解除进行科学的界定,就必须首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涉外经济活动相当频繁,但由此引起的争议也不少,正确、及时解决这些涉外经济合同争议无疑意义重大。本文试就特区涉外经济合同争议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探讨。一特区涉外经济合同的争议是指特区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同外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依法签订合同以后,一方认为另一方没有履行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而引起的意见和分歧。  相似文献   

14.
齐恩平 《法学杂志》2004,25(4):60-62
以地域和当事人的国籍为确定管辖权基础的传统原则,在电子合同争议案件中适用困难或根本无法适用。我国应该采用有利于弱势群体——消费者的原则以及电子合同主体意思自治原则,综合确定电子合同争议的司法管辖权。  相似文献   

15.
郭玉军  裴洋 《法学评论》2005,23(2):15-25
在国际商事交易实践中存在着贿赂等腐败现象 ,一些商事合同的实际目的是向外国政府官员行贿。由于这些涉及贿赂的合同中常包含有仲裁条款 ,因此给仲裁界与司法界带来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难题。本文对涉及贿赂的合同争议的可仲裁性、仲裁庭对涉及贿赂的合同争议的审理以及基于贿赂合同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认为 :涉及贿赂的合同争议具有可仲裁性 ;根据应适用的法律 ,如果仲裁庭认定存在贿赂的事实 ,应认定此类合同无效 ;对于涉及贿赂问题的仲裁裁决 ,如果法院认定情况属实 ,应以公共政策为由 ,拒绝承认与执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技术市场的开放和科技法制的逐步建立,司法机关和技术合同仲裁机构受理的技术纠纷案例也日渐增多。其中当事人对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中的技术争议是常见的技术纠纷案件,这类案件的处理往往需要通过技术鉴定才能确定该技术是否“合格”。因此技术鉴定对处理技术争议案件起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现就处理技术争议案件中的技术鉴定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实践中有关技术争议鉴定存在的问题1.未经鉴定的技术能否转让?该技术转让合同是否有效?在技术争议纠纷中,技术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受让方)往往以对方提供的技术“未经鉴定”  相似文献   

17.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之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法学理论界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之法律性质争议颇多。主要有以下二种观点:第一种是行政合同说;第二种是民事合同说。要明确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法律性质,须先明确行政合同的涵义。一、行政合同的特征行政合同,又名行政契约、行政协议或政府合同。长期以来,它是行政学和行政法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普通法系国家是没有“行政合同”这一提法的,凡是涉及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都统称为“政府合同”或“采购合同”。确切地说,只有大陆法系存在“行政合同”的概念。在法国,以“公务理论”(合同与公务有关或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探讨了外商投资合同的特殊性 ,旨在说明这些特殊性必然会给外商投资合同争议仲裁带来一些特殊问题。在此基础上 ,本文结合一些仲裁案例 ,根据我国《仲裁法》和新颁布的《合同法》有关规定 ,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仲裁机构在外商投资合同争议仲裁中遇到的几个较突出的问题 ,包括仲裁条款的适用范围问题、外商投资合同效力的可仲裁性问题、外商投资合同终止及企业解散的可仲裁性问题、外商投资合同违约责任的仲裁时效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发表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万鹏公司诉安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分析涉及诉讼时效、债权是否灭失两个争议点,本文通过对“并存债务承担”、“一事不再理”等理论的介绍及法律根据的梳理,分析借款合同中的争议点,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网络服务合同是确立网络运营商与用户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是用户行使及保护其虚拟财产权的重要依托。实务中由于网络服务合同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导致其中存在大量不公平的争议条款,当法律纠纷出现时,严重不利于用户对其虚拟财产权的保护与行使。如何在法律上对网络服务合同进行规制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部分争议类型条款的有效性将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重中之重。正基于此,在分析网络服务合同与虚拟财产权保护的主要矛盾,探讨网络服务合同中部分争议类型条款之后,对网络服务合同的法律规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