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是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学说,为探析人类文明形态的理论内涵、主要特征和价值旨趣提供了新视角。在理论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形态为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提供了研究范式。独具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时代表达。就现实层面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如物质生产实践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石,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体要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旨归。从价值层面看,“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擘画了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破除了“文明冲突论”带来的文明危机,体现出文明共生互鉴的辩证的文明观,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文明意蕴的角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价值得以彰显。从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来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得中华文明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文明在征讨世界的进程中构建了西方文明支配东方文明的权力关系,赋予资本主义文明永恒性和普世性,以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批判了资本主义文明,撕碎了资本主义文明永恒性的外衣,并指出东方落后大国亦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拥抱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因此,苏联率先开始探索,但惨遭失败,而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最终在建党百年之际宣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富有生机与活力,就在于坚持人类解放价值指引、注重现代化事业协调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大国崛起等,为世界文明增添了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吴凯 《探索》2022,(4):13-26
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中国道路、中国治理、中国价值内嵌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文明形态的创造过程,并以文明形态的适应问题、实现问题、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深刻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社会主义”的文明性、展现“现代化”的中国优势、凸显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特质。以理念观照为立足点,中国道路的文明逻辑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密码,中国治理的文明场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格局,中国价值的文明内核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选择。从表达路径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叙事来看,需要用世界图景映现中国故事以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理论蕴含,用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故事以增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国际认同,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叙事的作品质量。在讲好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文明故事的同时,为人类文明未来发展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选择,谱写中华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和谐篇章。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标识性话语,在语境、语义、语用层面蕴含丰富的生成逻辑。在语境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接续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语境和回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问的时代语境的统一,是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语境和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语境的统一;在语义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类文明为立足点的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是富含新意的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是具有独立形态的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在语用上,人类文明新形态宣告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的历史性生成,彰显了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觉和自信,标示了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苗文玉 《探索》2022,(6):14-2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源自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浸润、中国共产党对新文明的自觉追求、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滋养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成就的升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以厚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提、以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以不断推动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关键、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构合作共赢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新形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开启和成功实践,证明“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单向发展论”“国强必霸论”等基于西方现代化经验与文明认知的理论是错误的。这些西方错误理论并不适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主题,也不能解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使命追求。这种生成逻辑、运行逻辑、价值逻辑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人类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目的”是其历史哲学中的重要命题。马克思通过对康德“世界历史目的”进行改造、对黑格尔“世界历史目的”予以颠倒,完成了对康德与黑格尔的批判式继承。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以生产方式为中轴、以无产阶级联合为实现方式,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目的”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方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需要穿越掩盖“世界历史目的”的屏障,依据当今世界新变化,明晰马克思“世界历史目的”的理论旨趣与实践指向,进一步发掘其揭示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指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从中国现实出发,以古今中西哲学思想为理论视野来阐释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在本体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概念和方法梳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理基础;在认识论上,通过比较和联系马克思哲学及中国哲学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特殊的中国特色和普遍的世界意义之统一,并阐明中国从自身的现实出发积极占有现代性成果同时扬弃资本主义现代性矛盾的中国道路,在文明类型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在方法论上,用富有时代内涵和思想力量的“第二个结合”阐释构建时代新文化的行动指南,探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联系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对伟大事业的全新概括,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从合规律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场表征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契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关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合目的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至上为价值立场,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旨归。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要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中坚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主义基本属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核心内核、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以此解析好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涵,从而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取得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探求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探索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提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自由王国”的新文明理念。新文明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意蕴,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指明无产阶级是完成“普遍的人的解放”的根本力量。构建新文明理念的“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目标需要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状态,吸取现代文明的积极成果,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耿步健 《探索》2023,(1):14-2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底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价值目标和核心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能够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是在审思西方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中提出的,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提炼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其核心要义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关键是要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是人民幸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是科学贯彻“两山论”等,充分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现实问题导向与战略目标引领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相结合、生态底线思维与历史主动精神相辉映的鲜明特色。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乃至人类生态文明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需从其出场逻辑、超越创新、本质要义等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实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就在于其超越了文明冲突,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本质上讲是一体两面、合二为一的,但从表现特征看又各有侧重,只有理解了二者的异同,才能真正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要义。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人类文明走向何处”,是在世界经历工业文明转型、人类遭遇生态危机时所提出来的,成为亟待回答的时代之问。对此,马克思给出了通过社会有机体达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和解”,走向共产主义的答案,显示了其理论的深邃性和彻底性。“人—自然—社会”所构成的整体性的社会有机体建设,是马克思和当下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共同的难题。社会整体解放的历史视野、人类关怀精神、永续发展理念、实践指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相承之“脉”。从社会指向、动力维度、保障机制、路径方法等方面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别于马克思的生态观,体现了其创新之“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典型话语体系表达,并不承担意识形态输出、制度渗透等功能。生态文明是在新时代为应对人类共同的生态危机而被提出的一种新型社会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14.
王瑜贺 《学习论坛》2023,(5):95-101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文明形态的论述深刻分析了人类文明的生成逻辑和发展脉络,在肯定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其固有的内在冲突,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明形态将是一种非资本主义的替代性文明形态。资本主义文明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区别于前现代的文明形态,其发展的内在限度决定了它必将被社会主义文明所取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开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对已有人类文明成果的扬弃,也是中国为解决人类未来发展问题而提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其实践进路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彰显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特定的历史方位,其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长出,又归向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继承中创造中华文明“新的历史形态”,是具有高度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民族对中华文明的新创制,是中华文明传统在当代推陈出新的文明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礼敬人类文明中创造,在中华民族上升为世界历史民族中生成,蕴含深刻的人类社会立场,彰显破解人类现代化之问的时代智慧,具有转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志气、骨气、底气。在继承与礼敬之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基本进路,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原则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道德的表述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上。他的道德批判具体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维度: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批判,二是对一般道德的理论批判,三是对社会现象背后社会结构与制度的道德批判。通过对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进行辨析和阐释,可以在历史语境下更深层次地解释马克思理论中的道德思想。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进行价值审视。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以“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价值旨归;在实践层面上,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和现实关怀,它为人们提供了通达“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和寻求美好生活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独创性地回答了新世纪人类到底应该向何处去的世纪难题。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伟大成就,是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之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沃土壤上形成的新文明。作为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文明,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使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彰显了人民性。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性激活和丰富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底蕴,给中华文明的新发展增添新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实现新跃升,也为世界文明的演变提供了新路径、新选择。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追求,极力推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彰显了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逻辑起点,注重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是兼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等而形成的现代文明形态。这一文明形态克服和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局限,追求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文明多元、追求文明交融,不仅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多样化新路向,为世界其他文明发展提供深刻启迪,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探索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吴凯 《探索》2023,(4):1-14
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种文明理念,也是一种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创造,它将人类发展置于更加广阔、深远的历史进程。立足“三大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回应全球发展鸿沟、国际安全困境、人类文明冲突等世界之问,具有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文明理念、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绘制未来图景的文明特质。在全球发展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促进共同繁荣为愿景;在全球安全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维护共生关系为目标;在全球文明倡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构共同价值为归宿。以“三大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文明论意义,它为全人类安身立命澄明了新发展观,为全人类普遍交往提供了新安全观,为全人类互利共赢构筑了新文明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也是中国向世界奉献的文明大道。以“三大倡议”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在全球发展、全球安全、人类文明等方面促进互利共赢、多元发展、和谐共处,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的发展正在走向新的时代。在此背景下,“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个全新的复合型概念被提出,它超越“资本的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新飞跃的重大成果。对比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与自然矛盾关系进行创造性发展,对人与人矛盾关系进行创新性论述,对人与社会矛盾关系进行开创性回答,准确凝练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做出创造性回答,实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